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夏布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202
颗粒名称: 临川夏布业
分类号: F4
页数: 2
摘要: 夏布又名苎布,是用苎麻为原料织成的,生产工序复杂。先是将砍下来的苎麻捋去麻叶,剥皮去杆,即放在水市浸泡,不能让太阳晒。浸泡在水中的麻皮,还要刮去青皮层,露出白里带黄的纤维,这叫“粗麻”。“粗麻”要经过漂、晒两道工序,成为“精麻,,才用来捻纱、入扣,织成夏布。
关键词: 纺织工业 轻工业经济

内容

临川区域的夏布业,主要是宜黄县的夏布。有材料记载:“宜黄境内四面多山,县城如一溢地,产竺麻甚盛,所制夏布与万载齐名,行销极广。”① 夏布又名苎布,是用苎麻为原料织成的,生产工序复杂。先是将砍下来的苎麻捋去麻叶,剥皮去杆,即放在水市浸泡,不能让太阳晒。浸泡在水中的麻皮,还要刮去青皮层,露出白里带黄的纤维,这叫“粗麻”。“粗麻”要经过漂、晒两道工序,成为“精麻,,才用来捻纱、入扣,织成夏布。夏布织成后,还要经过漂布这一工序,反复漂晒,直到夏布变得精细洁白,才能印染打碾,贴好商标,打包上捆出售。
  宜黄的夏布业自宋代开始生产,到明代以后日趋发展。宜黄夏布的主要产地是离县城30华里的棠阴镇。《棠阴镇志》记载:“江西的著名特产,宜黄、万载的夏布是江西的二大珠宝,而宜黄的夏布实出自棠阴。”棠阴“常为宜黄夏布出产之中心,昔极繁盛。”棠阴夏布业的繁荣,主要是棠阴处于丘陵地带,山势平缓,雨量充沛,给发展苎麻的生产带来了有利条件,最高年产量曾达数万斤。再者,棠阴依傍宜水,宜水清澈见底,水底为皎洁的卵石,含硫磺等矿物质,每斤水要比一般水重两钱,尤宜于夏布的漂白。凡经宜水漂出的夏布特别洁白纤细,光滑柔软,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宜水成为漂染夏布的天然场所。这不仅刺激了本镇夏布业的发展,而且吸引了远近各县乡手工业者和商人纷纷携夏布来棠阴加工。据《棠阴镇志》记载:“邻乡神冈、党口、黄陂,邻县如乐安、宁都、南城等地的夏布均运来棠阴漂染、打碾、打卷、装笼,然后贴上标鉴,运往各地贩卖,外省如湖南浏阳的夏布亦运至此。”每年端午节过后,棠阴宜水西岸沙石滩上,从渣浦到索湖村,全长约16华里的河滩上,全铺满了漂晒的夏布,蔚为壮观。棠阴成为夏布业生产和加工的中心。《清续文献通考》载:“宜黄县年产夏布约十三四万匹”。足见夏布业之发达。
  夏布业的发展推动了棠阴镇经济的繁荣。棠阴镇上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居民从事夏布业生产,真是园园植竺麻,家家忙捻纱,户户响机车。每年7月庙会,是棠阴夏布销售的高潮,十里河埠,商贾云集,挤满了各地来的客户,棠阴镇异常繁荣。当地人至今仍流传“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的说法。
  宜黄夏布生产,几乎全靠手工操作,耗工大,产量低,加上幅窄,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大量洋纱洋布涌入中国市场,宜黄夏布渐渐湮没无闻。

附注

① 《江西旧抚州府属田赋之研究》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