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文化的进取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048
颗粒名称: 临川文化的进取精神
分类号: K9
页数: 3
摘要: 临川文化的特质之一是临川人民勤于耕作,礼于诗书,耻于聚讼,以诗书求闻达,弃自守而进取的意识十分强烈。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行为地理学 人文景观学

内容

临川文化的特质之一是临川人民勤于耕作,礼于诗书,耻于聚讼,以诗书求闻达,弃自守而进取的意识十分强烈。临川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本来,在属半封闭的内陆型地理环境中发育的农耕文化,可能由自然经济导致一系列的以血缘宗法纽带为特色,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追求稳定,畏惧变化,内向克制的文化心理状态,但在广泛的南北文化交流过程中,特别是北方南下落籍临川的文化世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积累和财富,并在临川大地生根开花,推动临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使临川人民能在特殊的文化氛围中超越农耕文化特点,表现出一种开放进取的文化眼光。临川文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在于民众能把眼光从赖以生存的朴实泥土中解放出来,以诗书求闻达,弃自守而进取。临川人不耽幻想,却有比较活跃、聪慧的思维机制;不事冲动,但又充满进取拓展的创新意识。临川人民男女耕织有别,兄弟长幼有序,臣民各司其职,同处天伦。在临川大地上,女子勤纺绩无间寒暑,男子苦读书不论城乡。不论耕读,皆心尽其力,体乏其劳,蕴含着一种内在的进取欲求和奋斗精神。临川文化最活跃的基因就是那些饱读诗书的诸多乡贤,能沟通四海信息,放眼社会潮流,吸纳时代空气,接受进步文化。清朝乾隆年间《临川县志》编纂者曾精辟分析过临川独特的文化优势和人情风貌。说临川“山泽所产无可数之珍,宫室、衣服、饮食俭啬殊甚,然予按其风土为他郡邑所不能及,其大者有三善焉:地无城乡,家无贫富,其子弟无不学,诗书之声,尽宝皆然,一善也;女子闯藏,虽婢妾不出闺门,富贵无冶服之游,阡陌无馇饷之妇,二善也;贫富不相制,贵贱不相兼…… ,三善也。”①特别是南唐偏安江南以来,浓郁的文化气氛浸透江南,南唐二主都有许多艺术雅趣,许多重臣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雅爱艺术,尊重文人,成为一种时尚。这种“天时地利”的条件,使江南文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而临川也独占风气之先。南城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主持重修《大宋重修广韵》的陈彭年,聪颖好学,十三岁即撰写《皇纲论》,洋洋洒洒,长逾万言,为时辈推赏,名扬江南。南唐后主李煜闻之,召入宫中,令其幼子仲宣与之交游。南唐宰相冯延已罢相后,出为昭武军抚州节度使,在抚州任职有3年之久。冯延已是文坛著名的花间词人,他把词这种文学技巧带到抚州,想必他的词作在当地必有不少传唱者,而晏殊正是一个非常喜欢冯延已词的青年学子。据刘艘《中山诗话》称:“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已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已。”晏殊七岁能文,以神童被荐于朝廷,与千余人并试廷中,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展示了临川才子的杰出风范与卓越才气。自他以后,临川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第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逐渐形成了一个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才子群落。浓郁的文化气氛一直浸透临川。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严谨的家庭训导中,临川弟子勤奋进取,不堕门风的愿望十分强烈。王安石著名的《伤仲永》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临川人民对基础教育的深刻重视。曾巩的《墨池记》成为激励临川才子刻苦学习的长鸣警钟。在历代科举考试中,仅临川一县,就有近千人一领风骚,高中进士,就是与全国文化水平最高的江浙一带比较,也毫不逊色。特别是有不少临川才子是出身寒门,靠自己的艰苦努力一举成名。另外,也有不少家族是一门几代,联翩中科。在临川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可谓是人才辈出,称雄江南。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