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坚及历代其他文学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36
颗粒名称: 杨志坚及历代其他文学家
分类号: K8
页数: 10
摘要: 杨志坚;张顶;孙鲂;饶节;谢逸;利登;曾纡;陈郁;刘壎;虞集;涂几;艾南英;陈允衡
关键词: 人物传记 作品集

内容

杨志坚(生卒年不详),生于唐朝盛世,与颜真卿同时。 临川人,长于诗。《全唐诗》存其一首《送妻》诗: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别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史载:杨志坚爱好学习而家境贫寒,妻子不耐穷困生活而提出离婚。他写了这首诗送给妻子,妻子拿这首诗作为他同意离婚的凭据,去见临川内史颜真卿,要求判决她离婚改嫁。颜真卿看了诗之后,非常同情杨志坚的遭遇,认为他的妻子嫌贫爱富是“宁见锦衣,污辱乡闾,败伤风化”的事,“若无褒贬,缴幸者必多。”于是,判处杨妻棰刑以示警戒,对杨志坚赠布绢20匹、米20石,留在署中供职。同时,又将此事公之于众,从此“江左十数年来,莫敢有弃其夫者”。① 杨志坚是临川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人,《送妻》诗是临川文学史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首诗。因此,其人其诗在临川文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张顶(生卒年不详),字不惑,临川人,主要活动在唐武宗、宣宗年间。《全唐诗》存其《献蔡京》诗: 抛却长杆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
  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史载:唐时抚州城汝水旁有一放生池,为人们竞渡、戏水、捉鱼虾之地。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蔡京为抚州刺史,严禁在池内捕鱼。张顶不顾禁令,仍乘小舟在池上钓鱼。负责管理的官员责问他,张顶便口授《献蔡京》一诗以答,对不关心人民生活的蔡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事后,蔡京派人去追捕,但张顶驾着一叶小舟,早已不知去向。② 孙鲂(约893年前后在世),字伯鱼,乐安人,(此从《唐才子传》,《全唐诗》作南昌人)。家贫但聪敏好学,从郑谷为诗,颇得郑体,遂以诗名,后授都从事、宗正郎。与沈彬、李建勋等友善,结社唱和。一天,李建勋叫孙鲂藏在书房里,等沈彬到来,便故意问:“孙鲂《夜坐诗》如何?”沈彬不知情由,便直言说:“田舍翁火炉头之语,何足道哉?”孙鲂一听禁不住从房中走出,对沈彬说:“何议谤之甚?”沈彬说:“‘划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非田舍翁炉上,谁见此况?”一座大笑。孙鲂不服,便吟诵他的《题金山寺》诗: 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
  楼台悬倒影,钟磐隔嚣尘。
  过描妨僧定,惊涛溅佛身。
  谁言题咏处,流响更无人?沈彬听罢叹服,时称绝唱。
  孙鲂著述甚多,“有集百篇行世”①,“有诗集五卷”②,但今不传。《全唐诗》录存其诗35首。
  饶节(1065—1129),字德操,又字次守,出家后释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北宋临川人。从小有大志,但因落魄不遇,遂纵酒自晦。与江西诗派谢逸、汪革、吕本中等友善,后去邓州(今河南邓县)香岩寺出家,又到襄阳主持天宁寺的讲经,极盛一世。晚年回乡,卒于家。
  饶节苦心写作,句法学山谷,为江西诗派“三僧”(另指祖可、善权)之一,且以他成就最高。陆游指出“饶德操为近时僧中之冠”。他的七绝《偶成》云: 松下柴门昼不开,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脾大如茧,应是山前花又开。张邦基《墨庄漫录》举出此诗,称其佳句可喜,不愧前人。末二句颇为奇特,真是唐人未道之语。
  有《倚松集》,已佚。《四库全书》存诗2卷,收诗370首。
  谢逸(1068—1112),字无逸,号溪堂居士。北宋临川人。少孤,博学工文词,尝作《咏蝶》诗300首,一时传诵,人称“谢蝴蝶”。他两次科举未第,便布衣终身,以诗词自娱。弟谢茳亦以诗词出名,人称“二谢”。又与饶节、谢茳、汪革同为江西诗派重要成员,人称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据《苕溪渔隐丛话》载,谢逸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关山杏花村馆驿里题了一首《江城子》词: 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年,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这首词吸引了不少人,以致见者必索笔于馆卒,或抄录,或唱和,弄得馆卒穷于应付,气恼之下用泥涂盖了这首词。
  谢逸与湖北黄冈潘大临友善,一次,他写信问大临近来有何新作?大临回信说:“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大临死后,谢逸写了3首七绝纪念他,每首都用 “满城风雨近重阳”开头。其一云: 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
  雪浪翻天连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诗写得句句精绝,语短而情深,读之令人低徊不已。
  谢逸今存《堂溪集》。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江西南城人(一说四川金川人)。为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
  早经丧乱,四处流亡。宋理宗淳祜元年(1241)中进士,官至宁都尉。他的诗多记述奔波流离之苦,常触及当时的社会矛盾,诗写得质朴自然。如《田父怨》诗云: 黄云百亩割还空,垂老禾堂泣晚春。
  偿却公私能几许?贩山烧炭过残冬。
  这首诗写农民秋收之后,粮食全被抵偿官租私债,只好靠租山砍柴烧炭度过寒冬的悲惨情景,揭露封建剥削之重是非常深刻的。他的写景诗也有佳作,如《早起见雪》诗云: 折竹风交晓梦惊,寒鸦一阵噪冬青。
  起来檐外无行处,昨夜三更犹有星。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早起见雪的情景,非常生动。诗中并无一个“雪”字,然而却句句写雪,且雪意极浓。这种烘托手法的成功运用,显示出诗人具有较高的写作技巧。
  曾纡(1073—1135),字公衮,号空青先生。北宋南丰人。曾布的儿子。宋哲宗绍熙年间(1094—1098)中博学宏词科,坐党籍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历直显谟阁,两浙转运副使,知抚、信、衢三州,官终直宝文阁。
  曾纡能文善诗工词。为文深得伯父曾巩的散文妙谛。《江楼记》为其代表作,熔状物、叙事、说理于一炉,似有《墨池记》的风味,其中“丰在盱江之北,江之流如曳练,如引带,环绕乎邑之外也;江之南皆山,山之势如列屏,如倚掌,盘纡走江上之岸者,皆若江楼也。”这是颇具特色的散文佳句。
  诗学母魏夫人,深幽沉郁,情感真挚,如《客愁》诗云: 客愁如茧丝,一揽成万绪。
  秋风不可奈,又到庭前树。
  秋风自有时,客愁了无期。
  不如饮美酒,诵我山中诗。他的词亦写得秀丽,如《菩萨蛮?月夜》词云: 山光冷漫清溪底,溪光直到柴门里。卧对白苹洲,奇支眠数钓舟。 溪山无限好,恨不相逢早。老病独醒多,如斯良夜何! 著有《空青集》10卷,今不传。
  陈郁(? —1275),字仲文,号藏一,南宋崇仁(一作临川)人。宋理宗在位时,特旨以布衣充缉熙殿应制, 又充东宫讲堂掌书兼撰述。子陈世崇,亦有文名,人称“崇仁二陈”。
  陈郁能诗,多清新简淡之作, 如《东园书所见》诗云: 娉婷游女步东园,曲径相逢一少年。
  不肯比肩花下过,含羞却立海棠边。诗歌表现了游女同少年曲径相逢时的微妙内心情感,以海棠花衬托少女娇羞之貌,情态俱胜。
  陈郁工词,多应制,但亦有佳作,如《念奴娇》词云: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是一例。鼓动滕云,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这是一首有名的咏雪词。不著题,亦不写一个雪字,但词意诙谐,胜过一般的咏雪词。这首词明咏雪,实则暗指奸相贾似道权势薰天,擅作威福,贻误军机必然失败的下场。
  陈郁更能文,其《藏一话腴》多记唐宋杂事,有不少佳作,如《博士赠盗》云: 唐李涉过皖江之西,遇大舰,遏其征。数十人持兵杖问:“是何人?”从者曰:“李涉博士船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闻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敢取也。”李乃赠一绝云:“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不用相回避,于今世上半是君。”这是一篇杂录式的笔记小说,写唐代诗人李涉夜雨江上遇盗赠诗而免遭抢劫的故事。
  刘攮(124 0—1319),字廷潜,元代南丰人。他博通诸子百家,以诗、词、散文名于时。入元历官建昌路(今江西南城)儒学正,延平路(今福建南平)儒学教授,著有《经说讲义》、《隐居通义》和《水云村稿》等。
  他的诗,记事抒情紧密结合,读之令人感动。《补史十忠诗》是他的成名作,每首十韵,采用五言古诗形式,热情赞扬为国捐躯的忠臣良将。如《少傅枢密使张公世杰》诗描写了张世杰的英雄形象:“何许熊虎英,铁面美髯须。”同时讴歌了英雄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慨:“护寒久枕旦,赴难甘捐躯。” 刘螵更爱填词,《全宋词》存其词23首。名篇有《菩萨蛮·和詹天游》词: 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狐兔穴岩城,悠悠万感生。 胡茄吹河月,北语南人说。红紫闹东风,湖山一梦中。刘螺为宋末人,初稳居不仕。入元后,仍眷念故国,所以词中有故宫乔木之悲。“狐兔穴岩城”是把元人占据中原地区比作狐兔的横行。“红紫闹东风”是讽刺元朝新贵争权争利的行为,并预言其如湖山一梦,不能久长。词愤而意悲。
  虞集(1271—1348),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元代崇仁人(原籍四川仁寿县)。历官大都路(今北京)儒学教授,国学助教,集贤修撰,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精通理学,与柳贯、黄浯、揭俱斯是为“儒林四杰”。诗亦负盛名,与杨载、范棒、揭俱斯并称“元诗四家”。著有《道园学古录》等。
  虞集写诗长于七古和七律。其七古名篇为《题渔村图》:“黄叶江南何处村,渔翁三两坐槐根。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霜前渔官未竭泽,蟹中抱黄鲤肪白。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撷寒蔬共雀席。垂竿何人无意来,晚风落叶何毡氇。了无得失动微念,况有兴亡生远哀。忆昔采芒有园绮,犹被留侯迫之起。莫将名姓落人间,随此横图卷秋水。”这首题画诗描绘了江南渔村的秀丽景色及渔翁老妇的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生活气息。其七律名篇是《挽文山丞相》诗: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诗中引用新亭对泣的典故,说明东晋北方虽沦陷,但还保留了半壁江山,如今宋已彻底灭亡,连剩山残水也不能保有,景况凄惨,感情沉痛,虽有无可奈何之叹,但仍表现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敬意,对故国的怀念。
  虞集也长于词,存词30余首。《风入松·寄柯敬仲》为其代表作: 画堂红袖绮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按蓝。飞燕语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槭。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这首词写得文采风流,自然雅致,是小令中的精品。词中末句一直被画家作为题材,渲染江南大好春景。
  涂几(生卒年不详),字守约,又字盂规。明朝宜黄人。志尚高古,隐居著述。。尝学于李存,研究象山之学。弘治初(1488)拟进时事策19篇,书成因疾未果上而卒。工诗文,著有《涂几类稿》和《东游集》。
  涂几的好友邹矩在《涂几类稿·序》中说:“涂君精敏卓伟,下笔数百千言,往往超出人意表要,与古人者相驰鹜。”此为中肯之论。他的诗写景细腻,别具一格。如《拟岘台》诗: 路仄埋花草,城高接薜萝。
  月生苍海阔,云傍石楼多。
  薄暮闻金磬,乘闲散玉珂。
  雄州余胜概,回首重来过。面对拟岘台的奇观异景,不禁产生再次游览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山水名胜无比热爱之情。
  艾南英字千子,号天佣子。明代东乡人。天启四年(16241)举人,因在对策中讥刺魏中贤,被罚停考。年42岁始中举,为人负气傲物,不媚权贵,率多直言,以文名天下,但终身未成进士。清军南下后,起兵以抗,南明唐王授兵部主事、御史,上《十可爱疏》。潜心史学,编集古今历史千余卷,惜与其他著述毁于兵火,有《天佣子集》及《禹贡图注》,不久卒于延平。
  南英虑及明末文风衰弊,乃与同郡人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交游,成立“豫章社”,艾南英为该社首领,他与陈子龙的“几社”,张溥、张采、吴应箕等“应社”、“复社”展开激烈的争论,艾南英在《天佣子集》中收集了多篇与陈子龙、夏允彝、周介生论文的书信,尖锐地批评他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师唐宋还是师秦汉问题上。他以兴质朴高古的文章为已任,并刻四人文章行于世。时人宗之,称为“江右四家”,或“陈罗章艾四大才子”,明末临川“后四大才子。”他们都出身汤显祖的门下,文章风格师承一脉。南英倡导效法唐宋派归有光的散文,不但反对“文必秦汉”的拟古说,而且也反对因袭六朝追求瘦硬的玄风。这使南英的主张成为清代桐城派文论的先声。他的散文名篇《自叙》,具体生动地叙述了明代岁考、乡试的情况和考生所受的折磨,作者以其曲尽形容之笔,表达了愤愤不平的感情。
  陈允衡(? —1672),字伯玑,南城(一作南昌)人。清初著名文学家。弱冠为诸生,以文名于当世,受到艾南英等人的推崇。明亡,常咏歌自适,诗名益彰。与清初诗坛巨擘王土慎、施闰章交游。著有《爱琴馆集》、《澄怀阁集》。
  允衡善诗,陈闰章《陈伯玑诗集·序》云:允衡诗“近体则轨于杜陵。”如《过三洲苏圃感怀》诗云: 面面澄湖照客愁,鸟巢人迹冷三洲。
  几时水月邀回未翟,何处烟岚对倚楼。
  草色看残千里恨,角声吹断一城愁。
  与君莫话当年事,无复瓜田有故侯。这首诗表现了个人的愁苦和飘泊的哀伤,有“少陵遗响”之誉。允衡还善文,文风淡岩疏秀;亦工词,词风清新婉约。允衡也是一位诗文评选家,辑有《诗慰》、《国雅》、《诗误》等书,受世人推崇。

附注

① 《全唐诗·杨志坚》 ② 《全唐诗·张顶》 ① 《江西通志》 ② 《唐才子传》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志坚
相关人物
张顶
相关人物
孙鲂
相关人物
饶节
相关人物
谢逸
相关人物
利登
相关人物
曾纡
相关人物
陈郁
相关人物
刘壎
相关人物
虞集
相关人物
涂几
相关人物
艾南英
相关人物
陈允衡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