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69
颗粒名称: 绘画
分类号: J2
页数: 4
摘要: 绘画。绘画是以线条、色彩为造型手段的造型艺术。向为雅士之所为。临川区域古代绘画和书法一样,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清末民初,盱江两岸,画家纷出。他们或画花鸟,或事山水,各以自己的独异风姿,装点中华画苑的春色。
关键词: 中国画 书法

内容

绘画。绘画是以线条、色彩为造型手段的造型艺术。向为雅士之所为。临川区域古代绘画和书法一样,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清末民初,盱江两岸,画家纷出。他们或画花鸟,或事山水,各以自己的独异风姿,装点中华画苑的春色。
  捡视临川文化艺术篇页,以绘画名世者,计有陈容、何乔福、吴宏、袁国栋、吴煊、陈景元、吴照、刘凤起、汤燮、谭尚忠、李瑞清等1 1人。其中,金溪1人,广昌1人,南丰3人,临川2人,南城4人。除陈容属宋,何乔福事明外,均为清代人氏。清代盱江流域画坛之昌隆,可见一斑。
  陈容,字公储,自号所翁,为瑞平二年(1235)进士,是宋代的著名画家。陈性格豪放,善画龙,得变化之意。《历代名画大成》中有陈容《云龙图》,画面云蒸雾涣,隐蔽龙躯,龙首露出云端,斜睛傲睨,呈得意之态,龙尾下戏海水,搅得旋涡急转,巨浪舔云。云幻、龙腾、涛怒,构成了一幅气势非凡的图景,确非平庸画龙之笔法。陈容也画松竹,笔力垂老,可与董羽并论。偶亦画虎,曾作《坐虎图》,每染斑毛极为工细,恰与纵肆笔墨画龙成鲜明对照。其高超的画技和作品的多种风格,在宝祐间名重画坛,一时从学者甚众。据《国朝院画录》载:“乾隆丁亥,御题陈容《九龙图》。又题金廷标仿陈容《九龙图》。”足见陈容画艺之影响。
  金溪著名画家吴宏,字远度,号竹史,生活于1 7世纪中后期,长期寓居南京,为“金陵八家”(明末清初生长或长期居住南京的龚贤、樊圻、高岑、邹哲、吴宏、叶欣、胡髓、谢孙等八个著名画家)之一。吴以画山水、竹石名噪大江南北。其好游,曾览江南名山大川和华北各地。据《国朝画识》引宋琬《安雅堂集》谓:“吴宏曾策蹇驴过大梁之墟,归而若有得,笔墨为之一变。”金陵派诸家之作,大都谨秀工稳,易于甜滞。吴宏却能为之一变,具有雄健清壮的格调,以补纤弱淡雅之不足。吴画还善于浓淡疏密的鲜明对比,画竹石,局部的竹叶密集衬以大片空白,显得格外丰茂,别有奇趣。其存世作品有年号可查的见:康熙五年作的《山水册页》、康熙十一年作的《仿元人山水图轴》,康熙十八年作的《山水册》。
  乐安画家袁国栋,自幼聪慧好学,有画才。其年22岁应乡试,被破例取为“画秀才”;25岁应诏赴京考画,乾隆亲命“古井万丈深”的考题,众试者思索之余多在古井旁画长绳数捆,以示井之深,唯袁画一个人两手交撑井圈,瞪目吐舌,俯视井内,作惊骇之状。乾隆阅其卷,以其构思奇巧,录其第一,时称“画状元”。袁画或画山水,或勾人物,或写花卉,笔法老到,形态逼真,气韵生动,得其画作,如获珙璧。其手迹现极少,《隔河两双舟》、《春放汉乐水阁亭》、《日落晚洲舟不归》、《高峰远岸无人声》四幅绢裱山水画,现收藏于乐安县博物馆。
  吴煊为清代南城诗人,山水画家。曾作《抱膝吾庐图》,并能以指头画山水,《墨林今话》谓之“天然玉笋排五峰,顷刻云烟变青紫。”名满江淮。
  吴照,字照南,号白庵,是吴煊之弟,清诗人,书画家。照善画山水、人物,尤其兰竹。《墨香居画识》称其画作:“说者谓其画竹,笔力劲利,人比之金错刀云。” 李瑞清,非但是清末民初临川的一位大书家,而且是一位造诣很深的画家。其画初学梅道人,黄山樵,后学倪云林,晚年师法龚半千、八大山人、大涤子(石涛)等人。他善作山水人物,用笔工细。他泼墨山水,但见“参天黛色横斑斓”;命笔画松,但见“涛声浩浩翻秋空,破壁飞动来真龙。云从龙兮龙化松,时云时雨青蒙蒙。画此谁者临川李,玉梅花庵清道士。”①他作瀑布,一泓清水下泻绝壁,静穆中别有韵趣,晚年偶画木右,遒劲超逸,同时代的大词人夏敬观赞其曰:“梅庵作书技称绝,点画直造古人拙,有时画水还画松,墨花着纸磨不灭。”①李瑞清还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卓越开拓者。他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官至学部侍郎。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在两江师范学堂监督任上,首创美术、音乐教育,开设绘画、手工(工艺)课程,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张大干、张善行、胡小石、吕凤子、姜丹书、经亨颐等都是他的门生。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