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湾木刻印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98
颗粒名称: 浒湾木刻印书
分类号: F4
页数: 8
摘要: 我国劳动人民在印刷术上的发明,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印刷术主要有雕版(木刻)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其中木板雕印是我国古代图书印刷的主要形式。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始于唐,到了宋代,已经极为昌盛,刻书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刻书的主要中心地区有五处:即汴梁、浙江、四川、福建、江西。南宋时期,江西地区特别是吉安和抚州,官私刻书成为风气。淳熙年间抚州,公使库刻有《礼记注》、《春秋公羊经传解诂》、《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等①。临川区域印刷业主要以金溪浒湾的木刻印刷为中心。
关键词: 印刷工业 轻工业经济

内容

我国劳动人民在印刷术上的发明,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印刷术主要有雕版(木刻)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其中木板雕印是我国古代图书印刷的主要形式。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始于唐,到了宋代,已经极为昌盛,刻书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刻书的主要中心地区有五处:即汴梁、浙江、四川、福建、江西。南宋时期,江西地区特别是吉安和抚州,官私刻书成为风气。淳熙年间抚州,公使库刻有《礼记注》、《春秋公羊经传解诂》、《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等①。临川区域印刷业主要以金溪浒湾的木刻印刷为中心。
  抚州金溪浒湾镇曾以木刻印书盛极一时而闻名。《江西省地理志》载:“金溪浒湾男女皆能刻字,所有江西全省读本,经书小说皆由此出版,名曰江西版。”抚州俗语“临川才子金溪书”就是称誉金溪浒湾木刻印书之盛。
  金溪县浒湾镇,古名金冠里,位于古金临驿道的中段,距金溪、抚州各约20余公里。它东枕疏山,西走灵谷,前濒抚河,后通驿道,交通十分便利,给旧时的浒湾木刻印书业的繁荣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印书业的发达,也相应地刺激了本地商业、交通的繁盛。驿道上车马往复,抚河里棹歌声声。运来制版的木料、印书的纸张、匠人的工具及生活之必需品;运走盈车盈船、装订一新的各种木刻印书。
  浒湾木刻印书,始于明,盛于清,鼎盛时期则在清朝中叶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此时,凡经、史、子、集类书,在这里都能刻版刊行。随着木刻印书的兴起,在浒湾的一些街巷中,先后盖起了鳞次栉比的铺栈、书店、作坊。为了便于藏书、搁板、印刷、经售,这些作坊、铺栈的建筑样式大同小异,均作纵深式加隔楼,高瓴格式,年深日久,就发展形成一种固定的街道格局——前、后书铺街。
  前、后书铺街街口有座拱型门,用麻石砌成,门上嵌有“籍著中华”横方匾额。门前数十步是用石柱石板咬接为栏的“洗墨池”,面积半亩有余,源头导以活水,当年是作灌洗木刻印版之用,故池水常年墨黑。池旁,有乾隆壬寅年(1782)立的高2米、宽1米并镌有如斗方大小的“聚墨”二字的石碑,碑的上部,横刻着“流芳百世”四字。池畔,是直通金临驿道的大路。进拱型门三四十步,是前书铺街与后书铺街相贯通的灞陵桥巷交会处,此处有一方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立的“严禁淫词小说”禁书碑。碑高约1.3米,宽约2米,上面列举的禁书约200种。如《水浒》、《西厢记》、《红楼梦》、《牡丹亭》、《今古奇观》、《笑林广记》等。
  后书铺街街口亦设一石拱门,上面是嵌着道光癸卯年(1843)合坊鼎建的“藻丽骶秽四字石匾一方。前后书铺街的另一街口均与浒湾大街相连接。
  前、后书铺街相向平行,两街的铺栈、书店、作坊大都首尾衔接,曲径相通。大门门面开在前书铺街的,其后门则开在后书铺街;而大门开在后书铺街的,其后门就一定开在前书铺街。这样不仅来往方便,而且加强了业务联系和信息的沟通。
  浒湾的木刻印书工艺流程分为刻板、印刷和装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刻板。 就是用写好的薄纸书稿贴在木板上面,再刻成反文的书版。书版每块刻两面,每面印成对折后变做2页,用来刻版的木料多用梨树,兼用樟荷,字体普遍采用宋体,特殊的才用隶、篆、行、草等体。如加朱批和圈点,则另刻套版。对于谱谍等类,则另刻活字检用。刻字的工具分枝凿、干凿、脚凿数种。干凿分宽狭多种,用于削坯子;脚凿用于打线格;枝凿用于刻字。刻字技术分出门与归身两种。出门刀用于刻木料的直痕,归身刀用于刻木料的横痕。运刀方法又分横刀与侧刀,运刀一般从右至左,但一个字的每一部分的分刻有时又需要从左至右,并不拘泥,以匠人能够得心应手为度。以刻“永”字为例,先将“永”字反贴于木板,后将它横铺运用横刀,再将它直铺运用侧刀,最后将它倒铺,运用取字刀,挖出木屑或字。如遇木料有节,应将全部挖出,另补入木料,遇到刻有破坏的字划,亦应挖出,其破坏部分另补木料拼刻。
  第二阶段,印刷。将木刻板本放案面,版四角用纸层垫稳,版的前面放着裁好的印书纸,并用木条压住,版的右边则放置墨缸、棕刷、棕把子等。先以棕刷蘸墨汁擦上版面,后将印纸铺在版面上,右手握棕把子在纸背按刷,印纸着墨后即为书页。书页从印版揭开,放在版的左方,积叠成堆后移开,进入装订工序。每印刷一张,须蘸墨一次。用来印书的纸张,一般采用本地生产的毛八纸,低级的用资溪生产的京丹纸,特等的用福建生产的连四纸。印谱谍,则使用广信陈坊生产的谍纸。印封面,则多采用染色的优质纸张。印刷用的油墨,是用乡村烧松树所熏成的烟渣制成。
  第三阶段,装订。有四道工序。先是折页,将印页从中缝向外折射,常用的折页方法有提折和柯折两种。提折是用两手从中缝提起捺折,柯折是在书桌上按中缝对折。次为配页,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以书页平铺在桌面上按顺序排配,这叫走配。把书页摊开如扇形,逐页理齐,称为撒齐。也有竖针为栏,把书页逐页与针碰齐,称为碰针。书页理齐后,逐本先打两个洞眼,用纸捻穿牢,然后配上前后封面,最后打洞穿线订固。线用双条,往返穿孔,连环贯串,一般书籍用棉线或麻线,精致的书籍则用丝线,纸捻衬封面掩盖后,不复显露。订眼通常是4个,为防止书角翘起,有时在上下各加一眼,合为6个,还有在两角再加一眼的,称为八针眼订。精致的书常在书背上下两角用绢或绫包裹,称为包角,兼有护角和装饰的作用。
  旧时在浒湾经营书店、铺栈业务的老板,既有商人,也有出身于书香世家和科场落第文人,他们对书籍有着特殊的嗜癖。比较著名的有: 谷祥四,金溪县琉璃坪塘人。《谷氏宗谱》载:明末崇祯元年(1628),有谷祥四者,河南新乡人,迁居浒湾开书铺,后又在琉璃附近的坪塘定居,遂为坪塘谷氏的始祖。
  赵肖庵,世居浒湾,平生乐于著述,为便于付梓行世起见,则筑《红杏山房》精舍,所刻版本有《太平寰宇记》、《廿四史三表》、《历代名臣奏议选》、《武侯全书》、《史记菁华录》、《抚州五贤名集》、《陆象山全集》、《史文忠公集》、《杜晦堂稿》、《刘藏山人谱》、《西沱蠢愚录》、《汤文正公集》及篇幅最长的《佩文韵府》等。
  张锦初,金溪合市联桥村落第文人。其先人道光年间(1821— 1850)开设《文奎堂》,以印《四书》、《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左传》、《唐诗》、《千家诗》、《声律启蒙》等书为主,所印书籍,畅销各地,并在安庆、芜湖设有分店。张锦初卒后,其子张少亭继承印书业,至清末民初衰落。
  余钟祥,金溪双塘竹桥村贡生,与弟朝议大夫余致祥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开设《余大文堂》。在“文化大革命”前,竹桥村镇川公祠尚有《余大文堂》所刻的《十三经不二字》书版全套。余致祥后裔在左源村大屋书院还存有《余大文堂》刊刻的木版书六十橱。在《余大文堂》刻书房的廊柱上至今还保留着三幅表示木刻印书业特点的对联: 琅函宝籍微时瑞; 玉检金泥广国华。
  宋艳班香开绮丽; 韩潮苏海溯渊源。
  雨粟以来多著述; 结绳而后有文章。
  王家荣,东乡上池王家人。其祖父建《两仪堂》刻书房,同时在吉安、南京设有《两仪堂》分店,早在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就刊刻了《汉魏丛书》。
  谢甘盘,浒湾较有名气的学者,也是浒湾文人中的后起之秀,对书籍有着特殊嗜癖,筑有《旧学山房》精舍,广为搜集旧刻书籍重新刻版印刷以自娱。
  随着木刻印书业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工艺技术较高的人才,也不断地吸收了外省来此谋生的刻字、印书匠人。他们相互交流经验,技术日益精湛。据记载,技术高的刻字匠人,每天可刻180至200个字(圈3个,点5个各抵1字),可获360至 400枚铜钱;技术熟练的印刷工人,每小时能印220— 240页。
  在浒湾木刻印书的鼎盛时期,光刻字匠人就有六、七百之多,加上印刷工人,总数在千人以上。故旧版的《词源》及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初中地理课本《江西省》一篇中和“浒湾”条目下,都有浒湾男女善于刻字的记载。
  浒湾的木刻印书,至清同治年间开始衰落,民国初年,随着铅字排版印刷术的传入和石印业等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古老的雕版印刷术逐渐被淘汰。前、后书铺街亦萧条冷落。原留下盈架充栋的木刻版,因长期滞留板架不用而遭霉烂、虫噬、鼠咬, 以至残损。1942年,日本侵略军进扰浒湾,纵火焚毁,使浒湾四分之三的店铺变成焦土,木刻书籍和木刻版也遭到践踏,几乎殆尽。解放以后,留下的木刻版本来已属凤毛麟角,经过“文化大革命”后,已是荡然无存,唯遗“前后书铺街”旧址。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的突破。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它既能节省费用,又能缩短时间,非常经济和方便,这一创举对世界的影响十分深远。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也很快地在临川区域传播开来。19世纪初,在抚州宜黄就有人用泥活字印书。
  临川区域印刷业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除了刻印儒家经籍外,又遍刻史书、医书、子书、名家诗文集和儿童启蒙读物等,对活跃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临川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播临川文化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以金溪浒湾印书业为例,私人刻书铺栈、作坊是其印刷业的主体。由于木刻印书业的发展,浒湾的经营铺栈书店业务曾一度繁荣,其中较大的有《两仪堂》、《余大文堂》、《世德堂》、《文奎堂》、《文林堂》、《善成堂》、《可久堂》、《红杏山房》、《旧学山房》等,有的书坊主人把刻书当作终身事业,甚至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在这些铺栈作坊里,所刻印的书籍范围广泛,种类繁多,除了如前所举的《太平寰宇记》、《廿四史三表》、《史记菁华录》、《陆象山全集》、《四书》、《诗经》、《易经》、《春秋》、《左传》、《汉魏丛书》、《王荆公年谱考略》、《小儿推拿秘旨》、《红炉点雪》等文史医各类重要文献著述之外,吴澄、吴康齐、吴悌、陈明水、蔡上翔等学者的著述都是从这里付梓行世的,其中《陆象山全集》、《王荆公年谱考略》、《小儿推拿秘旨》、《红炉点雪》等著述已收入《四库全书》存目,还有《旧学山房》精舍老板谢甘盘,广为搜集旧刻书籍,重新刻制木版印刷。这些书籍的刻印和销售,既有利于本地人们学习和了解优秀的中国民族文化,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临川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木刻印书之盛是“临川自古多才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面,这也有利于临川著名学者从事学术研究,使抚州诸贤的著述能刻印成册刊行于世,广为流传。
  尤其是这些刻书铺栈作坊并不局限在本地销售,而是把市场扩展到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地处长江中下游水路交通畅达的口岸,如南昌、九江、芜湖、安庆等均设有分号分店,南京有金东书寓,长沙有三让书屋,北京有新旧金溪会馆等筝。这些木刻印书就是这样通过多种渠道,远销全国各地,影啊很大,故有“籍著中华”、“藻丽邯姥”之誉。
  总之,临川区域木刻印书业的发展繁荣了临川文化,推动了临川与全省、全国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通过这种印书媒介,给临川区域人们传递了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也将临川文化送出本地,传扬天下。古临川的印刷业不失为中国古代印刷业花园中的一簇鲜花。

附注

① 《中国古籍印刷史》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