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和冶炼技术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99
颗粒名称: 手工业和冶炼技术的发展
分类号: F4
页数: 6
摘要: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频仍,人民不断南迁。他们把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了南方,使江南的农业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富有“粮仓”之称的临川,更是农桑发达。这就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其他条件。唐宋以来,临川区域的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陶瓷业方面,有隋末唐初江南著名古窑临川县白浒窑,有专烧青瓷和白瓷的宋代江西瓷器重要产地南丰县白舍窑。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方面,临川县上幕镇(今属金溪县)与战坪(今展坪)、温泉铜山,东乡县小璜等地,唐宋时期即开采冶炼金、银、铜、铁。纺织业方面,唐宋时抚州的葛布为“贡品”,“莲花纱”为当时官员最喜欢的夏天衣料,宜黄的夏布更闻名省内外。明代乐安县人民制造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纺纱工具——“五锥纺车”(即一车装五锭,每纺出五纱),受到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赞许。造纸业方面,唐时临川的滑薄纸,宋代抚州的茶杉纸、牛舌纸,都是极享盛名的纸品。宋人印刷书册喜欢用抚州产的捭纸,以致金溪浒湾的刻书业和刻书技术也声名远播。食品业方面,唐时即酿造出驰名中外的南城麻姑酒,1915年曾获南洋国际赛酒会银牌奖;金溪浒湾的龙须面,曾被清代选为宫廷御品,誉为“龙须贡面”;藕丝糖也是金溪的特产,有歌谣唱道:“浒湾油面进汴梁,方河米粉去湖广,黄通冬笋满省跑,四海闻名藕丝糖。”可见,古临川无论在手工业门类,还是在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关键词: 手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频仍,人民不断南迁。他们把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了南方,使江南的农业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富有“粮仓”之称的临川,更是农桑发达。这就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其他条件。唐宋以来,临川区域的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陶瓷业方面,有隋末唐初江南著名古窑临川县白浒窑,有专烧青瓷和白瓷的宋代江西瓷器重要产地南丰县白舍窑。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方面,临川县上幕镇(今属金溪县)与战坪(今展坪)、温泉铜山,东乡县小璜等地,唐宋时期即开采冶炼金、银、铜、铁。纺织业方面,唐宋时抚州的葛布为“贡品”,“莲花纱”为当时官员最喜欢的夏天衣料,宜黄的夏布更闻名省内外。明代乐安县人民制造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纺纱工具——“五锥纺车”(即一车装五锭,每纺出五纱),受到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赞许。造纸业方面,唐时临川的滑薄纸,宋代抚州的茶杉纸、牛舌纸,都是极享盛名的纸品。宋人印刷书册喜欢用抚州产的捭纸,以致金溪浒湾的刻书业和刻书技术也声名远播。食品业方面,唐时即酿造出驰名中外的南城麻姑酒,1915年曾获南洋国际赛酒会银牌奖;金溪浒湾的龙须面,曾被清代选为宫廷御品,誉为“龙须贡面”;藕丝糖也是金溪的特产,有歌谣唱道:“浒湾油面进汴梁,方河米粉去湖广,黄通冬笋满省跑,四海闻名藕丝糖。”可见,古临川无论在手工业门类,还是在制作技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陶瓷业、矿冶业和夏布业。
  一、陶瓷业从临川县营门里战国遗址出土的陶猪,我们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临川人就会利用陶土造型。但真正制瓷业开始是在隋唐时期,临川县红桥镇白浒窑出土的众多陶瓷器皿和残片说明了这一点。白浒窑虽然不是规模特大的唐窑,但其窑址延绵达五里之广袤,废址上遗物很多,譬如一甲村废窑址,今尚存孤立的馒头形土堆四个,高达7—10公尺,径达40—50公尺,窑场设施比以前更有改进。白浒窑所选窑泥色不白净,质不纯赋,其陶洗、练捣亦不很精细。因此,所制瓷器胎骨较粗糙,胎泥中的杂质导致部分器壁隆鼓,凸起气泡或釉层剥脱。比起选料精细,体薄色润的景德镇窑和吉州窑要差一筹。能与他们做竞争对手的要算南丰县白舍窑。
  白舍窑位于南丰县的白舍镇。是宋元时期江西省具有相当规模的民间瓷窑之一。与景德镇窑、吉安的吉州窑、赣州的七里镇窑享誉全国。
  两宋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对瓷器提出了新的需求, 在很大程度上要满足皇室贵族、宦官富豪们装点居室和玩赏收藏的需要,茶楼酒肆也都以器皿清洁为优势,同时又是重要的外贸物产。因此,制瓷业的新工艺得到发展。白舍窑就以产白瓷和影青瓷而著名。
  1.窑场设施规模庞大,设备齐全。白舍窑处于白舍镇前绵延的红土山岗上,以瓦子山为中心向东西方向伸展,横纵延伸3华里,形状像一条条青龙沉卧在碧绿的山坡中,颇为壮观,因而,民间俗称“龙窑”。《南丰县志·古迹》记载:“南丰宋时置官监选瓷器,窑数十处,望之如山。”从现存的古瓷窑遗址上遍布的瓷片、窑具、垫饼、垫圈、垫柱、匣钵、炭灰残渣等混合物以及窑体之间,遗存零星的小池塘来看,窑场布局合理,构筑考究,设备齐全,工序分明。
  2.原料就地取材。尽力选取纯净细腻色白的瓷土,大多数器皿胎土陶得细净纯白,一度成为景德镇窑的竞争对手。白舍窑场资源丰富,生产的青白瓷别具一格,瓷胎薄质地细润,白瓷洁白坚滑,影青釉色闪光耀目。器皿中青白瓷釉色莹光润泽,介于青、白两者之间,在素白青色淡雅色釉中,泛出一种逗人喜爱的色彩,人称这种青白瓷为影青瓷。白瓷产品大部分偏白,洁白无瑕,白色色泽中略透露出浅淡黄色泽,与景德镇窑产品偏青略有不同,各显地方特色,比同期的吉安永和窑产品好得多,为群众所喜爱。据《陶记略》记载:“南丰窑对景德镇的市场均有所夺”。
  3.生产规模、制造技术和工艺艺术达到了较高水平。据方志载,白舍窑相传宋设“御窑”。“宋时置官监选瓷器,集中了不少能工巧匠,专门生产‘供上用’的瓷器,制瓷精良”。此种“御窑”在当时具有“民窑官用”的性质。从窑包中遗存出土完整的器皿来观察,产品品种多式多样,造型精致,胎质细腻,釉色晶莹,装饰华丽古朴,图案丰富。在工艺方面既有传统风格,又富于创新,别开生面,尤其采用传统的尖削器梳篦划花装饰技巧绘出的花朵、山水、人物图象,形态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生动,在器物口沿上施褐釉一周的装饰也很别致,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如酒壶注子是南丰白舍窑的独特产品。酒壶注子置于六棱分格形深腹注碗中,碗壁外部饰划莲瓣纹,盖塑苞形纽,高把曲流,瓜圆鼓腹,与注碗巧妙配套使用,既是生活实用品,又是摆设的工艺品。使用时,将热水倒入注碗中,酒壶注子内装美酒即被温热,是冬季取暖用酒的上品。
  4.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宋代江南的窑炉都是斜坡式“龙窑”,这是为了“除流水湿滋之患,而火气又循级透上”①。南丰白舍窑现存的“龙窑”遗迹长度在25—35米之间,倾斜度一般在20度上下,窑门多朝西、北二向。其产品的装烧,均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陶制匣钵,以仰烧为主,也有支圈覆烧,一般采用薄而扁垫饼、垫圈、垫柱烧制,窑具充分利用泥饼或泥条筑迭而成,足见装烧技术已很成熟。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加上历代战乱,白舍制瓷业逐渐衰落,成为历史遗迹。
  二、矿冶业临川区域矿冶业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唐书·地理志》:“信州上饶有金、抚州临川有金、虔州雩都有金。”到了两宋时期,采矿冶炼技术和精巧的金属品制作技术都得充分的发展。抚州、南丰都是当时采炼金银和产铜基地。《临川志·物产》载:“宋乾道间,城西(今临川县展坪乡)产铜,后无额废”。南丰大圣舍利塔地宫中出土的金、银、铜等器物精美细致,金棺、银桶、金佛像、银佛像、银塔等金银器的制作都采用了錾、雕、铆、鎏金等工艺,造型也别具匠心,是宋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具体表现。
  至今冶炼遗址犹在的是金溪县上幕镇。据清代《临川县志》载,唐代宝历年间(825—827),唐敬宗曾下令在临川县上幕镇(今金溪县)东二里白面坞与银山金窟上为皇室铸造银床而开采银矿,后因亏损太大,民工逃亡,曾一度罢冶。不久又重新开始冶炼。今有矿洞遗址8处,多呈斜形浅井;炉基26座,呈弧形,用耐火砖砌成,直径约2.5米。冶炼场遗址的炉渣经化验,其含银量与现代冶炼炉渣的含银量相差无几,这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已接近现代水平。冶炼金属,尤其是冶炼贵重金属是一种复杂的科学技术。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金溪上幕银矿是这样采炼的: 自然界中银的含量不多,而且含银的辉银矿(Ag2S)往往与方铅矿(PbS)共生。我国古代的银大部分是从含银的粗铅中提炼出来的,即以方铅矿与辉银矿的共生矿石,先炼成粗铅,再提炼出银。唐司空图《诗品》中有“犹矿出金,如铅出银”的话,说明唐代的银是由粗铅中提取的。有关银矿的采冶方法,宋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二中有段较详细的记载:“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十数丈,烛火自照,所取银矿皆碎石,用臼捣碎,再上磨,以绢罗细,然后以水淘,黄者即石,弃去;黑者乃银,用面糊团入铅,以火锻为大片,即入官库。俟三、两日再煎成碎银。”这段记载概要地叙述了找矿、采矿、选矿和炼银的全部工艺过程。由于铅与银能互相溶解,故在炼时要“入铅”,即加入金属铅使在冶炼中能有足够的铅把矿石中的银全部携出,待铅银混合物与渣滓分离后,继续冶炼铅银合金使铅氧化而析出银来。这种炼银方法叫“吹灰法”,金溪上幕银矿所使用的方法大致就是这样的工艺过程。吹灰法的使用提高了银的白纯度和回收率,是古代比较先进的冶炼方法。
  三、夏布业临川区域的夏布业,主要是宜黄县的夏布。有材料记载:“宜黄境内四面多山,县城如一溢地,产竺麻甚盛,所制夏布与万载齐名,行销极广。”① 夏布又名苎布,是用苎麻为原料织成的,生产工序复杂。先是将砍下来的苎麻捋去麻叶,剥皮去杆,即放在水市浸泡,不能让太阳晒。浸泡在水中的麻皮,还要刮去青皮层,露出白里带黄的纤维,这叫“粗麻”。“粗麻”要经过漂、晒两道工序,成为“精麻,,才用来捻纱、入扣,织成夏布。夏布织成后,还要经过漂布这一工序,反复漂晒,直到夏布变得精细洁白,才能印染打碾,贴好商标,打包上捆出售。
  宜黄的夏布业自宋代开始生产,到明代以后日趋发展。宜黄夏布的主要产地是离县城30华里的棠阴镇。《棠阴镇志》记载:“江西的著名特产,宜黄、万载的夏布是江西的二大珠宝,而宜黄的夏布实出自棠阴。”棠阴“常为宜黄夏布出产之中心,昔极繁盛。”棠阴夏布业的繁荣,主要是棠阴处于丘陵地带,山势平缓,雨量充沛,给发展苎麻的生产带来了有利条件,最高年产量曾达数万斤。再者,棠阴依傍宜水,宜水清澈见底,水底为皎洁的卵石,含硫磺等矿物质,每斤水要比一般水重两钱,尤宜于夏布的漂白。凡经宜水漂出的夏布特别洁白纤细,光滑柔软,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宜水成为漂染夏布的天然场所。这不仅刺激了本镇夏布业的发展,而且吸引了远近各县乡手工业者和商人纷纷携夏布来棠阴加工。据《棠阴镇志》记载:“邻乡神冈、党口、黄陂,邻县如乐安、宁都、南城等地的夏布均运来棠阴漂染、打碾、打卷、装笼,然后贴上标鉴,运往各地贩卖,外省如湖南浏阳的夏布亦运至此。”每年端午节过后,棠阴宜水西岸沙石滩上,从渣浦到索湖村,全长约16华里的河滩上,全铺满了漂晒的夏布,蔚为壮观。棠阴成为夏布业生产和加工的中心。《清续文献通考》载:“宜黄县年产夏布约十三四万匹”。足见夏布业之发达。
  夏布业的发展推动了棠阴镇经济的繁荣。棠阴镇上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居民从事夏布业生产,真是园园植竺麻,家家忙捻纱,户户响机车。每年7月庙会,是棠阴夏布销售的高潮,十里河埠,商贾云集,挤满了各地来的客户,棠阴镇异常繁荣。当地人至今仍流传“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的说法。
  宜黄夏布生产,几乎全靠手工操作,耗工大,产量低,加上幅窄,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大量洋纱洋布涌入中国市场,宜黄夏布渐渐湮没无闻。

附注

① 宋应星《天工开物》 ① 《江西旧抚州府属田赋之研究》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