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阁学士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76
颗粒名称: 龙图阁学士坊
分类号: K9
页数: 1
摘要: 明代的楼坊建筑亦取得了颇可称道的成绩,遗存较多,而有名者,要数乐安县罗陂乡水口的“龙图阁学士坊”。
关键词: 古建筑 名胜古迹

内容

明代的楼坊建筑亦取得了颇可称道的成绩,遗存较多,而有名者,要数乐安县罗陂乡水口的“龙图阁学士坊”。该坊为彭姓族众为缅怀五代时南唐工部尚书彭彦昭而立,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木质结构,经1984 年省文物单位拨款修缮,焕然一新。楼坊为四柱三间二楼式样。两侧为砖砌翼墙,横楼上用斗拱屋檐起楼,未用冲天柱,四柱排列整齐,中门左右柱围均为0.9米,门宽2. 80米,高3.15米,两侧门宽1.76米,高3米,楼坊全高过8米。楼为单檐歇山顶,顶有壶形刹,刹下有莲花座,承托屋顶的全为如意斗拱、每跳均出约4.5度斜拱3个,相交而成复杂的网形斗拱。斗拱底都有凹弧线。一二楼平板坊上都承托5层斗拱至撩檐坊。中间门楣以上,有大小额坊3层,小额上刻有人物浮雕像(现无),两端配有龙头。楼坊大额坊上横刻有“龙图学士”4个大字。此坊建造款式,为省内之稀有。
  区内的清代建筑并不亚于明代,且更讲究门窗的雕饰和工艺的精细。区内现存的古老宅第和规模较大的祠宇、寺庙,基本上系清代所建和重建。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区现存清建塔、门楼、堂馆各1处,楼阁、祠宇各2处,牌坊、寺庙、桥梁各4处,亭7处,民居20处,合计46处。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