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风俗和特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222
颗粒名称: 第十八章 风俗和特产
分类号: K8
页数: 14
摘要: 临川区域自古以来,男耕女织,诗礼传家,乡风古朴,民俗纯良,婚丧嫁娶,诸多礼仪,反映了区内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 风俗习惯 专题研究

内容

第一节风俗、服食临川区域自古以来,男耕女织,诗礼传家,乡风古朴,民俗纯良,婚丧嫁娶,诸多礼仪,反映了区内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
  婚俗: 临川区域和全国各地一样,男女婚配都是由父母包办,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俗云:“龙配龙,凤配凤,跳蚤对臭虫”。官宦豪富之家是不愿意与庶民百姓通婚结亲的。我国从周代开始男女婚配逐渐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六礼”,即《仪礼·士昏礼》记载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这“六礼”之遗风临川区内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所谓“纳采”,即男方之父先遣媒人到女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立即选定吉日互换庚帖(将男女双方各自出生年月日时,书写成帖),相当古时“问名”。然后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八字相生,择吉而相,双方合意,即古之“纳吉”。之后是过“大书”(俗称“起书”)定聘,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有金钱、有财物,建立婚约,确认正式联姻,俗称“定亲”,古云:“纳征”。天作之合既成,便当择吉迎娶。男方将迎娶日期书送交女方,俗称“送日子”,古云“请期”。撮后迎亲完婚。结婚礼仪隆重繁缛。迎娶前一天是“起嫁日”,男方备齐“三牲”(猪肉、鸡鸭 、鱼)、醴酒、各色赏赐派专人抬送到女方,接回女方送嫁妆奁(豪富家有以庄田、女仆为“陪嫁”者,也是日交付)。迎亲那天,男方用花轿迎新娘过门,行结婚之礼。张灯结彩,遍请诸亲六眷;鞭炮齐鸣,唢呐声中迎新人,热闹非凡,礼仪繁多。主要仪式是“拜堂”——新郎新娘在赞礼声中,双双向天地、祖先、父母,行三拜九叩礼,再行夫妻对拜。然后新郎新娘入洞房,新郎方可揭开新娘头上的红罩巾 ,新婚夫妻此时方能看清对方的真面目。之后,新郎新娘对饮交欢酒,亲友大“闹新房”,直至深夜,甚至达旦。第二天,新娘新郎拜见公婆长辈,然后新娘下厨抚动炊具,表示开始家务劳动。婚后第三天,新郎备礼偕新娘回岳父母家,俗称“回门”。凡民间按此礼仪行事者,曰“大归”,又称“明媒正娶”。临川各地礼节大同小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内城乡革除婚嫁中的繁文缛节,实行男女婚姻自主,“行文明礼,结自由婚”的新风俗,已替代昔日的旧风俗。
  丧葬我国古代对于人的死亡看得很重,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其进入“另一世界”的祝福,很早就形成了一些繁复而严格的礼仪。临川区域各县清末明初的丧葬习俗,其主要程序大致相似,细节稍有不同。城乡居民办理丧事,一般丧礼主要程序有“买水”、“装殓”、“吊奠”、“出殡”和“园坟”等。所谓“买水”,就是孝子穿着孝服到河边提回一壶河水,替死者洗脸洗身。净身后,方可穿衣入棺。接着“装殓”,孝男孝女均应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富有人家遗体扎丝绸、穿棉衣,并在死者口中含金银,贫穷人家则一切从简。入棺后,不能立即盖棺,待次日方可关殓。三日之内应早晚在灵前哭祭,以表孝心。三日后是“吊奠”,也称“吊丧”、“吊孝”,举行凭吊仪式,孝子跪于灵侧,在哀乐声中亲友依长幼之序,面对灵牌,顶礼膜拜。吊瞎毕,、邀请亲友进餐,俗称“吃斋饭”。豪富人家吊莫仪式更为庄重,主祭者要读诔章,请道士设坛做道场,超度亡灵。一般家庭做完头七(死后七天)斋事,即行出殡安葬,富有者,得做完七七四十九天斋事,再择吉日出殡安葬。出殡安葬时死者亲戚和生前好友均参加。出殡时其仪式规格不一。富有者,灵柩前要鸣锣开道,举引魂幡招引,小吹、香案随后。到葬地即下葬,培土砌拱,竖碑立墓,孝子叩首跪拜与死者告别。最后是“园坟”,就是安葬后三日,家人穿孝服携酒食复检坟墓、培土、植草被,叫“园坟”。
  清末明初的丧礼虽比先秦简化,但仍然很繁复、琐碎。 如出殡之后,家中要设香案,供奉灵位,扎“灵屋”,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供品不断,香火不绝,满七才拆灵堂,将灵牌请入祖宗行列。其后 ,守制继续,满一年,要行周年祭。丧父母者,守孝三年,期间逢考不能应试,居官离任回家,谓之“丁忧”,又称“守制”。守制(守孝)期间,还应披白带孝,忌穿华丽衣服,不远出,不办婚嫁喜事,守孝第一个春节不拜年,贴素色春联,端午节不包粽子,……等等。所有这些,既夹有鬼神迷信的消极因素,亦是儒家孝文化在丧葬上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丧礼不断改革,城市已盛行火葬,旧时代的那套陈规陋习正在逐渐革除。
  其他习俗临川区域民间习俗尚有很多,如寿诞、建房、乔迁等。其流行做法和庆贺礼仪与区外大同小异,故不赘述。
  服饰: 清末、民国时期和建国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临川区域各地的服饰有很大的变化。
  就穿着的衣料而言。清末民初,一般平民百姓是以厚实耐用的家织土布为主,只有富豪之家方能穿上绸缎皮毛。民国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洋布(机织棉布)流入各县城乡,“洋布”逐渐代替了土布。只有农村(特别是山区)的贫苦农民还是男耕女织,依然如故。新中国成立前后,较精制的“洋布”——哔叽、卡叽、府绸、灯芯绒和毛绒等衣料逐渐兴盛起来。
  就服饰的款式而言。清末民初,男女服式上衣多是斜开襟(从左到右,称大脯襟)和中开襟(称对脯襟)两种。袖管肥大,下摆宽阔,下裳肥腰,宽筒裤。而贫富之人穿着又有明显的不同。男子服饰,官、坤、士、商等富者多穿长装。冬季,皮棉长袍,绸缎马褂,头戴黑缎圆顶瓜皮帽,布袜棉鞋;夏季,纺绸、夏布长衫,香云纱褂裤,细布便鞋。农民、手工业者多穿短装。冬季,三尺长土布棉袄,无档腿裤,布缝方巾帽,纳底鞋袜;夏季,虾蟆背褡,短脚水裤、草鞋;田间劳动时,上身赤膊,腰间系一条四至五尺长的罗布围巾,劳动时可作擦汗、垫肩或作短裤用。妇女服饰更讲究,富家女子身穿绫罗丝绸缎花纹镶边衣裙,尖脚绣花彩鞋,头盘花髻,簪带金钗银凤首饰和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劳动妇女土布素服,胸罩围裙,尖脚花布鞋,红头绳扎发盘髻,青色方巾包头,串珠充作手镯、耳环。儿童冬季穿和尚领棉袄,粗布青兰色包裙,狗头帽,颈下套荷叶形八卦图案涎垫,蛙式套足夹裤;夏季,光身裸体,腰系兜肚,项带银颈箍、百家锁,两手腕套银铃手箍,贫穷者无银饰品,则用线串佛珠作手箍。民国中期以后,男女服装革除肥袖大摆,改为适身轻装。军政学界逐渐出现了西装、中山装、学生装、衬衫、背带西装裤等服式。
  食俗: 清末民国时期,各地城乡平民百姓生活较清苦。一般人家冬春日短夜长时每日进食2餐,夏秋日长夜短时才进食3餐(1稀2干)。官坤富商之家则常年日食3餐,也有少数食4餐的,即晚上吃夜宵点心。无论贫富,家常便饭均以白米为主,贫寒之家(尤其是农户)常配食红薯、芋头、萝卜、黄粟、荞麦等杂粮。青黄不接时常以杂粮和瓜菜充饥。佐餐菜肴一般十分简朴,除逢年过节能吃上肉鱼等菜肴外,平时素食土产蔬菜,只有少数富裕之家餐桌上常有荤有素。饮食口味,一般山区、丘陵地带人,喜爱咸辣口味,辣椒、大蒜、生姜、胡椒等为常用菜肴佐料;少数平原地区人,喜酸甜怕辣。为应新鲜蔬菜供应不时之需,各地均有腌制成辣干菜的习惯。如腌辣椒、霉豆腐、腌菜、萝卜干、茄子干、甄角干、南瓜干、辣椒干等等。较富裕之家也有腌肉、腌鸡的。平时百姓家不备茶点,只有每年春节时才有糖果点心。新春年果多用土产,自己加工制作,如有糖酥豆子、炒薯片、炒花生、冻米糖、煮瓜子、米糖,糯米麻糍等等。新春正月,亲友来往拜年,进门清茶一杯,馔年果待客,出门以之馈赠。平时民间很少备办酒席,至亲好友来做客,买些鱼肉蛋和蔬菜加以款待。只有遇上婚丧喜庆才备办酒席。农村酒食主要以鸡、鱼、 肉、蛋为主菜,配、上香菇、笋干、木耳、黄花、海带等山货海味。席上饮料是制作的糯米甜酒或烧酒(谷酒);只有官坤富商家讲究8大碗、4小碗、8盘碟的三鲜席、翅鲍席、海参席、腰点席、炖肉席等。
  第二节节日、习俗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它们世代相传,反映了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个性,增添了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振奋和抚慰了人们的心灵,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独呈异彩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临川各地就极重四时八节。时节来时,家家户户盛典庆祝,亲朋之间,互赠礼物,气氛炽热,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主要时节有: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古时称之为“元旦”、“过年”,现在称为春节,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习俗源远流长。相传尧舜时就有“岁首”之说,商周时代有祝福“岁首”的活动。而作为社会风俗的节日始于汉朝,从此一直延续下来。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把公历一月初一称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庆祝活动仍流传下来。
  临川区域的春节活动,从腊月下旬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日,家家炒花生、豆子、做米糖等,以备过年果品,晚上供上糖果,点香烛烧纸钱,鸣鞭爆送灶神上天,祈求奏善事,保全家平安吉祥。腊月二十五(有的地方二十四)日过“小年”,可说是新年的“彩排”。腊月二十六日,家家大扫除,俗称“擦尘”,房屋扫得干干净净。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除夕,又称大年,更热闹了,家家挂“岁纸”,贴春联,预示吉庆。中午,以三牲酒饭,祭奠祖宗。晚上,合家吃“团圆饭”,点岁烛,围炉“守岁”。午夜封井、封门,“守岁”活动通宵达旦。长辈以红纸包钱赏给幼辈,叫“压岁钱”。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鸣放鞭爆“开门”。辰时,于堂前陈列香案,全家拜天地,紧接“出行”,临近社坛、井台、塘边、田间时,要祭祀神农、社令诸神,祈求保佑。上午,全村男子到祠堂行祭祀团拜礼。添丁户备米酒、糖果向全族人报喜,族长将新丁名字按宗族世系排行,载入族谱, 叫“上丁”。最后由当年宗祀头家,分户计丁给饼,叫“族饼”。年达六十者可拿一份“寿饼”;秀才、举人或民国时期小学以上毕业者可享一份“学饼”。犯族规者,不给丁饼,以明宗法。
  从初一到元宵前后,亲友彼此送往迎来,互相“拜年”。人人衣冠整洁,备糕点果品,走访亲友,登门拱手作揖,对长辈要叩头下跪。初三日,设香案,向上年辞世的长辈拜年,是日,专拜死人年,忌走亲戚。
  从初一到元宵前,民间吹打班,游乡唱曲。跳狮子、舞龙灯、跳傩舞等活跃于城乡之间,所到之处,要给银钱赏赐,放鞭爆迎接,异常热闹活跃。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各县城乡有闹元宵之习。早餐吃糯米“元宵丸”,中午全家共进“元宵餐”过元宵,晚上闹花灯。元宵张灯起源于西汉。那时佳节来临,宫庭内外张灯结彩,盛唐时期,出现灯会。到了清代,元宵节要张灯结彩三天,正月十四试灯,十五是灯会,十六罢灯。元宵这夜,街市店铺,家家张灯,街头巷尾还有舞龙灯、舞狮子灯、踩高跷、赶旱船、跳花灯、舞蚌壳灯等,千姿百态,锣鼓喧闹,此往彼来,十分热闹,及至深夜方散。
  (三)清明节。清明是在农历三月里的一个节气,距离冬至约107天。此时正值暮春时节,春暖花开,绿草如茵,万物竞长,大地一派生机勃勃。此时人们要举行各种活动,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清明习俗。
  清明习俗之一是祭祀扫墓。秦以前有祭墓之事,唐代开始盛行。是日,家家上先人坟挂纸,为新旧墓冢去芜草,培新丘,奠以三牲祭品,以寄哀思。大姓宗族还设有“清明会”,置有产业,其收入作清明祭扫祖坟支用。清明之日,开祠祭祀,聚族众吃清明饭。凡属房下男丁均需前往祭扫祖坟。
  清明习俗之二是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清明踏青的活动始于唐代而盛于明代,男女老少均可参加,活动多样,除春游,还有荡秋千、放风筝、踢毯、斗鸡和在房檐屋下插柳。临川各地的踏青活动主要是春游和插柳等。插柳后来发展为植树造林活动。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地腊、天中等。春节、端午、中秋节是我国民间最为隆重的三大节日。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很多,家家户户门桩盐蔷艾,悬菖蒲,驱妖避邪;饮雄黄酒、午时茶,以去瘟治病。早晨全家吃点心,有粽子、包子、红蛋、油园、发糕等,特别是吃粽子,是端午节特有民俗;中午摆酒肉筵席,合家欢宴。小孩佩五彩缤纷的香袋和红蛋络,头脸搽雄黄,妇女手足染金银花,以消瘴气。最热闹的是赛龙船。初五、初六,沿河城镇举行划龙船比赛,人们穿着秋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龙舟赛前要抬着龙头祭庙,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毕龙船下水竞渡。抚州、上顿渡、南城、南丰等大城镇下水龙船往往有几十只之多,要分成若干组举行预赛、复赛和决赛。赛船分青龙舟、黄龙舟、白龙舟等,船上的旌旗、罗伞和划手们服装都是一色的。比赛时,一声炮响。众舟一齐出动。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驶向终点夺标。舟中锣鼓喧天,岸上人声鼎沸,万众欢呼,情景动人,甚是壮观。这是一项富有体育意义的民俗活动,表现了我区人民积极向上的竞技精神。
  (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我国民间三大传统佳节之一。古代临川区域各地对中秋节十分重视。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新谷入廪,喜庆丰收之时,城乡人民家家盛备酒菜,合家欢度佳节。是夜明月高挂太空,清辉洒满大地,千家万户在院子里放上八仙桌,摆出香案,陈列上月饼、糖果、花生和瓜子,还有象征多子多孙的莲(连)子、枣(早)子、芋(易)子、柚(又)子等果品“祭月”,请“月老婆婆”品赏佳果。有些地方,女子还要行拜月礼。然后人们一边吃月饼、果品,一边赏月,大人给孩子们讲“嫦娥奔月”、“玉兔掏药”、“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全家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夜,抚州、崇仁等城乡青年还作烧“瓦子灯”(或叫“灯塔”)。他们在河畔沙洲上,用砖块、瓦片砌成塔,底部设火门,内装木柴,塔身如鳞,燃烧时, 撒谷壳、喷白酒、洒松香,火花从瓦缝隙射出,似火树银花,有的还齐集民间乐手,吹打弹奏,观众随之载歌载舞到深夜,兴尽方散。乐安还有装饰儿郎台戏活动,又称“故事会”。即在台上用2至3个小孩分上下两层化妆传统戏中人物,伴有吹弹锣鼓游乐。仅湖坪一村,就有七台儿郎故事供人观赏。
  此外,还有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以及冬至节、“立夏”、“六月六”等,其庆典仪式和活动内容亦与他地无大异而略。
  第三节土特产临川自古为农桑富庶之地,江南鱼米之乡,素有粮仓之称。唐宋以来,一直是江南重要的粮赋基地之一。农业发达,出产丰富,物尽江南之美,名贵土特产繁多,各县皆有。许多物产名闻遐迩,畅销海内外,自古奉为“贡品”。
  南丰蜜桔是江西的名贵特产,它以皮薄肉嫩、汁多无渣、色泽金黄、味道浓甜、香美可口而驰名中外,50年代初,斯大林誉之为“桔中之王”。南丰蜜桔的栽培历史悠久,古书《禹贡》记载扬州“厥包括桔柚锡贡”,指出扬州产桔,而且作为贡品。当时扬州就包括今天江西东部地区,说明两千多年以前,南丰等地柑桔栽培已有相当规模,秦汉以后更盛行。唐时南丰蜜桔曾向杨贵妃进贡,北宋文学家曾巩就写诗赞美过家乡柑桔,明代万历年间开始修复的《南丰县志》,记事甚简,但已有柑桔生产记载。此后,蜜桔生产更加兴盛,随着生产的发展,南丰蜜桔的风味愈来愈佳。清人鲁琪光在《南丰风物志》中写道:“蜜桔,四方知名,秋末,篱落丹碧累累,闽广所产逊其甘芳。近城水南杨梅村人,不事农功,专以为业。”出现柑桔专业户,整村人都是桔农。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选种和改进栽培技术,培育出品种繁多的风味独特的蜜桔,成为我国珍贵的特产而闻名中外。
  古代临川县文港乡索以“毛笔之乡”而闻名。这里,家家是作坊,人人会制笔,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制笔始于何时,无文献记载,难以确定。相传毛笔是秦朝大将蒙恬发明的,开始在秦都咸阳风行,咸阳人郭解和朱兴流入江西,在临川文港传授制笔技艺,文港毛笔自此发展起来。此说虽不可靠,但可知文港毛笔的制作至少有千余年的历史。
  文港毛笔取材于狼尾、马尾、獾毛、羊毛、鸡毛、兔毛和蓉麻等。麻毛混杂,制成狼毫、羊毫、鸡毫、兔毫、獾毫、兼毫等毛笔。其大如帚,其小若针,可分为条屏、水笔、斗笔、画笔、排笔等八大类、250余个品种。制作精湛,尖齐园健,坚固耐用,得心应手,深受历代文人学者的喜爱和赞赏。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临川任内史时,用文港毛笔“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特别称赞一种号称“纯净鼠须”的毛笔。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任抚州刺史时,用“临川之笔”写下了《麻姑山仙坛记》等杰作,可见,文港毛笔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文港毛笔历代盛产不衰,畅销国内外,生产基地扩展到邻近的李渡、前途、长山等乡。据县志记载,清代年产一般在40万支左右,远销上海、北京、广州、重庆以及南洋各国。解放后,文港之笔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年产近2千万支,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港、澳、台等地和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各国。同时,因制作毛笔需要各种动物毛为原料,浩大的采购大军在收购动物毛的同时顺带收购了动物皮毛回来,皮毛市场也随之在文港形成起来。每年冬春之际,来自北京、山东、甘肃、新疆、宁夏、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的皮毛商云集文港,专门从事皮毛交易。有时每圩多达三、四万人。文港于是又成为一个不产皮毛而以“江南最大的皮毛市场”名闻全国的地方。
  南城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麻姑山高风景美,出名还有茶酒米”。麻姑山除了景色秀丽,名胜众多外,还以汤色翠绿的麻姑茶、甘醇馨香的麻姑酒、银色珠状的麻姑米享誉于世,名扬省内外。
  麻姑茶是江西四大名茶之一。它生长在海拔800到1 000米的麻姑山云雾山中,故又称“麻姑山云雾茶”。其特点是条索紧结整匀,色泽银灰翠润,香气鲜浓清高,汤色明亮甘郁,可谓形、色、香、味俱佳。麻姑茶从东汉时代就有种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历朝均为“贡品”。麻姑茶不仅饮起来香鼻爽口,而且富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消渴、解暑、明目、提神、益脾之功,并对伤风、感冒、腹胀、吐泻、肠胃不适等有医疗效果。这一传统名茶的生产,解放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将传统的加工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畅销全国。
  麻姑酒是江西八大名酒之一,它是以麻姑米和麻姑山矿泉水经精酿陈年储存而成的黄酒。它橙红清亮,香气浓郁,味美甘甜,酒性柔和,醇度适中(酒精度为16度到18度),为老少妇孺皆宜。麻姑酒始酿于何时,无文献记载。但据《麻姑山真记》载:“麻姑仙人,曾掷米成丹,撤以神功泉内,始成佳酿”。在瑶池蟠桃会上敬献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悦,赐名“寿酒”,这是麻姑酒的神话传说。又据说,唐时,邓紫阳真人也用神功泉水,麻姑山地银珠米,芙蓉山上灵芝、何首乌等药材酿成“寿酒”,献于皇上,皇上称赞“麻姑仙酒”,从此“麻姑酒”得名传世。此后,宋、元、明、清,麻姑山酿酒之风盛行。他们选用麻姑山优质“银珠米”为原料,用麻姑山神功泉水,和以小曲,酿制成甜酒,再掺高度优质白酒酝酿,然后配以药材和冰糖,封缸储存3年以上。它聚集了封缸酒,大曲酒二者之长处,具有“冰霜甘甜,清脑提神,驱风健胃,却病延年”之功效。清末民初,麻姑酒酿制兴旺一时。1915年麻姑酒在南洋国际赛酒会上荣获银奖。抗战以后,连年战火,百业萧条,到解放前夕,麻姑酒传统酿制工艺几乎失传。解放后,人民政府重建麻姑酒厂,使这一传统产品得到恢复和发展。现在麻姑酒已远销北京、上海、广西、甘肃、深圳、香港等几十个省市和地区。
  麻姑米是我国名贵的大米之一,因其色如白银,颗粒似珍珠,故又名银珠米。出产于南城麻姑山、麻源、磁圭等地。始种于何年,无可查考。据清同治五年所撰《麻姑志》载:“麻姑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九月方收,宋时取以作贡,后山多系他种,麻姑米,亦鲜矣!”由此可知,宋代已经栽种,并被列为贡品。麻姑米是米中珍品,它米粒饱满,出米率高,营养丰富,无药污染。用其做饭,松软而韧;用其煮粥,稠粘润滑,加上配料,清香爽口;用其加工米粉,色白洁嫩,光亮透明,耐煮耐炒,韧滑香郁,风味独特,久存不坏。麻姑米早就闻名于世,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土特产博览会银质奖,在国内外供不应酬。
  广昌通心白莲是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的特产。它始种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据清同治《广昌县志》记载:“白莲池在县西南50里,唐仪凤年间(676—679)居民曾延种红莲其中,数年变为白。”莲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它分产莲子的子莲,采藕的藕莲和供观赏的花莲三大品等。子莲因品种特征和加工的差异,又有红莲和白莲之别。从广昌种莲历史来看,广昌开始栽培的是红莲,当时是用来做药材,应用范围不广,栽培的面积也较小。后来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把红莲发展成白莲,使白莲成为广昌著名的传统土特产品。宋、元、明时期,白莲的生产得到逐步发展,广昌已有“莲乡”的美称了。到清代白莲生产已盛极一时,从主产区的白水、驿前、贯桥等地发展遍及全县各地。正如同治《广昌县志》所载:“满县花枝放呈祥”,可想当年种莲盛况。
  广昌白莲粒大、色白、味甘、清香,它既是高档营养食品,又是珍贵的滋补品。
  现在白莲在全县农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一,成了广昌县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它名扬海内外,畅销全国各地、港澳地区、东南亚、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
  抚州西瓜素有“冷比霜雪甘如蜜,一片加口沉疴痊”之美誉。其主要产地在临川、金溪、东乡等县,而以临川七里岗、梅岗、涌桥等地的西瓜特佳。西瓜的故乡在北非。远在四千年以前,古代埃及人就开始栽培西瓜,后来逐渐传入北欧、中东、近东、印度等地,到公元四、五世纪才从西域传入我国,故取名“西瓜”。抚州何时开始种西瓜,抚州西瓜何时远近闻名,现无史料可查。但从传说北宋的金溪神童方仲永的《咏瓜诗》:“冷比霜雪甜比蜜,一片加口沉疴痊”,可知北宋时抚州西瓜已大量上市,深受人们的喜爱。抚州西瓜具有瓜体大(大至一只五、六十斤)、产量高、汁多味甘、气味清香、易消化、上市期长和耐贮运等特点,是夏天防暑解渴的佳品,与河南开封瓜、浙江平湖瓜、安徽凤阳瓜齐名。
  有“蔗乡”之称的东乡县是江西省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之一。其提炼的红糖,是东乡县著名的传统特产。据清同治版《东乡县志》记载,东乡的甘蔗栽培与制糖业始于元朝中叶,兴盛于明朝。清末《东乡县乡土志》记载了明朝制糖业的盛况:“明初正德八年间,邑中工无杂家,唯煎炒糖为最工……。”煎制的砂糖(又称红糖),桔红光亮,甘甜醇厚,久藏不坏,具有防治伤寒腹痛之效用,尤其是产妇食后,不仅滋补身体,且有清血之功。远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唐传芬《江西名晒烟资源调查》中说:“江西种植烟草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最初,烟草由南洋传入我国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尔后传入江西石城、广昌和广丰县种植”。从此可知广昌晒烟是明代由福建漳州传入,到清嘉庆年间,广昌已成为江西的重要产地。主要产区为驿前、赤水、头坡等地,又以驿前的“驿烟”质量最佳,著称于世。形成了独具乡土风味的“黑老虎”晒烟,它与广丰“紫老”晒烟并称为江西晒烟“二老”,为全国名烟叶之一。
  广昌晒烟“脂肪含量高,焦油含量低,叶大肉厚,色泽鲜亮,纤维细致,油分充足,味道纯正,香气浓郁,燃烧性好,劲头大,烟灰洁白,品质优良。”①是制造混合型香烟和雪茄烟的优质原料,还可加工成黄烟丝。“文革”后,晒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创历史最高水平,现已畅销广东、福建、上海等地,远销欧、亚、美洲等十几个国家。
  除广昌外,以生产晒烟名扬省内外的还有黎川晒烟。这是一种制作黄烟的烟草。原生于热带美洲,明万历年间从海外传入福建、广东一带,明末由福建传入黎川。由于黎川土壤气候条件适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不久,黎川跃居为江西晒烟主要产地之一。黎川黄烟色泽黄润,烟丝细长,柔韧易燃,香味醇郁,而名扬省内外。清代还作为贡品进献朝廷。但是,后来因吸黄烟需用烟具(水烟壶或旱烟斗),携带不方便,吸烟麻烦.近二十年来,渐被淘汰,黎川晒烟日渐减少。
  泽泻为当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属利尿渗湿药。其性甘寒,有利尿,清湿热之功能。多用于小便不利,尿道感染、水肿、痰饮、眩晕等症,为亚热带人所不可缺少。广昌泽泻已有140年的种植历史,始种于清道光至咸丰年间,自福建建瓯传入。主要产区在驿前,其次为高虎脑、杨溪、赤水等地,逐渐成为传统特产。其特点为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断面光滑、肉无焦枯,素有“大天鹅蛋”之称。曾定为“中管”商品,远销南洋和东南亚各国。
  南丰泥炉也是传统的名牌产品,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相传始于清光绪年间,由赣州泥炉师傅来南丰烧炉子。由于南丰白涧的粘土质量好,烧出的炉子色白光洁,质量比赣州泥炉好,经过泥炉工的不断改进,使南丰泥炉具有式样美观大方,色泽乳白,承受力强,高温不裂,保温性好,省时节能等特点,很快远近闻名,畅销省内外。

附注

① 《烟草科技》1984年第3期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