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众多的历史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61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众多的历史文物
分类号: K8
页数: 22
摘要: 临川区域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历史上人文荟集,宗教昌盛,宫观寺院遍布各县,上面介绍的只是其中的部分最显扬的名胜古迹。从各地文献记载可知,各县名胜古迹还很多,如南城有盱江1 2景,南丰有琴台8景,乐安有鳌溪8景,宜黄和广昌有县邑1 0景等。钟灵毓秀,胜迹遗芳最多又要数赣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近2000年文明史的古代临川(抚州府)郡治暨临川县治所在地——现在的抚州市了。据《临川县志》记载,这座临川故邑、抚州新城历史上带有纪念性及可供游览观赏的楼、台、亭、阁、园、池、湖、泉等风景点就有70来个,庙宇、祠堂、寺观90余座,桥梁14座,书院9处。由此可见,抚州市确是一座文化古城。
关键词: 古城遗址 出土文物 文化遗址

内容

第一节古文化遗址临川区域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源头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
  从各县市文物普查的情况来看,可知我区的古代文化遗址,一是分布面很广 ,差不多各县市都先后发现了众多古遗址,数量很大,单是临川县就发现了古文化遗址24处,乐安县发现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时期遗址7处,南城县发现古瓷窑旧址30处;二是时间跨度长,早期有新石器时代和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遗址,中期有汉代和唐宋时代的遗址,晚期有明清时代的遗址。可见本区古代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追本溯源,本区最古的文化遗址要算抚州市和乐安县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987年抚州市文化普查工作队在抚北镇金坪村北300米处磨盘山发现一处古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遗物有47件,如有石凿、石斧、石磷、石刀、纺轮、器脚和一些陶器残片。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乐安县考古人员从1976年到1985年先后在鳌溪镇城北端寨上、南村乡街圩南700米处的破脑上的山坡上、龚坊乡上语塘北的甲山台地、万崇乡万坑村1.2公里的排上村等四处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很大,文化层很丰富。如鳌溪镇寨上遗址长为1300米,宽为320米,总面积为0. 396平方公里,文化层厚度为1.3米。在这些遗址上发现不少的石斧、石镞、石磷、石矛、石刀、砺石、豆脚、羊角器脚等石器,采取到陶器脚和大量陶片。这些石器多为质细坚硬的岩石磨制而成。陶片有松软夹沙红陶、灰色硬陶。陶片的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米字纹等。考古工作者鉴定这四处遗址均属新石器时代的。这四处遗址分布地点很广,鳌溪镇寨上遗址位于乐安县中央,供坊乡语塘甲山遗址位于乐安县北方,万崇乡排上村遗址位于乐安县西南方,南村乡破脑上遗址位于乐安县东南方。这证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远古人类栖息活动在乐安县广大土地上,他们经过漫长的岁月,与自然界进行了艰苦斗争,改造荒蛮之地,开始摆脱愚昧落后的状态,向文明社会进军了。
  本区发现的商周文化遗址就更多了。临川县就发现有章舍、乐家寨等19处遗址,抚州市有抚北镇4处遗址,崇仁县有新山等4处遗址,乐安县有营盘边等3处遗址、南丰县有石仙棺、傅家湾2处遗址,南城县有武岗山遗址,黎川县有黄金坑遗址等。这些商周遗址和文化遗物,是打开我区研究奴隶社会文化之门的钥匙。
  在这些众多的商周文化遗址里,总体面积大,遗址点多而集中、文物数量多、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要数临川县的章舍遗址和河西乐家寨遗址。章舍遗址面积很广,从距县城八华里的鱼苗场500米的六家山起,顺着蜿蜒的高低不平的大小丘陵山脉直至观山,几十里路发现了六家山、大塘山、火圩塘、茶子山、吁塘山、丁家山、观山、桃子山寨(甲)、 桃子山寨(乙)、众山、谢家山等共1 1号西周遗址。这些遗址面积大小不一,大的如谢家山遗址有1万多平方米,小的如火圩塘遗址有1千多平方米,多数是三、五千平方米,总体面积有近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最厚的六家山遗址有90来厘米,最薄的众山遗址也有20厘米,一般是50—60厘米。从这些遗址里采集到不少石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如有石礴、石斧、石刀、大小石铲、器脚、礴盘等;战斗武器有石镞、箭矢。还采取到一些陶器和大量陶片,陶器有缸、罐, 陶片有红陶、灰陶、硬陶、软陶,其形纹有方格纹、纯纹、S纹、回字纹,印朴纹、菱形纹,编织纹、网纹、绳纹、米字纹等。还采集到一些青铜器,如青铜矛、残铜片。从章舍遗址采取的文物可见,石器的种类很多,制作精细,陶器饰纹繁多,工艺很高,还有青铜器,这完全可确定为西周时期的遗址。河西乡乐家寨遗址位于县城西郊,沿临崇公路西北方向而行五华里的县七里岗垦殖场东南2150米的丘陵山坡上,便是乐家寨主寨遗址,沿主寨东西伸展分别挨丘陵小山先后发现西周时期7号山寨遗址。这些山寨遗址面积最大的有6千平方米,最小的400平方米,一般的1 500平方米,文化层较丰富。从遗址上采取到的不少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如有石礴、石斧、石箭、器脚和各种形纹的陶片。从对这些暴露在地面上的零星散布的陶器、各种形纹陶和一些石质工具的鉴别,可知道是西周时期的遗址。特别是从乐家寨采集的丁字、鬼脸、羊角、凹面之角、鬲类器脚和部分遗物,与我省清江樊城堆筑卫城下层出土的器物大体一致,尤以带“丁”字形脚的陶质盆形鼎更是筑卫城类型遗物中最多见又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器物。又在河西遗址中发现部分陶器口沿刻划有“个”或“名”、“令”,及双孔马鞍陶刀上刻划的标记符号,这与清江吴城商周遗址出土的器物大体相似。我们从上面章舍和河西乐家寨遗址采集的标本分析比较,就足以证实临川县早在四千年前的奴隶制时代就是一个经济发达之地,当地远古人们已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史迹。
  还有引人注目的是位于临川县城上顿渡西南约3华里的宜黄河西岸的罗家寨遗址。此处遗址除发现大量陶片和一些器物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工具,如有铁斧14件(大部分保存完整),还有铁制的蹄形鼎足、铁釜、铁口锄、铁剑等残片。这些铁斧、铁口锄,其形制与广东始兴县白石平山战国遗址,以及辉县固围村战国墓中出土的铁斧、铁口锄相同,据此,可确定是战国时期的遗址。铁制工具的大批出土在我省是少见的,战国时代遗址在我省发现也还很少,这一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省战国时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宝贵的文物资料。
  魏晋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无论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跨进全国的先进行列。中国素以“瓷器之国”闻名于世,五代时,瓷器产品已达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精美水平。宋朝时社会经济更繁荣,各地瓷窑林立,名瓷竟出,江西省镜内著名的瓷窑除景德镇外,还有南丰的白舍窑,吉安的吉州窑,赣州的七里岗窑,金溪的小陂窑,宁都的璜陂窑等。抚州地区唐宋元明时瓷器业很发达,大部分县都有陶瓷窑场。“文革”后文化普查队在临川、南丰、南城、金溪、崇仁、临川等县发现几十处古瓷窑址、其中规模大、质量高当首推南丰的白舍窑,金溪的小陂窑和临川的白浒窑。
  白舍窑位于南丰县城南端25公里的白舍镇西南的红土山岗上。如今仍然可见的大小窑遗址有39座,保存完整的古窑有19座,广泛分布在洞阳观、赖家庵、程家园、瓦子山、百花庄等地带山包上,绵延2公里,形状象青龙,故民间俗称“龙窑”。山岗上遍布瓷片及窑具、垫饼、垫圈、匣罅、炭灰残渣等混合物。窑床的堆积高达三、四米至五、六米不等。瓦子山窑址左前方山脚下,有一片宽阔平坦的草坪,是当年的制瓷作坊,这是江西古代的大窑场之一。
  白舍窑生产白瓷和青白瓷。白瓷洁白坚滑,白色中略透路出浅淡黄色,比同时期著名的吉州窑的白瓷品质好得多。青白瓷又叫影青瓷,更为独特闻名。影青瓷不仅色泽温润如玉,白璧无暇,而且在造型上多仿金银器,形若花果芭蕾,多姿多态,制作工巧,兼有玉器和金银器的艺术效果,广受社会的欢迎,在宋代隆极一时,曾与景德镇窑瓷在瓷器市场上竟相争辉,远销国内外。
  白舍窑始建于隋唐,北宋时甚是兴旺。北宋政府设“御窑”,置官监造,集中了不少能工巧匠大规模生产。产品种类多样,形制繁富,杯、盏、碗、碟、蚌、盘、壶、盒等日用器皿无不毕备。又有花瓶,香炉等陈设瓷;笔洗、水盂等文具用品;更有仙佛人像、动物瓷玩等。大多器形古雅,制作细巧,很有地方特色。白舍窑衰落于宋代晚期,元初终烧,晚清有一段短暂的复兴,民国前后又衰落了。解放后白舍窑遗址被列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窑生产的宋代白瓷与影青瓷器,部分已由江西省博物馆收藏及展出,在广州市博物馆越秀公园内陶瓷陈列室也展出了宋代白舍窑的影青瓷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的白舍窑的盘、碗、梅花盏影青产品,与“景德镇”“吉安吉州窑”的古瓷,1980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出土陶瓷展览会”展出,受到中外人士的珍视和称赞。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古陶瓷的深入研究,白舍窑愈益引起陶瓷界的重视。
  省内闻名的小陂窑座落在金溪县对桥乡潭溪徐家村正南3里许的小山上。窑群分为一号窑址和二号窑址。一号窑址有几十处,有烧具、烧钵,采集的标本有薄胎的白瓷、裂纹瓷、彤青瓷,并有散皈、碗、盏的残片。二号窑窑址较一号少,但采集的标本更多,有大量的影青瓷片、裂纹瓷片、黄釉、黑釉制品残片,并发现有篦纹刻花的黄釉瓷碗。这些瓷器很细嫩,釉质好,瓷片相击打,叮口当有声,技术精湛,很受人们的喜爱,在市场上和景德镇窑、白舍窑、吉州窑等的名瓷同样畅销,是江西省的名窑之一。
  还值得着重提出的是临川县的白浒窑和缺口张家村窑。白浒窑座落在距临川县城4公里的临水西沿河毛家村、一甲村、二甲村的后山上,现在尚可见窑址的残存部分13处。从破坏表面可以看出各窑堆积有约2米厚的文化层,暴露遗物有大小碗、罐、缸、罅、灯盏、壶等物。整个窑址、窑群分布很广,所出土的器皿无论是器形、釉色、质料、造型都很精良。当地流传的俗谚说:“先有白浒窑,后有景德镇”。此说虽未必可靠,但可说明该窑确实有悠久的历史,也可见白浒窑对我国陶器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从窑址发现出土的陶瓷,经文化普查单位鉴别,窑址始建于隋末唐初,宋元时代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是当时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场。缺口张家村宋代瓷窑址,位于临川县桐源乡缺口张家村附近。此地先后发现5号宋代瓷窑,大多窑址被破坏,但仍可看出窑址的残存部分,个别窑址原貌全存,可规模很少。从破坏了的窑址暴露表面的各种残破瓷片可知,一般堆积文化层达1.5米以上。从文化层暴露的遗物看,多为米黄色的瓷瓶口、敏脚、高脚碗、断壶咀、米黄花纹碗、赫等器物。这些瓷器瓷质较优,造形多样,在市场上很畅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规模很小,结构又非常简单的小窑洞里,却烧出了瓷质较优良的器物来,它使我们看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此处瓷窑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宋代瓷窑的丰富资料。
  本地区还有一处规模宏大、构造宏伟豪华,可资政治、经济、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等多角度研究的文化遗址,这就是南城县明代益王府遗址。益王府遗址座落在南城县城西南隅,是明代益端王朱祐槟建造的第一代王府。朱祐槟是朱元璋六世孙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他17岁时受宪宗封为益端王,弘治五年(1492)就藩建昌。他在旧荆王府的基础上扩建益王府,至弘治八年(1495)才峻工。益王府呈长方形,今遗址仍可辨,东到今县粮食局、人武部,西接小校场,南至粮食局仓库后面,北达天一山,占地十余万平方米。“王城”城墙为巨石垒砌的,高二丈余,颇为坚固。设有四门,东曰体仁门,南曰端酒门,西曰遵义门,北曰广智门。“王城”内建有前、中、后三殿,前殿为承运殿,中殿为园殿,后殿为存心殿。前后殿周围建有三富,三宫两边设有沐浴更衣室,宗庙奉祠,书院仓库,游击守备等所署。“王城”外有玉带河和金水桥。正前方竖立“十柱坊”,高约6、7米,浮雕精美,花纹细致秀巧,是雕刻艺术的精品。1957年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毁于“文革”动乱时。“王城”内外房屋达八百余间,绿瓦红楼,朱门映辉,雕梁画栋,飞檐玲角,绚丽灿烂,所耗巨资难以数计。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十二月,益王府失火,烧房260余间。随后王朝更替,战争骚扰,时至今日,豪华的益王府只留下一些残墙断壁的遗迹。
  益王是封建世袭的,从弘治八年益王朱祐槟就藩建昌起,至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其间1 49年,世袭了八代益王。益王是皇室中仅次于皇帝一等的地位极高的藩王。每岁禄米数万石,锦缎千匹,金银玉器等不计其数。当地农民每年除了缴纳田粮税役外,还要缴纳茶叶、鸡兔、毛皮、药材等实物,以满足王府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豪华富丽的益王府建筑,充分表现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高超水平,也真实地记录了历代益王掠夺劳动人民的残酷历史,是益王府奢侈生活的见证。
  各县(市)还发现不少各个时期的古城遗址、古战场遗址、古书院遗址、古采石场遗址、古冶炼场遗址、古寺院遗址等等。这些遗址有的较完整,可以从各个侧面透视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面貌,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有的遗址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和鉴定。
  第二节古代的墓葬和碑刻临川区域古代文化昌盛,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迹供我们发掘和研究,其中各地大量的墓葬和碑刻是研究临川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文革”后考古工作者在抚州市抚北镇上源、金坪、羊坡石、雷劈石、路家岭一带绵延七、八里的扇形地面上,发掘有50余座汉代石墓。据当地老人说,这类古墓远不只这些,因修筑铁路,开荒造田及不法分子盗墓,毁掉不少。据考古工作者考察,这些古墓一般高4至7米,直径2至9米,长4米。其中上源村的坟堆特别高大,高达5.2米,坡脚直径22米。墓室均为单室,平面呈长方形,坑壁规整,棺木全腐,看不出棺棉形制。墓砖均呈青灰色,为长方形和斧形。砖的平面纹饰为叶脉纹、线纹,砖侧面纹饰为X字纹、网线纹、同心园纹和对角几何纹。砖为实心,质重。这是东汉墓葬的用砖。墓室的遗留物很多,既有西汉时期的瓦当和素瓦,又有东汉时期的角瓦。采集到的陶瓷残片多达一百四、五十件,很多是商周时期的印纹陶片,也有东汉时期的青瓷及绿釉陶器。此外还有不少铁斧、铁刀、锤、镰刀、五铢币、铜镜、罐,还有陶灶、水井、谷仓等。从出土的东西可以断定这些墓葬大都属于东汉早期的文化遗存。过去北站这些地方发现过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时代的遗址,现在又发现大批汉墓葬,由此可知,古代这里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居民点,是一个有相当发达的多种行业的集镇。这些墓葬是研究临川文化的很有价值的文物资料。
  唐代是封建经济繁荣时期,也是封建文化高度发达时期。此时临川的经济文化逐渐赶上北方发展水平,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也更多了。就墓葬碑刻而言,较重要的宜黄有本寂禅师墓塔,乐安有唐末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曾旧墓,唐末文学家、节度判官、给事中罗隐墓,南丰有唐代幽州刺史卢光远夫妻合葬墓、司空曾洪立墓,南城有邓紫阳真人墓和著名的麻姑山石刻等。
  本寂禅师墓塔位于宜黄县凤冈乡陈坊村境内曹山寺的西面风形坑。本寂禅师是曹山寺的开山和尚,唐时人。据《宜黄县志》和墓碑文所载,本寂俗姓黄,名元证,法号本寂,系福建泉州蒲田人。他1 9岁出家,曾拜宜丰县侗山普利寺良价禅师为师,学成后来到宜黄曹山悉心传授禅法。后人称曹山洞为佛教曹洞宗发源地,本寂禅师为曹洞宗创始人。曹洞宗为南方一重要禅宗。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日本录阳大师(邓道元)来华学佛后将曹洞宗传入日本,至今仍有数以万计信奉者。本寂死后,敕封元证大师,清雍正十二年(17344)加封宝藏元证禅师,在国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本寂园寂后在曹山寺西南的凤形坑建立墓塔。但后墓被毁,未留下详细记载。现在看到的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的墓塔和重刻的墓碑。碑首刻篆体字“曹山第一代本寂禅师塔”,碑文有数千字,记载了本寂生平及重修墓塔的经过,碑背有四字铭文51句。1983年春政府有关部门拨款重修墓塔,立半圆形石砌壁墙,中镶刻新撰墓碑文,碑前为6面墓塔,葫芦顶,高1米,正面书“本寂禅师墓”5字。原碑竖于墓右。这座墓塔和碑刻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古文物。
  宋元时期,临川成了鱼米之乡,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昌盛,各县涌现了大批的名士。这些名士去世后大多安葬在故乡,但由于历时千年,江山变迁,存留下来的墓葬不多了。现在可寻觅到的重要墓葬只有北宋文学家曾巩家族墓,地理学家乐史墓,名臣黄棠墓,南宋理学家陆象山、陆梭山兄弟墓,宋末元初名臣邓润甫墓,元代理学家吴澄墓等。
  曾巩家族墓系曾巩和其祖父密国公曾致尧、其父鲁国公曾易占之墓,皆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侧(现菜溪乡杨梅村周家堡)。
  曾巩死后第2年葬于源头崇觉寺右侧。1970年被村基建取石而挖掘,遗物被毁,仅存砚1方、灯1盏,及石刻墓志铭2块,现均存于省博物馆。曾巩墓志碑系墓志和志盖2石。墓志高133米厘米,宽110厘米,厚18厘米;志盖高133厘米,宽110厘米,厚18厘米,上有《宋中书舍人曾公墓志铭》10字,篆体阴刻,志盖出土时断裂。志文是宋代林希(福州人)作,沈辽(钱塘人)书丹,陈瞬篆盖。志文正书2700字,志文末署“浔阳(九江)李仲宁仲宪刊”。曾巩墓志铭正文,计43行,满行51字,共约2700字,全文叙述了曾巩的家世、生平、政绩、文学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品格为人,是研究曾巩的珍贵史料。
  曾巩祖父太师密国公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太平兴国8年进士,官秘书丞,出任两浙转运使,性刚直好言,大中祥符五年五月卒,享年66岁。初葬东园,天圣九年(1023),改葬源头崇觉寺右侧,宋代欧阳修作神道碑文,王安石撰墓志铭。曾巩父亲鲁国公曾易占,为曾致尧第五子,庆历九年(1049)葬源头崇觉寺右侧,陈师道为神道碑文。密国公和鲁国公的墓都在崇觉寺右侧,曾巩墓旁边,但是现在在曾巩墓旁只发现一座墓葬冢,为园形砖石墓,前排结砖石墓地,其墓冢究竟是密国公的还是鲁国公的,无法确定,有待进一步发掘论证。
  为了纪念曾巩,家乡人在洽湾乡桃源村委会渣坑村建造了曾文定公祠。祭祠在文革期间遭摧毁,仅存三块石刻碑,放在小屋内。一块刻有清代康熙三十一年(1692)大兴土木重修曾文定公祠助资捐款人名单。石碑高130厘米,宽70厘米,厚 15厘米。一块标题为篆书,正文为楷书,书有保护公祠禁示铭文,铭文字迹不清楚。石碑高1 40厘米,宽80厘米,厚18厘米。还有一块刻有清代嘉庆三年文定公祠公项田户名单。石碑高130厘米,宽70厘米,厚15厘米,名单字迹苍劲有力。这些碑刻也是研究曾巩的宝贵资料。
  北宋杰出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去世后葬于崇仁三山乡官山村村前冈阜“凤凰窝”,距县城9.6公里。但现在乐史墓冢已被盗墓者挖空,遗物全失。从废墓址考察可知墓冢高1.4米,直径7.7米,砖石墓室,墓背靠冈脊,面临小涧、农田。宋代和宋以后几次所立墓碑已失,现在寻得的墓碑是清道光十九年(1893)重立的。其碑是用青石板镌刻楷书,其正文曰“始祖宗兵部侍郎乐公讳史号月池先生墓”。四周用花岗石嵌碑,现在墓葬保存完好。乐史墓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称百世大儒的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象山,病逝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荆门知军任上,次年归葬于金溪县陆坊乡青田村桥东院山岭上。墓冢为园堆形石砖结构,墓区规模较大,占地60平方米,用麻石石板砌成墓基,中间是半园形的墓廊,高2米有余,直径约2.5米,墓后面及左右用麻石围成坟框,墓前立有石碑,山下建有祭祠和下马亭等纪念设施。陆墓至今800来年,世事变迁,斗转星移,几经修葺。明嘉庆八年(1130)敕建神道碑,碑文为“崇尚真儒之墓”,并赐封“文安”。元后,历代统治者尊称他为“百世大儒”,明嘉庆九年(1 131)陆象山被列入孔庙受祭祀。明天顺六年( 14162)巡按江西御史吕洪在县城槐堂书院废址上建起“三陆祠”,以纪念陆象山和二个兄长陆九韶、陆九龄。正德十六年(1521)在县衙前口建立“百世大儒”牌坊。祠堂和陆墓屡毁屡修,清代和民国时也修葺过,都立过石碑,解放后见到的二块石碑就是清朝和民国时所立的。1957年省政府将陆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陆墓多次被盗。1981年测得墓高1.5米,长 2.5米,宽1米左右。发现原墓碑1块,上为一石龛头镌刻着“文安公象山墓”6字,碑石呈红色,这是乾隆四十年陆象山裔孙重修的,而民国时立的那块石碑则不知去向。
  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是宋末元初人,出生于崇仁县咸口村(解放后,咸口划归乐安县鳌溪镇),是个博览群书,精通经传,文笔出众,才学超群的才子。他病卒于元至顺四年(1333)。其墓座落于崇仁河上乡陈村以南1500米的“乌龟岗”的荒丘上。冢高2米,直径16米,墓室用麻石砌建,花岗石盖面。墓前为农田,原有青石板镌刻墓碑,为元代著名文学家揭侯斯书写。墓前7米处立有高大的神道碑,碑文叙述了吴澄的生平事迹。这两块碑均在1967年兴修水库时被拆毁,惟墓室无损。
  明清是临川文化的鼎盛时期,人才辈出,烂若繁星,辉映海内,因此遗留下来的有参观研究价值的墓葬就特别多。抚州市有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之墓,宜黄县有抗倭名将谭纶之墓和政治家、禁烟首倡者黄爵滋之墓,乐安有名臣良吏、刑部尚书董裕之墓,南城县洪门和岳口有规模宏大壮观的明益王家族墓群,崇仁县有著名学耆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之墓和名臣吴道南之墓,东乡县有文学家明末临川四才子之一的艾南英之墓,临川县有文学家明末四才子之一的陈际泰之墓,具有明代贵族墓葬风格的明太学师墓,名臣工部右侍郎曾如春之墓和工部右侍郎李绂一品夫人之墓,金溪具有明朝宰辅重臣蔡阁老之墓,黎川县有明代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涂国鼎及其父涂朝敬之墓,监察御史邓义之墓,邓义之孙明末理学家邓潜谷之墓和尚书邓润甫之墓,南丰县有吏部左侍郎谭尚宗之墓,以及南丰县军峰山土地坛碑刻等等。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墓,原葬于抚州市文昌桥东灵芝山(汤家山)祖坟内。因汤显祖在逝世前夕曾作《诀世语七首》,提出“七祈免”作为遗嘱,要家人在他身后安葬时不搞封建迷信,不铺张厚葬,所以汤家山的汤氏墓葬和当时平民百姓的墓葬无多大差别。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临川县代知县江召棠倾慕汤显祖之才学和品节,重修汤墓,并题联曰:“文章超四海,品节冠临川”。后年久失修,遂成荒掾。1957年人民政府对汤墓重修,著名戏剧家田汉曾亲临汤墓凭吊。“文革”中汤墓被毁。1982年为了纪念汤显视逝世366周年,将汤墓迁入抚州市人民公园西湖一侧。以汤墓为中心,建成了公园的园中园——汤显祖墓园。墓园二面临水,呈三角形。墓园正门为牌坊,上书“汤墓”二字。牌坊右侧围墙上嵌有标志牌一块,上书“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牌坊前十余步,有一假山,山内嵌有汤墓简介,概述了汤墓的沿革和变迁。简介再前十余步,就是汤显祖墓,墓基为正方形,用麻石砌成。墓前立有刻有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汤显祖之墓”的墓碑。墓体为球形墓顶,四周有石栏杆。墓后立有“汤显祖墓志”碑,墓志介绍了汤显祖的生平事迹。墓侧建有牡丹亭。墓园中还有一小湖。这座处于风景秀丽的人民公园之中的墓园,显得庄重、幽雅,每年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人士前来凭吊瞻仰,给人民公园增添光彩,成了抚州的一大名胜古迹。
  抗倭名将谭纶于万历五年(1577)病逝。因功勋卓著,宋神宗赐赠太子太保,谥襄敏公,命有司扶柩还乡厚葬。并于北京午门内道旁立碑,书“著其勋烈,镌于金石,使后世知斯人为国之元勋”。为此,谭纶墓非同一般臣民之墓。
  谭纶葬于宜黄县二都乡鹿塘村庞家畲。坟墓座北朝南,墓地建筑规模宏大,前后近400米,分祭道、神道、墓体三大部分。从公路旁入口处到牌坊为石砌祭道,入口处有石狮1对,祭道上设有享堂,置有谭纶塑像。从牌坊至墓体为神道,牌坊为四柱三门,麻石雕刻,宽7.2米,高5.2米,四柱顶端各有一石雕座狮,额坊间正反面镶刻“敕葬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襄敏谭公墓”巨匾。1 00米的神道沿坡斜上,砌有石级,两旁有石虎、石羊、石马各1对和文臣武将各2个。最里面是墓体,墓基长30米,宽20米,沿坡砌捞3层,每层1.2米,左侧有石阶梯可至墓顶。墓分两层,下层为墓碑,上层建有园形照壁,照壁正中是宽1米,高1.4米的石刻“敕增谥命碑”,碑两旁各有50厘米宽的石雕图案华板。碑前封土上为2层园形墓顶石,通高80厘米。下层为扁园形石座,叶纹图案,周长2. 58米;上层为一球形,周长2.1 5米,上雕二龙戏珠,云彩填贯其间。整个墓葬居高临下,气势雄伟,各种石刻、石雕极其精致。按明制,封王坟莹神道可有石人四,石虎、石羊、石马各二,一品官石人仅二。而谭纶墓有石虎、石羊、石马各二,文武翁仲各二,位列王侯,足见明朝对谭纶之恩宠。这是临川古代一座重要的墓葬,有很大的研究价值。195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列为江西第一批名胜风景点,《中国名胜词典》上亦列有条目。
  一代良吏董裕(1546—1606),系乐安县招携镇港田村人,明隆庆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为官期间关心民间疾苦,惩办豪强劣绅,赈济灾民,抵御倭寇,保国安民,在东莞县任县令时,为民做了不少好事,民感其德,特立生祠敬祀。晚年因病辞官归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病卒于乡,享年61岁。朝廷追封为太子太保,并赐“敕葬”石碑,葬招携鹿源村白鹤形山上。在墓前竖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三个大门的石牌坊——“ 神道碑”,高5余米,宽4余米。还有石狮、石马和石雕文武官员。再登上九级石阶,有三块高大的碑石,记载建造日期和祭祀史实。石碑前二、三米处便是墓室。明神宗的“敕葬”墓碑,竖在墓室上端,四围精工雕凿的是龙云图案。这座古墓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工部营造,吏部、礼部祭记。这是一座较典型的明代大臣之墓葬,已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益王是明代江西三大藩王之一。明益王家族除部分郡王及诸子分葬在其他境地外,大多数葬于南城县。在南城有两个相当大的墓葬区,就是洪门益王墓葬区和岳口益王墓葬区。洪门益王墓葬区座落在洪门镇。墓区范围很大,上至徐田、庄上,下至铺前。墓区内葬有明益端王朱祜槟、益庄王朱厚烨、益恭王朱厚炫,益末王朱慈炱及其子孙(郡王、郡主)和历代墓茔。岳口益王墓葬区座落在岳口乡内,包括长兴、游家巷等地。墓区葬有益宣王朱诩矧,益敬王朱常迁、益定王朱由木、益昭王朱载增及其子孙(郡王、郡主)和历代墓茔。洪门、岳口两地王墓建筑格局相似,墓前设神道及神道牌,神道两旁竖有文武官吏、石人石马,其后“享殿”(祭祠堂),再后是基茔;墓区四周建有护墓围墙,设有护卫看管,并立有“王墓葬区,平民百姓不准在此葬墓、放牧、狩猎”的禁牌。两地王墓墓茔的结构不相同。洪门王墓为卷棚式砖室结构,墓室皆用“皇砖”卷砌成“地下宫殿”,内有置放棺木的须弥座椁台,墓门封闭后,墓顶和四周堆以封土。岳口王墓为密封式石灰椁墓结构,先用青砖砌墓塘,棺、椁之间填塞石灰,上面覆盖大块石板,再用石灰糯米浇浆封闭成顶盖,然后堆上封土。两地墓区建筑雄伟、壮观,石刻造像造型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解放后(主要是“文革”后),从诸益王墓中发掘大量的瓷、金、银、玉等器物。这些器物大部分是官窑烧造和益王府设置的“银作局”专制的。工艺精巧,造型美观,艺术价值很高。如1958年从益庄王朱厚烨夫妇合葬墓出土的文物就有金冠、金凤钗、金香囊、金手镯等金饰器物166件,重达2500余克,玉器170余件,琥珀、水晶、珍珠共14 00余粒,青花、龙泉瓷瓶、瓷盘、铜镜、铁锡器物700件;各种陶俑204个。陪葬物品如此众多珍贵,由此可见封建贵族不仅生前养尊处优,骄奢淫逸,死后还不忘享受特权,仍要大富大贵。益庄王墓中出土的金冠1项、金钗9件、金凤钗1对,金手镯1对,玉带片20件等这些珍品现已珍藏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列为国家一级藏品。益端王墓和益定王墓中出土的文物也藏省历史博物馆,均列为一级文物。比较诸王墓中的随葬品,可见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后期益王都不如前代,这就反映了明代末年经济凋敝,明王朝统治动摇,益藩王的权势也日益削弱。洪门、岳口两地益王墓葬区1987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丰县石仙崖墓,位于市山乡包坊村石仙观山岗石壁上,利用天然崖洞修建坟墓17座(已毁5座)。崖墓选在沉积岩类的红色砂岩山上,坐西朝东上下排列,墓口呈洞穴式,洞中内壁遗有凿痕,室内地面平坦,停放已漆木棺,单棉单墓,装有墓门。1 0余座单墓合为一体成墓群,墓葬遗物有破碎的粗夹砂硬灰陶罐、碗、解之类,为唐、宋时崖墓群。
  从上面不甚全面的简介和阐述,可得知临川区域古代墓葬和碑刻有如下几点特点:一是古墓多,分布面广。临川区域是全国有名的才子之乡,数以千计的名士安息在全区各县乡。现在各县已发现的名士古墓葬和碑刻有200余处,是我们研究临川文化必不可少的宝贵文物资料。二是位列省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墓葬和碑刻多。到目前为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抚州市的汤显祖墓,金溪县的陆象山墓,宜黄县的谭纶墓,崇仁县的乐史墓,乐安县的董裕墓,南城县洪门和岳口两处的明代益王家族墓群,以及南城县的麻姑山碑刻。而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更多了。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文化“矿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开掘和深入研究。三是典型性强,研究价值高。在如此众多的古墓葬和碑刻中,有不少墓葬很典型,实物资料丰富 ,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如南城县洪门和岳口的明代益王家族墓群,就是二处极典型的明代藩王墓葬,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力,透射出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水平,社会财物的异常丰富,以及阶级压迫剥削的深重。明代抗倭名将谭纶的墓葬,其墓区之大,设施之多,位列于王侯,是处典型的元勋重臣之墓葬。其他的重要墓葬也各具特色,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第三节名胜古迹临川自古文化昌盛,英才辈出,名人荟萃,宗教广播,孕育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弓了不少学者名流前来游览观光,为临川文化增添了光彩。
  临川灵谷峰属武夷山余脉,座落在金溪、临川、东乡三县交界处的临川县湖南乡坪山村境内,距抚州市东25华里,海拔320.6米,以其山峻景秀而名扬天下,许应瑛称:“灵谷之秀,甲于东南”。王安石称赞说:“吾州之东南有灵谷者,江南之名山也。龙蛇之神,虎豹、翠翟之文章,梗楠、豫章、竹简之材,皆自山出。而神林、鬼冢、魑魅之穴,与夫仙人、释子、恢谲之观,咸附托焉。至其淑灵和清之气,盘礴委积于天地之间,万物之所不能得者,乃属之于人……”① 灵谷峰顶原有一千年道观,宋为隐真观,是金、临、东3县历代香火最盛之地。观分前、中、后三殿。前殿门首白石匾上书有“灵谷峰”3字,两边嵌有著名诗人白玉蟾题的对联:“雨过玉萧清夜月,一庭黄鹤舞;云深丹灶冷青风,几度碧桃开。”殿内正中,是真武公大帝神像,其左脚踏龟,右脚踩蛇,威武雄壮;大殿左右两边,分别站立着杨戬、哪叱、雷公、电婆诸神。与前殿并排的是“斗姥宫”,中殿有浮邱及其弟子王、郭三真君塑像;中殿左边是签房,内有观音金身,右边是“夫人娘娘”之阁。东边是厢房,为观内大师及香客栖息之所。后殿是“人造神仙岩”,上面塑满了不同佛像,各种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地上天空,应有尽有,所以后殿又称之为“天涯海角”。
  灵谷峰以其俊秀昭世。南北朝后,许多名人竟相至此,流连忘返,吟诗遗墨,其中最著名的有临川内史王羲之、谢灵运,抚州刺史颜真卿、戴叔伦,临川才子晏殊、晏几道、王安石、汤显祖等。据光绪《临川县志》载:谢灵运“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异永嘉。铜陵古蹬,灵谷墨池,皆其遗迹”。谢灵运曾在灵谷峰开辟十大胜景:洗墨池、瀑布泉、棋坪石、漉酒泉、南北井、文印峰、退心石、驻云亭、石门关和古牛石。其中瀑布泉、漉酒泉、棋坪石、南北井还在,驻云亭遗址尚存。谢灵运在临川任内史期间,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百姓安乐,人民为纪念他,便把此山命名为灵谷峰,并在山下建了个灵运祠。
  南丰军山又名军峰山,距县城西20公里,海拔1760.9米。旧传汉长沙王吴芮伐越时驻兵山下,派梅销将军祭祀山神,礼成后见云雾中隐若出现千军万马奔腾之状,遂名军山。山中有齐云院、三仙祠、云梯石、乱石桥、迎仙观、茶花岭、半山亭、龙潭、鼓潭等圣地。旧时每年农历7月前往朝山谒神信徒日以干百计。今则为省内旅游胜地,夏秋之际,登山游览者络绎不绝。曾致尧在宋淳化三年写的《齐云院碑》中赞叹军山高巍奇特:“南丰县县西有山,高万余仞,翠压五嵌,根盘万里,奇峰怪石,灵草异药,罔不在焉。” 抚州市城外东北郊有座晋代建立的麻石单孔石拱桥——“孝义桥”,闻名遐迩。此桥长28.8米,宽5.2米,高4.5米,横跨水池。初造时有石柱雕栏,上刻有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整座桥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如“新月浮云,彩虹卧波”。它的名字来历于民间流传的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相传晋代大臣王祥,年轻时带继母避难此地,时值寒冬腊月,继母病重需活鲤鱼治病,王祥无钱卖鱼,就赤身卧冰,融化池冰,捕得鲤鱼,医好了母病。后来百姓追慕王祥孝义,就在他卧冰求鲤处造桥修庙祀祭他,桥和寺均以“孝义”命名,并在池畔立有《晋王祥卧冰池》石碑一块,表现了我们古代人民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寺院早废、孝义桥屡经兴废,宣统元年(1909)重新修建,保存至今。
  南丰县城西门外,滔滔的盱江边,矗立着一尊赫赫闻名的奇特石佛,这是唐代圆觉禅师化缘筹款由民间工匠雕刻的。这尊石佛不是座落在堂皇肃穆的大殿上,也不是安在群像林立的石窟中,而是一座独立于郊外江边的石龛。石龛高1丈,龛深5尺,宽8尺许,佛身有1.6丈,出土1丈,陷地6尺。石龛设计巧妙,别具一格,雕刻精湛,佛像情态庄严慈祥。龛前建有一亭, 供行人歇脚,龛边刻有《金刚经》,其意佑民太平。1965年石佛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10年浩劫时,石佛被列为“四旧”炸毁,今只存佛龛,龛中佛像轮廓尚清晰可见,游者莫不为之惋惜。
  在抚州市城里有一名人古迹颜鲁公祠。颜鲁公,就是唐代中叶的朝廷大臣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大历三年(768)他因弹劾宰相元载而被贬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5年。他兴修水利,勤政爱民,并写下了《南岳魏夫人仙坛记》、《宝应寺翻经记》、《麻姑山仙坛记》等文,勒为石刻,以及诗作《临川集》,深受人仃的敬佩。事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抚州城建立鲁公祠忠孝堂,并在一些庙宇里供起鲁公菩萨,岁时祭祀。
  在抚州城内还有一处名胜古迹——金棍园,它座落在抚州市一中的校园里。这里从唐末起就是州(府)衙所在地,金辊园就是州(府)衙后花园。园内有“景贤书屋”、“福祐祠”、“怀谢亭”、“观音阁”、“登高亭”等建筑及“梦草池塘”。这儿古树参天,繁花似锦,风景非常优美,历代墨客骚人多有来此题咏,晏殊和王安石就赞美过“金棍园”。王安石写道:“临川楼上棍园中,罗帏绣幕围春风”。赞叹金辊园佳丽的景致。清初,金棍园尚存。清末,金棍园被废,现在仅存金棍亭一座,以及清末知府内眷居住的绣楼一座,“文革”后,政府拔款对金棍亭进行了修葺。1985年被列为抚州市重点保护文物。
  祭祀王安石的“王荆公祠”建在抚州城内东南隅的盐埠岭(即今荆公路邓家巷林业公司所在地)。此地原为王安石祖籍的住宅,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抚州知府田登为首集资,将王安石祖籍住宅改造为祠堂。祠堂内悬挂有王安石及其夫人的肖像。王安石肖像“照写精妙,形态逼真”,“著帽束带,神采如生”。这是一幅临摹画像。王安石原像是王安石退休金陵期间,丹青名手李公麟为他在定林庵照文斋墙壁上画的肖像。定林庵后遭火毁,原像已不存在,这幅王安石像的摹本,便成了珍贵的文物资料。荆公祠规模并不大,建筑简朴,为一般常见祭祠。荆公祠建成后,时兴时废,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抚州知府钱象祖主持了一次祠堂大修,并扩大了建筑,祠旁还建有“崇儒书院”。理学大师陆九渊为此写了《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到清代,荆公祠就完全颓废,1936年重修过一次,19442年又被日机炸毁,从此不复存在了。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改革家。1986年在抚州市赣东大道南端西侧建成了王安石纪念馆。这是一座占地20亩的仿宋府第园林式建筑群。其布局呈凹字形,主体建筑是优雅堂皇的两层楼的陈列销,馆内展厅以版面陈列形成,向游人介绍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一生的成就和贡献。陈列馆东侧有游廊、水榭、踯躅园、辛荑园、接待室和小卖部,陈列馆西侧有碑廊、荷池、荆公亭和怀义堂。“凹字”的空场绿地中央,耸立着3.3米高的王安石塑像,王安石纪念馆落成开馆以后,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学者和游客前来瞻仰。
  南丰县曾巩读书岩也是一处饮誉海内外的名胜古迹。它座落在县城琴城镇南门,盱水河畔的半山腰,是一处背山面水的天然岩洞。其深丈许,高8尺,宽丈余,构成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上建有亭阁,石壁上镌刻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书岩”2字。岩穴左下方有一方池,池边石碑上刻着朱熹“墨池”手迹。书岩旁边还有“曾文定公祠”,岩后侧有“瓣香亭”,山颠有巨石天然分为3榻,皆朝东,相传曾巩和诸弟经常并坐在榻上晨读。读书岩景色秀丽、壮观,树掩亭岩,红绿相间,盱水西来,倒映如画,美不胜收。嘉祐二年(1057),曾巩与弟曾布、曾牟同中进士,“读书岩”因此声名远扬。“读书岩”历经800来年,到解放前已衰微破败了。 解放后“读书岩”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人民政府将亭阁修葺一新,使这一名胜焕发出新的光彩,“文革”期间,岩前亭阁又被人拆除。“文革”后,1983年政府又复修“读书岩亭”、“曾文定公祠”,还新建了博物馆、仰风厅,思贤堂。1985年以读书岩为立足点的曾巩纪念馆被定为江西省1 0大名人纪念馆之一。海内外知名人士和游客来此参观腼怀先贤者络绎不绝。
  雄距抚州市城东的拟岘台,系北宋嘉祐二年(1057)州守裴材所建,曾巩为之作《拟岘台记》。因其地山川形势颇似湖北襄阳之岘山,故名拟岘。拟岘台建成后几经兴废,曾4次修复,原台规模 ,已无从查考。只知清道光年间在台上修建“文昌阁”,“上下二层,其高三丈三”、“高甍巨窗,气象雄伟”。拟岘台地处高丘,登台远眺,临川山河佳景,尽收眼底,春夏秋冬,气象万千,招来许多墨客骚人为之吟咏作赋。王安石回归故里游览拟岘台时,也不由发出“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问此间”的感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抚州任职1年,游履纵横,吟鞭四提,写过许多诗篇,其咏吟拟岘台的诗篇就有8首。他高歌:“我行万里跨秦吴,此地固应名二绝”。他在《登拟岘台》一诗中赞赏拟岘台高峻巍峨:“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幽深奇特、巧夺天工的潮音洞,位于南城县东北40余里的伏牛墟南侧,东临盱江,是一处人工开凿的石龛窟。民间传说:“打出潮音洞,修起万年桥”,可知万年桥的石头出于此洞,此洞大约开凿于此时。潮音洞是一处难得的人文景观,洞内呈长方形,宽1 0米,深约20余米,内建楼阁,雕梁画栋,十分精致。两旁石壁上浮雕着10 余尊形态各异的罗汉佛像,还有一尊拔地而起的观音佛像。洞外群山叠翠,果木葱笼,怪石突兀,江水如练。登临潮音洞,如入仙境,自古引来众多的游览朝拜者。如今,洞内建设遭到毁坏,有待修复,已被列为我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南城的聚星塔,位于县城东武岗山上(今塔山),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 4),初名“启元”,清康熙元年(1662),易名“双江”,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后,改名“聚星”。聚星塔是座空心七级八角飞檐式砖塔,塔高30米,塔基为八面形,分左右两个石梯迂折而上,左梯可上至七级,右梯只能上至五级,每级均开窗牖,这种设计堪为稀有。整个塔身向北倾斜,其势似呼之欲倒,这是建塔人根据地势、风向、风力而把塔设计成向北倾斜形,十分科学。300余年来,此塔历经风雨至今仍完整无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1987年12月列入省重点保护文物。197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曾函取该塔的史料和照片。
  临川区域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历史上人文荟集,宗教昌盛,宫观寺院遍布各县,上面介绍的只是其中的部分最显扬的名胜古迹。从各地文献记载可知,各县名胜古迹还很多,如南城有盱江1 2景,南丰有琴台8景,乐安有鳌溪8景,宜黄和广昌有县邑1 0景等。钟灵毓秀,胜迹遗芳最多又要数赣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近2000年文明史的古代临川(抚州府)郡治暨临川县治所在地——现在的抚州市了。据《临川县志》记载,这座临川故邑、抚州新城历史上带有纪念性及可供游览观赏的楼、台、亭、阁、园、池、湖、泉等风景点就有70来个,庙宇、祠堂、寺观90余座,桥梁14座,书院9处。由此可见,抚州市确是一座文化古城。

附注

① 《王文公文集》卷第36《灵谷诗序》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