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的无神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109
颗粒名称: 李觏的无神论
分类号: B2
页数: 3
摘要: 李觏还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继承和发扬了以往无神论的战斗精神,针对汉魏以来崇信佛道的现实,提出尖税的批评,指崇信佛道有“十害”,排除则有“十利”。他认为排除佛道是使人民乐业,国家富强的“万世之策”。他甚至还提出了“止度人而禁寺观”的主张。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无神论

内容

李觏还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继承和发扬了以往无神论的战斗精神,针对汉魏以来崇信佛道的现实,提出尖税的批评,指崇信佛道有“十害”,排除则有“十利”。他认为排除佛道是使人民乐业,国家富强的“万世之策”。他甚至还提出了“止度人而禁寺观”的主张。此外,李觏生活的时代,象数学、道教神仙、天命定数等各种迷信观念广为流行,竞连皇帝宋真宗都诞谩天书。为此,他对神仙方士、巫医卜相、吉凶祸福、图谶五行、气数命运、鬼神迷信等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批判。他说:“后之儒生,非史非巫,而言称命,矫举经籍,以缘饰邪说,谓存亡得丧一出自然,其听之者亦已荒矣。”②他甚至对历代帝王的迷信活动进行斥责。他批评汉武帝延方士、筑宫馆,以求神仙,用不经之言,以东封泰山,禅梁父;汉光武帝不师经籍,而听用图谶之书,以疑天下耳目;唐太宗因循驳杂,浮屠乱法而不知禁;唐明皇兴起老聃庄周之说以害教化。他认为这些帝王在历史上的贡献,并不在于上述迷信活动,而是由于“求辅佐、纳谏诤,夙兴夜寐,以安天下,济生人为意”①而取得的。
  李觏还试图洗刷儒家经书的迷信色彩,他批评郑玄注《中庸》的性命之说广求人事以配五行,指斥《乐记》例多阔大,其意汪洋,其文以旧说为陈熟,以虚词为微妙,出入混沌,上下鬼神,使学者观之,耳目惊眩,不知其所取”。②他认为“圣人作《易》,本以教人”,批判“世之鄙儒, 忽其常道,竟习异端,”讲求象数,出入佛老,“昼读夜思,疲心于无用之说”。③这种用平凡的人事,解释“易”义,抛弃幽微,诞谩的谬说,闪射出唯物主义的光芒,打破了儒学弥漫的沉闷空气,开了后世对宋儒批判的先河。
  李觏还批判了吉凶祸福的迷信说教,主张“吉凶由人”。④他说:“喜福而怠修,则转而之祸,恒祸而思戒,则易而为福,若是则龟笑皆妄言。”⑤他还指出,五行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用之得宜,则虽相克而吉”,如水如火,发生火灾时,用水救火,不是凶而是吉,反之,“用之失其宜,则虽相生而凶”。⑥如水生木,以水浸木,木可致腐。这种以具体条件为转移的“吉凶”论,不仅批判了迷信说教,而且直观地看到了事物对立面的转化和转化的条件。
  概言之,李觏的哲学思想进一步发挥了王充的气一无论思想,在阐述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无神论思想的同时,闪烁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他较深刻地讨论了物质的构成问题,对自然界的万物生成力图探索其固有的规律,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也有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他的思想中也不乏唯心主义的糟粕。对此,我们要作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和辩证的分析。例如,他在探讨“太极”问题时就没有完全摆脱客观唯心主义的窠臼,他说“其气虽兆,然比天地之有容体可见,则是无也。”①这实际上是把“太极”看作“无”。他极力主张“通变”,“因时制宜”,但一触及到封建礼教,即停步了,并视“礼”为万古不变的纲纪。在认识论上,他虽然坚持了“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但当他探究“礼”的起源时,则把礼的制定归于圣人之作,圣人的道德则是不学而自能的,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圣人史观的泥坑。他的无神论思想也不彻底。虽然他极力反对佛道迷信和吉凶祸福的命定论,但当他仕途坎坷、灾患临身以及对强大的自然、社会力量无法抗拒时,却又屈服于鬼神和天命。可见他的思想和他的一生一样,充满着矛盾。尽管如此,李觏仍不愧为临川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对王安石及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著作是临川文化史上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附注

② 《李觏集·删定易图序论》论6 ① 《李觏集·礼论》第7 ② 《李觏集·礼论》第6 ③ 《李觏集·易论》第1 ④⑥ 《李觏集·删定易图序论》论6 ⑤ 《李觏集·潜书十五篇》13 ① 《李觏集·删定易图序论》论4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