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书院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91
颗粒名称: 儒学、书院的发展
分类号: G6
页数: 13
摘要: 宋天圣五年(1027),晏殊因故被罢去枢密副使的要职,从刑部侍郎知宋州(今河南商丘)。欧阳修曾高度评价晏殊到河南后大兴教育的丰功伟绩,说他“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③庆历三年(10 43),晏殊正式拜相后,与任枢密副使的范仲淹一起,奏请宋仁宗,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育内容。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备器之制。”他指出:“经者世之常典也,无典常则制不立;学者人之砥砺也,无砥砺则器不备。”①可见晏殊是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的。 自晏殊奏请仁宗倡导州县立学后,庆历四年(104 4)仁宗下诏“令州各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于是州郡奉诏兴办学校。到神宗时“自京师至郡县,既皆有学”。②南城、临川是很早响应晏殊号召,并最早建立府学、县学的地区之一。当然,在唐代,已有一些郡县立学。县学,属政府创办的官方学校,以习儒家经典为主,故称儒学。
关键词: 书院 教育

内容

宋代开始,临川逐渐成为著名的才子之乡。人才的辈出与教育的鼎盛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两者,又恰恰是宋代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宋史》中曾有一句名言,精确地概括了宋代这一特点:“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①宋代“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②史实证明:振兴宋代教育的第一功臣是晏殊,而晏殊正是临川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宋天圣五年(1027),晏殊因故被罢去枢密副使的要职,从刑部侍郎知宋州(今河南商丘)。欧阳修曾高度评价晏殊到河南后大兴教育的丰功伟绩,说他“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③庆历三年(10 43),晏殊正式拜相后,与任枢密副使的范仲淹一起,奏请宋仁宗,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育内容。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备器之制。”他指出:“经者世之常典也,无典常则制不立;学者人之砥砺也,无砥砺则器不备。”①可见晏殊是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的。
  自晏殊奏请仁宗倡导州县立学后,庆历四年(104 4)仁宗下诏“令州各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于是州郡奉诏兴办学校。到神宗时“自京师至郡县,既皆有学”。②南城、临川是很早响应晏殊号召,并最早建立府学、县学的地区之一。当然,在唐代,已有一些郡县立学。县学,属政府创办的官方学校,以习儒家经典为主,故称儒学。
  抚州府儒学:在城东隅文昌门之北,据大丘,东抵城,西抵大街,内有墨池朱井。抚州府学宋庆历四年(1 044)建立,明嘉靖十八年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五十七年屡修,入学额为20名。
  临川县儒学:宋咸平初始建于府治南青云峰下。明嘉靖十一年值城中宝应寺毁,巡抚胡岳提学徐阶从绅士议,即在寺址建学。清康熙四年、十八年、五十六年屡修。入学额为20名。
  崇仁县儒学:创于宋庆历四年(1044 )。在县城开泰门内。元至正以前屡毁屡兴。明洪武重修,后诸多知县相继修葺。
  金溪县儒学:初建于县南望仙门外,以后两迁。宋嘉定年间知县王衡仲迁于晁氏九经堂之故址。元至正年间毁。邑人邓零诚始加修葺,知县李子敬重修。
  宜黄县儒学:宋皇佑元年,县令李详创建县学,并请曾巩写了著名的《宜黄县县学记》。明清屡加修葺。
  乐安县儒学:宋绍兴间建,元末毁。明知县戴智修复,后知县尧鲁南加葺。
  东乡县儒学:与孔庙同设于县城萃秀门内。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4)。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元年(1662)知县李丹重修。
  建昌府学、县学: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创办建昌军学,后军学破毁。绍兴十六年知军事蒋循祖修复,并复置学田。明代设府学。唐总章二年(669),南城初建县学。这是临川文化区域内创办最早的县学。绍兴十二年,知县赵旦另择城南隅太平寺荒园重建县学,后又将民间绝户或亡户田产收作产田。县学学宫除大成殿、明伦堂、讲业堂外,尚有藏书楼,藏书甚丰。建昌府学、县学均设射圃,生员除习儒业外,定期习射。生员入学前,须经考试,举秀才者,方可入学。府学、县学皆有定额。
  南丰县儒学:宋庆历四年(1 04 4 )建。元至正十九年( 1282),升县学为州学。明洪武三年(1370)改州学复为县学。于历经修葺的学宫大成殿之东廊设立儒学署,有廪生20名,增生20名、附生12名。
  广昌县儒学:宋绍兴八年(1138)建于县治南,寻迁县南,元毁,复修。明洪武初知县侯端弘治间修。知县黄琏继修,后佥事黄琪从诸生请,毁东狱观以拓规制。
  泸溪(资溪)县儒学:初建于东城外,明万历年间知县汪谟徙县治西,明末毁。贡生付登觉协同耆民付元松、林永吉等倡修。
  新城(黎川)县儒学:宋绍兴间建于邑之巽隅,明清均修葺。
  临川人民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通过教育,培养出大量的人材。即使是穷乡僻壤,教育起步晚,但发展快,成效大。比如处交通闭塞、深山丛林中的乐安县,南宋绍兴间才开办县学,起初读书人不多,可是“其后十倍于始,迨宋季世,升国学,贡礼部,登进士科者甲诸邑。”①建昌县的新城(即今黎川)县,绍兴年间由南城析出,建县较晚,但教育发展很快,“终宋之世,乡贡士累百数,南宫首荐三人,登进士第者六十余人。”②在这样偏远荒芜县份能出如此众多人才,这是其他文化区域所不能比拟的。
  江西是古代书院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人统计过,宋代共有书院397所,而江西就有140余所,居全国第一位;而临川,又是江西省书院发达的地区之一。以临川为中心,辐射南城、南丰、崇仁、金溪等县,是书院建设比较早的地区。据《南城县志》载,宋庆历三年(1043),李觏在南城创办盱江书院。看来,这是临川文化区域创办的最早的书院。李觏是著名的哲学家,由于他的声誉,“东南闻风而至者尝数千人。”①对当地教育的影响是极大的。另外,据考证,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入仕途前,曾在临川兴建兴鲁书院,并亲自讲学。曾巩比李觏少十岁,是李觏的学生。也就是说,嘉祐元年(1056),曾巩及弟曾布、曾牟、曾阜以妹婿王补之、王彦深等被推荐入京,大比之前,已在临川开廷讲学。临川文化史上两位文化名人创办的盱江书院、兴鲁书院,是抚州地区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
  临川是书院比较集中的地区,仅临川县城在宋代就有六所书院。
  兴鲁书院:在香楠峰,宋曾巩居住并讲学之地。此后一直被邑人及地方官吏敬仰,但也几经衰败与修葺。到清乾隆五年,知府刘永锡复建,四十六年知府陈朗重修,道光二年知府郑祖琛、知府耿维祐、郡人礼部郎中杨护署、临川知县刘绳武捐修。 清代著名哲学家、乡贤李绂(字穆堂)有《兴鲁书院记》。
  槐堂书院:宋州守叶梦得建,祀陆象山。
  临汝书院:一名南湖书院,宋淳祐九年,冯去疾提举江西西路,以朱子常临是邦,故立书院祀之。朱熹是南宋复兴书院的杰出代表,他多次亲临抚州,对振兴临川书院教育,浓厚学术风气,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续文献通考》载,朝廷对临汝书院非常重视,“宋元皆有官领之。”① 峨峰书院:处城南青云峰左,宋嘉定年间,参政李壁捐俸同知县黄公干建以讲堂,面峨峰故名。
  碧涧书院:在县西境铜山之阳,宋知南康军晁百谈建。
  红泉精舍:在县西境铜山之阳,宋曾极建。
  元代明代临川书院有所衰落。元代共建一座书院,即青撼书院。元至正八年,抚州路总管周一生建,后改为汉阳张公书院。毁坏后,于清乾隆七年知府唐孝本、知县李廷友、县学教谕万物睹等更新创建,并复旧名。明代万历年间,建崇儒书院,以复南湖书院之制,祀宋晏殊、王安石、曾巩、陆九渊,元吴澄、明吴康斋等。兴贤书院由顺治间知府纪振边建,但旧志失载。
  清代临川书院有所复兴。新建青云书院和汝阳书院。青云书院在青云峰,乾隆四年诸生付钦承等请知县李廷友,于清县学旧基址建,后颓败,仅存房屋3间。嘉庆十九年邑人汪锦江重建,直到咸丰六年毁于兵火。汝阳书院在北关门,府城隍庙之右,道光五年,生员桂殿芳请于邑侯陈公云章,愿独立捐建,直到咸丰六年毁于兵火。
  南城建昌府也是书院比较集中的地方。宋代除李觏的盱江书院外,还有: 龙眠书院:在毕姑山云梯岭左侧,宋庆历七年(1047)创立。宁文智、王岩谷先后讲学于此。王岩谷以博学宏儒著称,朝廷闻之,特旌《龙眠书院》额于讲堂。
  曾潭讲堂:在县南21都,宋名儒傅梦泉讲学处。
  明代南城有两所比较大的书院:一是凤岗书院,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王垣课士其中。道光十四年(1834),奉文裁撤,知县黄宗宪捐银三百两购其址,复立为书院。一是紫阳书院,明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王垣建于凤凰山麓,明末毁于兵。清初,邑举人萧韵等改建于万寿宫之左,定社规12条。乾隆中毁于火。道光年间,举人梅春魁等捐资重建,咸丰六年毁。
  明代南城最有影响的书院是著名哲学家、诗人罗汝芳的前峰书院。罗汝芳是王学左派王艮的三传弟子,学术渊博,著述甚丰。先是罗汝芳的父亲在丛姑山建前峰书院,以教其宗族子弟,后罗汝芳讲学于此,改名为“丛姑山房”。罗汝芳的讲学对象不局限于士大夫阶层,农人、樵夫、陶瓷手工艺人,不分男女与贫富,均可听讲,因此影响很大,对当时的思想发展,王学左派的传播起了不小作用。后来成为明朝著名戏剧家的汤显祖也慕名拜罗汝芳为师。旧志称“四方学者云集,名倾东南。” 明代南城还创建有圭峰书院、斗湖书院、山谷书院、道一书院、正学书院及著名的吴氏书楼等。
  南丰元朝始有书院。元有南丰书院,明有紫阳书院,清有水云书院,比较有名的是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的寥告书院。由知县卢崧捐资与里人集资兴建,书院置重门而进为讲堂,后有先贤祠,祀曾文定,李寅清、谢程山三位乡贤。偏东有斋舍6所,前有文昌阁,后有亭,亭额书“揽胜”;偏西有斋舍4所,月池1口,庖厨3间,全院房舍大小共80余间,在当时是规模较大的一所书院。
  广昌宋代始有书院。南宋祥兴二年(1279),县人刘群不应元代荐辟,创立馆陶书院。明代先后有东园书院、南园书院、清溪书院、意园书院、南郭书院、石岗书院等。其中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史学家、教育家饶秉镒致仕回乡后,创办了雯峰书院,四方之士不远千里,慕名求学。明代著名教育家、状元罗伦,与秉镒极为相知,经常寓居于此,并写有《雯峰书院记》,使之成为明代中叶江西影响较大的书院之一。其中东园书院是清吏部尚书何文渊读书处。
  金溪在南宋时书院甚为发达。陆九渊是南宋著名哲学家和杰出的书院教育家。他的槐堂书屋和象山精舍在我国古代书院史上都有重要地位。金溪后来的槐堂书院、青田书院、崇正书院、象山书院皆为邑人或县令为祀陆九渊三兄弟而创立。
  东乡宋代始有书院,如汝东书院、桂山书院、黄山谷书院、下关书院、半山书院,后者为祀王安石而立。
  崇仁宋代就有书院。南宋有渔墅书院、文林书院、梅峰书院。元代书院甚为发达。这与元代崇仁两位著名理学家吴澄、虞集的出现有很大关系。草庐书院既祀吴澄,邵麓书院祀虞集。吴澄的理学成就和教育事迹,《宋元学案》有“草庐学案”专章介绍。明代崇仁也出了一位名儒,那就是吴与弼(号康斋)。吴氏自学成才,虽无师承而研治儒家理学甚早。他墨守宋代程朱之学,主张静时涵养,幼时省察,作为修养的基本功。他的学术思想深受众多儒士推崇,门学凡数百人,其中有著名学者胡居仁、陈献章、胡九韶、车泰、饶烈等,形成当时一大学派——崇仁学派。关于他的教育理论及学术思想,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把“崇仁学案”列整个明代学案之首。吴与弼早年在崇仁创办小陂书院(后改为康斋书院),影响甚大。明清时崇仁还有巴山书院、宝塘书院、文昌书院、相山书院、育英书院、再兴书院、仙友书院、寿章书院、仰庐书院、景庐书院、毓秀书院、沸湖书院。其中以清代的相山书院规模最大,时间鼎长,影响最深。
  乐安在元代有一所规模较大的书院,即邑绅夏友兰捐田500亩,在县城东门外创建的鳌溪书院,当时设山长、大学训导、直学、学正、库子各一员。夏友兰少时从理学家吴澄游,并师承吴氏理学,躬行实践。后夏友兰之子又续捐田160亩补助书院经费。旧志云鳌溪书院“赐额设官,规制与白鹿、鹅湖等。”①吴澄还有著名的《鳌溪书院记》。
  新城(黎川)虽系边远山区,交通闭塞,但在宋朝即有书院。史载风月书院,曾是李觏读书所;萧曲书院,在萧曲峰,明礼部郎中黄端阳聚徒讲授之所。
  宜黄较有名的书院是鹿岗书院和崇文书院。
  考察临川区域的书院建制,规模和沿革,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书院的兴旺,为发展教育,传播文化,繁荣学术,培养人才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书院有两类,一类是知府、知县主持修建的,基本上属官办性质;一类是由民间乡绅自办的,基本上属私办性质。不管公办私办,书院的目的就是要宣明地方教化。黄恩浩在《重建汝阳书院碑》中记载:“广教化美风俗,尤以书院为先。”这些书院为临川培养了大批人才,一时间“人才之蔚,科举之盛,他邑罕及也。”同时,书院又是著名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场所,这就为古代人才群落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象李觏、曾巩、陆九渊、罗汝芳、吴澄、虞集、吴与弼,都是第一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卓越思想极大地吸附了大批青年学者,使不少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书院又是教育的中心,历代科举中,临川很多进士就是从书院出来的。临川古代书院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由于著名学者主持书院,使临川书院呈现档次高、规模大、质量好、时间长的特点。从每个府、县的情况看,每县都有数量不少的书院,但都有一、二所比较著名的书院。如临川的兴鲁书院、南城的盱江书院、金溪的象山精舍、崇仁的康斋书院、乐安的鳌溪书院、南城的前峰书院,都是名人创办,或者是祭祀著名乡贤,在外面都有很高声誉,甚至皇上朝廷都亲自赐额,在地方上又有很大号召力。这些书院一方面广泛传播了知识,一方面又保存了著名思想家的思想菁华和学术传统。由于书院的巨大影响,历代地方官吏都顺乎民意,增加建置,善加修葺,使书院不断得以延续发展。第三,临川文化区域,从县令、乡绅到普通邑人,都有捐资助校的优良传统。总的来说,临川文化区域一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但也有不算频繁的兵火战乱,加上栉风沐雨,书院经常衰颓,但只要社会相对稳定,从官吏到民众都热情慷慨解囊,捐助教育,有些乡绅甚至独立捐建。不少私办书院,教授者家境贫寒,宁愿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也要全力办学,痴心不改。正是因为这种热爱教育的赤诚感情,才使得临川区域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历久不衰。
  下面重点介绍临川三所最有名的书院,即盱江书院、兴鲁书院和象山精舍。
  李觏与盱江书院。庆历三年( 104 3),李觏创建。《续文献通考》载:书院“中有明伦堂,前有洙泗堂,左右列诚正,格致四斋。”元末毁。明正德七年(1512)改建于城西街,没收淫祠田产22 4石归书院。嘉靖九年(1530)改为小学,书院遂废。万历三十七年(1609)推官陆键以府之射圃,恢复盱江书院。明末毁。清雍正七年(1729)复置。嘉庆四年(1799)盐运使邑人曾燠捐银3000两,新增膏火20名,新增监院薪水1 1两,院长膏火银27两,新增赏银60两。咸丰六年(1856)毁。同治八年(1869)知府达春布同五邑绅士捐资修建,光绪末年改为府试考棚。
  李觏,史称“俊辩能文,举茂才异”。早年应制科考试受黜,退居家乡南城后,即讲学自资。庆历二年,应郡守邀请主持南城郡学,东南闻风而至者尝数千人。在教学内容上,李觏主张按先后秩序传授给学生“六德”、“六行”和“六艺”。所谓“六德”,指的是“知、仁、圣、义、忠、和”;“六行”指的是“孝、友、睦、姻、任、恤”,“六艺”则是“礼、乐、射、御、书、数”。“六德”和“六行”主要是属于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李觏认为,育才首先要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才能授以具体的技能,即“六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理。但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学,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
  曾巩、邓润甫等都是他的学生。曾巩少李觏十岁,幼居家乡南丰,与南城是邻县,共饮盱江之水。曾巩的父亲慕李觏大名,遂领曾巩拜其为师。由于李觏的悉心点拨,曾巩聪慧勤勉,学业猛进,在李觏弟子中,可谓出类拔萃。明正德《建昌府志》云:“学者千余人,南丰曾子固,其高弟也。”20多年后,已入仕途,并有较大影响的曾巩回家省亲时还特地到建昌拜会老师李觏,感谢先生栽培之恩。宋皇祐初,范仲淹、余靖等极力向朝廷推荐,旨授李觏将仁郎,试太学助教,后升任直讲。李觏在江南士儒中有很高威望。此后,盱江书院几经废置,院址也几次迁徙。但由于李觏的深远影响,每次复建时,皆扩大院舍,精心修葺,乡邑绅士捐赠银款,增加人员建置和先生的膏火赏银。
  曾巩与兴鲁书院。书院在城香楠峰。因曾巩祖先是春秋时鲁国人,又是孔子的杰出弟子曾子的后裔,取名“兴鲁”,含有“上承曾子之家学,以继周公孔子之传者”之意。曾巩时的兴鲁书院旧貌已无从知晓。清邑人李绂在《兴鲁书院记》中描绘书院:“前为大门,中为讲堂、五楹堂,前后列黉官,为学子肄业所,后为极高明楼,暂祀先生主于楼下,将别建抚州先贤祠于楼右,俾诸生月释菜其中。楼之后有小邱曰万罗者,亦将筑小亭为登眺之所。”庆历三年春始,曾巩居临川,一面潜心钻研,一面开廷讲学。曾巩十分重视教育。他在《劝学诏》中建议皇帝“重学官之选,而厚其禄”。大张旗鼓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自称乐育“天下之才。”①皇祐元年,宜黄县由于地理偏僻,文化落后,还不能有县学。这年,新任县令李详至,始议立学。宜黄一些学子奔走相告,“相励而趋”。县令请在兴鲁书院讲学的曾巩写一篇兴学记。曾巩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宜黄县县学记》,深刻指出:“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他热情洋溢地称颂在很多学校不景气的情况下,宜黄县令高瞻远瞩,顺乎民意,积极办学的精神。他认为只要正心修身,加强教育,“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才出矣。”①曾巩深刻认识到了教育与地方教化、民俗风尚的内在联系。他对儒家经典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兴鲁书院记》说:“孔子之道传于曾子,曾子之后有文定公子固先生,起于抚州,实传曾子之学。抚城中香楠峰,为先生兄弟故居,有书院曰兴鲁,先生讲学其中。”由于曾巩的声誉,历朝官吏对兴鲁书院都十分重视,且几经毁坏与复置,成为临川档次很高、影响很大的一所书院。嘉庆元年(1796),后来曾在白鹿洞、鹅湖两书院讲学,并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清代书院教育家,被称为“诗佛”的东乡人吴嵩梁主讲兴鲁书院。他在诗题中说:“嘉庆元年主讲兴鲁书院,谒尚贤祠,祠祀晋内史王公羲之、康乐候谢公灵运,唐刺史颜公真卿、宋中书舍人曾公巩、国朝户部侍郎李公绂。”他描述兴鲁书院“距雄胜之势,左环树木,右依县学,绝纷嚣,宜讲习”。②清朝有人盛赞兴鲁书院:“抚郡兴鲁书院,元属讲学之所也,延师秉择生童,按月课试,给膏火所以奖人才,培后进,诚盛举也。人才之蔚,科名之盛,皆由于此”。③由此可见,兴鲁书院直到清代,还历盛不衰,并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材。
  陆九渊与槐堂书屋及象山精舍。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书院教育家与哲学家,与朱熹齐名。明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列有“象山学案”,专章介绍陆九渊的书院教育。公元1172年,陆氏登进士第后在家候职3年,在故居辟槐堂书屋以授徒,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陆象山年谱》云:“陆象山居之东偏曰槐堂,槐堂前有古槐木,至今犹存,乃学徒讲学之地。”据说是“远迩闻风而至,求亲炙问道者益盛。”①据《宋元学案》载,陆氏在此讲学3年,比较著名的弟子有65人,包括付梦泉、邓约礼、黄叔丰、彭世昌、石斗文、陈刚等,簇拥陆氏讲席,组成陆氏“心学”学派的基本队伍。3年后,陆氏开始仕宦生涯,但基本上是过着“亦官亦教”的生活。其间,陆氏参预了两次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活动。一是1175年,应吕祖谦之邀,参加了著名的“鹅湖之会”,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论争;二是1181年,九渊率学生朱克家、陆麟芝等人亲赴白鹿洞书院拜会朱熹,朱熹率同僚与学生迎接。朱氏请陆氏登白鹿洞书院讲学,讲课极生动感人。朱熹请陆氏将其所讲书于简,并刻石为记。这就是有名的《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陆九渊与朱熹两次相会,开创了自由论辩和书院讲学之风,对后世影响甚大。
  1186年,陆氏因故离开京师,返回江西金溪故里,以闲职家居。于是,从学之士,又四方云集。“时乡曲长老,亦俯首听诲,每诣城邑,环坐率二三百人,至不能容,徙寺观。县官为设讲席于学宫,听者贵贱老少,溢塞途巷,从游之盛,未见有此。”②第二年,登贵溪县应天山建象山精舍讲学, 一连五载,这是陆氏讲学授徒的鼎盛时期,也是他成为“百世大儒”的里程碑。
  “象山精舍”实际上是“槐堂书屋”的继承和发展。象山精舍在贵溪应天山南麓,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陆氏顾视山形,以为宛然巨象,于是易应天山为象山,自称“象山居士”。初建时,衡宇敝漏,居用草创,蔬粥无时,不堪充肠。陆氏率弟子艰苦创业,使精舍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建有居仁斋、由义斋、养正堂、明德、储云、佩玉、规斋、蕙林、封庵、批荆等舍,真可谓书斋遍布山坞,气象蔚为大观。后来由于权臣韩佗胄大兴“庆元党案”,学徒逐渐流散,精舍日趋衰落。到绍定四年(1231),其再传弟子江东提刑袁甫以精舍“祠宇荒颓”和“不近通道”为由,奏请朝廷批准,将它迁建于县城南郊三峰山下的徐岩,聘钱时为山长。第二年赐额“象山书院”。从此,它成为我国南宋四大书院之一,与白鹿,岳麓,丽泽齐名。

附注

① 《宋史》卷3《太祖纪》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 《宋史》卷155《选举志·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 《欧阳永叔集》《晏公神道碑铭》商务印书馆本 ① 晏殊:《答枢密范给事书》 ② 《宋史》《选举三》 ① 光绪《江西通志》卷71 ② 光绪《江西通志》卷71 ① 《南城县志》 ① 《续文献通考》卷61 ①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抚州府·学校》 ① 《曾巩集》《劝学诏》中华书局 ① 《曾巩集》《宜黄县县学记》 ② 《吴嵩梁·古体诗抄》卷3 ③ 清·游凤《拨天宇废寺田亩充兴鲁书院生童膏火记》 ① 《陆象山年谱》 ② 《宋元学案》《槐堂诸儒学案》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