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雁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71
颗粒名称: 南宋“雁塔”
分类号: K9
页数: 2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成型于春秋战国,成熟于秦汉、三国,高潮于隋唐五代,沉落于宋金元代,新变于明清两朝。临川区域古代建筑,和江南其他各地一样,正是在这条轨迹上向前迈步并代有成就的。唐宋之宗教、书院建筑;明代之佛塔、桥梁、官厅建筑;清代之祠宇、楼阁、民居建筑,都有大可论及的篇章。只是由于兵燹,水火和自然腐朽等原因,所毁甚多,以至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除了建于元代的东乡王桥清湖寺、建于南唐保大二年位于广昌驿前乡的盱姆桥和建于南来的沿江乡“雁塔”外,主要是明清两代建筑的极少数遗存。
关键词: 古建筑 名胜古迹

内容

建筑和雕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物化立体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成型于春秋战国,成熟于秦汉、三国,高潮于隋唐五代,沉落于宋金元代,新变于明清两朝。临川区域古代建筑,和江南其他各地一样,正是在这条轨迹上向前迈步并代有成就的。唐宋之宗教、书院建筑;明代之佛塔、桥梁、官厅建筑;清代之祠宇、楼阁、民居建筑,都有大可论及的篇章。只是由于兵燹,水火和自然腐朽等原因,所毁甚多,以至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除了建于元代的东乡王桥清湖寺、建于南唐保大二年位于广昌驿前乡的盱姆桥和建于南来的沿江乡“雁塔”外,主要是明清两代建筑的极少数遗存。
  南宋“雁塔”,位于广昌沿江乡河东村古慈生寺之后,距县城约3华里,因取佛祖雁王之名,故名雁塔。据明弘治十六年《重修慈生寺塔记》碑记所载,该塔为南宋绍兴八年(1138)分县时所建。明宣德年间(1426—1435)又重新修建,从始建年代算起迄今已达8446年。
  雁塔平面八角形,塔檐七层,由下而上,逐层内收,全高32米,每层四门,每面外宽3米,内宽3.7米,墙厚1米,层层出檐,面面设窗,砖石结构,檐牙高啄,形态稳健,气势轩昂,每层檐角均伸出透雕花横木,系有铜铃,风吹铃响,其声清悠,是广昌古代十景之一。
  明代是临川文化的复盛时期,建筑艺术亦见辉煌。南城规模宏大的益王府宫殿群,抚河上几座大型的石拱桥,都是这个时代始建或完成的。根据县志所载和实地勘查,现在尚存的明代建筑共有31处,包括土地坛1处,书院2处,桥梁、祠宇各4处,佛塔、牌坊各6处,民居8处。它们如颗颗熠熠闪光的珍珠,散落在区内城乡的兰天白云之下,显示着昔日的气魄、风采和劳动人民的天才智慧。
  塔是佛教文化的物化形态,明代区内佛塔甚多。宜黄县棠阴乡的“迎恩塔”,是区域现存的四大名塔之一(尚有前述广昌的雁塔,临川的万魁塔,南城的聚星塔)。该塔位于宜黄棠阴北首的宜水之畔,建于明代崇祯元年(1628),为6面7层构体,高36. 75米,周长30米,外观粉红,内为空心,除塔基为青石外,全用砖料砌成。该塔在设计上的奇巧之处在于,内外两墙夹成的宽可容人的砖梯,呈螺旋形盘旋而上。两人登塔,各从东、北方向按顺时针同时迈步,听足音,则一人在头上,一人在脚下,互不碰面,但每登上一层,又会晤于互望窗口,双方砖梯趋于平衡,而再继续前进,又复现原来的状况。塔内除每层互望窗口外,又开有对外了望窗,以供游者眺望四周景色。每年仲春之时,塔山上万木吐翠,芳草茵茵,踏青者络绎不绝。“迎恩塔”历360余年而依然巍峨壮观,毫无颓败之象,成为县里的一个旅游景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