临川的婚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223
颗粒名称: 临川的婚俗
分类号: K8
页数: 2
摘要: 临川区域和全国各地一样,男女婚配都是由父母包办,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
关键词: 风俗习惯 专题研究

内容

婚俗: 临川区域和全国各地一样,男女婚配都是由父母包办,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俗云:“龙配龙,凤配凤,跳蚤对臭虫”。官宦豪富之家是不愿意与庶民百姓通婚结亲的。我国从周代开始男女婚配逐渐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六礼”,即《仪礼·士昏礼》记载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这“六礼”之遗风临川区内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所谓“纳采”,即男方之父先遣媒人到女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立即选定吉日互换庚帖(将男女双方各自出生年月日时,书写成帖),相当古时“问名”。然后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八字相生,择吉而相,双方合意,即古之“纳吉”。之后是过“大书”(俗称“起书”)定聘,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有金钱、有财物,建立婚约,确认正式联姻,俗称“定亲”,古云:“纳征”。天作之合既成,便当择吉迎娶。男方将迎娶日期书送交女方,俗称“送日子”,古云“请期”。撮后迎亲完婚。结婚礼仪隆重繁缛。迎娶前一天是“起嫁日”,男方备齐“三牲”(猪肉、鸡鸭 、鱼)、醴酒、各色赏赐派专人抬送到女方,接回女方送嫁妆奁(豪富家有以庄田、女仆为“陪嫁”者,也是日交付)。迎亲那天,男方用花轿迎新娘过门,行结婚之礼。张灯结彩,遍请诸亲六眷;鞭炮齐鸣,唢呐声中迎新人,热闹非凡,礼仪繁多。主要仪式是“拜堂”——新郎新娘在赞礼声中,双双向天地、祖先、父母,行三拜九叩礼,再行夫妻对拜。然后新郎新娘入洞房,新郎方可揭开新娘头上的红罩巾 ,新婚夫妻此时方能看清对方的真面目。之后,新郎新娘对饮交欢酒,亲友大“闹新房”,直至深夜,甚至达旦。第二天,新娘新郎拜见公婆长辈,然后新娘下厨抚动炊具,表示开始家务劳动。婚后第三天,新郎备礼偕新娘回岳父母家,俗称“回门”。凡民间按此礼仪行事者,曰“大归”,又称“明媒正娶”。临川各地礼节大同小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内城乡革除婚嫁中的繁文缛节,实行男女婚姻自主,“行文明礼,结自由婚”的新风俗,已替代昔日的旧风俗。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

相关地名

临川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