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华盖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212
颗粒名称: 乐安华盖山
分类号: K9
页数: 4
摘要: 华盖山浮丘峰、五岳峰、着棋峰三峰对峙,素有江南绝顶三峰之称,相传浮丘、王、郭三仙曾在此得道飞升,而“仙弓”,乃浮丘向王、郭二仙传授”三五飞步之术,九一上清之法”的地方。
关键词: 华盖山 名胜古迹

内容

华盖山(别名大华山),位于乐安县东南,离城20公里,海拔996米,周边百余里,原属崇仁县,1950年划归乐安县管辖,系雩山余脉,其由宁都北向逶迤入县境,经鹿角峰至南村与太平间,山势耸拔而起,状如莲花宝盖,遂名之。
  华盖山浮丘峰、五岳峰、着棋峰三峰对峙,素有江南绝顶三峰之称,相传浮丘、王、郭三仙曾在此得道飞升,而“仙弓”,乃浮丘向王、郭二仙传授”三五飞步之术,九一上清之法”的地方。唐大历四年(769),颜真卿闻华盖山之神奇传说,命军将至山寻得隋代开皇五年(585)的旧碑文,考究其源并撰写《桥仙观记》碑记,以志其事。由是,朝野轰动,历代公卿大夫和文人墨客无不对华盖山胜迹争相仰慕,纷纷前往,一睹为快。宋工部尚书谢谔、江西转运使李冲元、德庆太守曾丰、元代理学家吴澄、虞集、揭候斯、史学家危素、诗人何中、明戏剧家汤显祖、刑部尚书董裕、兵部尚书谭纶、大学士傅冠、吴道南、状元罗伦、罗洪先、名宦朱统锯、朱谋蝉等,均留下了游览的足迹和诗篇。罗伦作《登华盖山》,云:“华盖山,几千年,三峰峨峨高插天,上有金殿凌紫烟,青鸾白鹤相往返,下有桑麻松竹参差连,风景一似桃花源 ……”。福建籍新昌知县王世昌的《登大华山读鲁公碑》则写道:“高山常仰止,华盖此登临,落日驰飞步,清风洗夙心,仙游元洞杳,人语白云深,真迹凭谁问,颜公碑可寻”。颜真卿的《桥仙观记》碑文不仅获得后世公卿名士的称颂,而且引起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华盖山道观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计有“宝仙阁”、“华顶庵”、“三官殿”、“真君坛”、“九皇宫”、“仙人楼”、“观音堂”诸殿舍。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皇帝为“华盖山”赐名,御书赐“崇仙观”匾额,敕封传说中的丘、王、郭三道士为真君道号,并下旨维修山上道观。经修复和扩建的华盖山道观,从山麓至峰顶,“园光亭”、“憩霞轩”、“天官坛”,琼楼掩映,“宾仙阁”、“三仙殿”、“崇仙观”,金碧辉煌。整座建筑,布局严谨,建造工巧,气势轩昂。
  华盖山泉、石殊佳,风物奇秀,仙迹诱人,道声远播,历来为临川区域一大道教圣地。明清以来直至民国之时,每年农历八月,福建、安徽、浙江、湖南等省的香客,纷纷进山朝拜,名曰“朝华”。建国后,此风已无,然其旖旎的风光和众多的古迹、墨宝,仍吸引着不少人来此登临。
  道教产生以后,既作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直接发生着巨大而复杂的社会作用,又对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生发着自己的辐射影响。
  道教对临川区域哲学特别是陆象山“心学”形成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龙虎山第30代天师张继先作《心说》,陆九渊哲学思想体系是心论。
  张氏《心说》:“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大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①释“心”乃“宇宙之本”。
  陆氏“心学”:“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①,“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②,论“心”为“万物之源”。
  张氏《心说》:“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来之自有也。然则果何物哉?杳兮冥,恍兮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认识。强名曰道,强名曰神,强名曰心,如此而已。”言道不外索,本心固有。
  陆氏“心学”:“万物轰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③,“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①。去善恶为“心”之本然,无须外求。
  张氏《心说》,教人无念无欲,必成真果。
  陆氏“心学”,导人无思无为,乃是养性之道。
  象山书院建在道教发源地之一的龙虎山区,座落于道教鼻祖张天师的眼皮底下。陆九渊为32代天师张守真写过挽词(《挽张正应》)⑤,与33代天师张景渊通过书信(《与张德清》⑥,给36代天师张嗣宗之曾孙张禹锡作过墓志(《张公墓志》)⑦。这些联系和交往,为陆九渊心学接受道教影响提供了直接条件,而唐宋以后,以儒教为主导,儒释道三教合一,并各从其他两教吸取思想,以强化自己,则是心学接受道教影响的历史原因。
  道教对临川区域文学的影响极为深广。“钟旭打鬼”、“关帝显圣”、“麻姑上寿”与“八仙过海”的仙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道教对民间信仰有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广大城乡,敬玉皇,奉财神,贴门神,供灶君,崇关帝,信土地,畏城隍,代代传承,相衍成俗, 蔚为风气。许多地方,以道观、神庙为中心,每年定期举行以迎神、演戏、产品交易为内容的庙会活动。南城县株良乡祥冈山道观,供奉许仙(许逊)真君,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十九、二十日三天举行庙会,祈神、演出、赌博、卖卖买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外,行业神的崇拜亦很盛行。

附注

① 《龙虎山志》卷11《艺文》 ① 《陆九渊集》卷36《年谱》 ② 《陆九渊集》卷35《语录下》 ③ 《陆九渊集》卷34《语录》 ④ 《陆九渊集》卷1《与曾宅之》 ⑤ 《陆九渊集》卷25《诗》 ⑥ 《阱九渊集》卷14《书》 ⑦ 《陆九渊集》卷28《墓志铭》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