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临川文化的低谷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063
颗粒名称: 元代——临川文化的低谷时期
分类号: G0
页数: 3
摘要: 从文学角度来看,元代临川文学创作成就显然远不如宋代临川文学创作成就。 元代临川的书院教育不够发达,只有两所书院,一所新建,一所改建。 元代临川的科技成就在总体上不如宋代临川的科技成就。
关键词: 文学 教育 艺术

内容

元代之所以是临川文化的低谷时期,是因为就文化各个方面纵向比较而言,其总体成就既不如上代的宋朝,也不如下代的明、清两朝,犹似两山夹一低谷。当然,这并不能说元代的临川文化没什么成就,其实,就同全国横向比较而言,元代的临川文化还有不少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
  从文学角度来看,元代临川文学创作成就显然远不如宋代临川文学创作成就。但是,崇仁吴澄的诗、虞集的诗词、乐安何中的诗、南丰刘臻的词在元代文坛还是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特别是虞集在元延祜、至顺年间,为京都最著名的文人、学者,“平生为文万篇”,尤以诗名家。诗与杨载、范桴、揭侯斯齐名,并称“元诗四大家”,诗风于典雅精切中见沉雄老练,前人尝比为“汉廷老吏”。《题渔村图》、《舟次湖口》、《挽文山丞相》等诗为其传颂的名篇。从史学角度来看,南城的程钜夫,金溪的危素和崇仁的吴澄、吴当都是当时有名的史学家。实录是编年史的一种体裁,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 元实录》是元代官修的历朝皇帝资料汇编。程钜夫主修了《元实录》中的《成宗实录》和《武宗实录》;吴澄主修了《元实录》中的《英宗实录》。《二十四史》是中国纪传体的正史,危素、吴当参加了《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辽史》和《金史》的修撰工作。此外,危素还著有《元海运志》,反映元代江南的粮食由海运至京师的情况,是研究我国古代航运史的重要材料。从地理学角度来看 ,临川的朱思本是全国一流的地理学家,他编绘的《舆地图》是继《海内华夷图》之后又一重要地图,对元朝地理学中的地图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从艺术角度来看,临川的罗稚川是元代著名画家。他精于描画山水,作品广泛流传于世,《雪江图》被《历代名画集成》收录,至今仍影响着画坛。
  元代临川的书院教育不够发达,只有两所书院,一所新建,一所改建。新建的是青城书院,位于郡治东,元至正八年,由抚州路总管周一山建,后改为张公书院。改建的是临汝书院,宋淳祐九年建的临汝书院到元延祐间毁于火,山长黄镇新之,重建临汝书院。同宋代比较,元代的临川书院显然大为减少。在学术著作方面重要的有刘臻的《隐居通议》。《隐居通议》为刘攥精心之作,体现了他一生的道德、经济观点和文章节义见解。全书31卷,分理学、古赋、诗歌、文章、骈俪、经史、礼乐、造化、地理、鬼神、杂录1 1门。其伦理之学尊陆九渊为正宗;评论诗文中所引者,今多不存,足以补诸家总集之不足。所以,《隐居通议》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专著。
  元代临川的科技成就在总体上不如宋代临川的科技成就,但在医学方面却比宋代有新的突破,出现了一批闻名的医学家。特别是出现了世界一流的骨伤科专家危亦林,把元代临川的医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南丰的危亦林,精于医术,尤长于骨伤科。他编著的《世医得效方》是一部通治内、外、妇、儿、伤科及五官科各种疾病的综合性著作。书中关于麻醉药的使用记载,是现今世界上已知的全身麻醉的最早记录;关于骨折复位手术中的“悬吊复位法”,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最早创造。此外,临川的黄大明,南城的严寿逸、吴德新和金溪的邓石、王善等均为闻名于乡里的医生。
  为什么临川文化在宋代全面繁荣之后又会出现元代低谷时期呢?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兵戈相扰,中华文化地不分南北均受到了较大的破坏,文学、艺术、教育与科技当然无复宋代之盛。临川文化亦在“相扰”之列,自然繁荣不起来。
  其二,元灭宋后,即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这样,全国的政治中心又从南方移至北方。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文化中心亦跟着北移,不少科技专家、文人学士和能工巧匠纷纷或归或移北方,影响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江西临川亦受其影响,以致出现文化低落的现象。
  其三,元代的临川,极少有读书人进入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虽然,元代金溪有一个危素,曾累官至参加政事,但他所起的作用不大。危素没有发现、培养和引荐更多的临川才子,去从事各项文化活动。因而,进入元代的临川文化,不但不能保持以高潮的势头继续向前发展,而且从高潮的势头跌入了低谷。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澄
相关人物
虞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