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的区域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044
颗粒名称: 临川的区域文化
分类号: K9
页数: 5
摘要: 临川文化是在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在南北文化交流、碰撞中迅速繁荣的一支典型的区域文化。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区域文化

内容

临川文化是在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在南北文化交流、碰撞中迅速繁荣的一支典型的区域文化。临川邻近南昌,古代是进入闽粤沿海的交通要冲。在我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江西都融受了大量的北方移民。这也是临川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契机。晋永嘉丧乱之后,从北方人口第一次大规模迁徙开始,已有规模不小的士族南下,淮河虽然阻隔南北,但淮河的支流大都源远流长,呈西北、东南走向,而且多有舟楫之利,给河南、山东一带移民向东南移入安徽提供了方便。到安徽后,又涌入江西,甚至途经江西向闽粤或湘桂迁徙。这时临川地区已接受了不少北方客家移民。临川属丘陵地带,但河流切割山地形成峡谷,贯穿盆地形成很多冲积平原,自然条件较好,且人烟并不稠密,极易接受客家移民。客家进入临川的结果,是带来了大量的新鲜的先进的北方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土著的生产力水平,甚至使当地的人口结构和语言音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象客家语言对临川语言的影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中原汉人带来的北方话和当地的临川方言合流,相互渗透,长期揉杂,演变成今天这样著名的“临川音系”——既从属于赣语音系统,又同客家话有某些相同之处的独特的语言体系。 发达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步提高了临川人民的农业耕作技术,使抚州临川逐渐成为江西的重要粮仓。临川、金溪、南城、南丰的陶瓷窑、造纸、印刷、纺织业都比较发达,南城、黎川有重要的盐路通福建。富庶的经济条件和安宁的政治环境,对处于北方战乱中的一些大家望族,逐渐产生了吸引力。一些任官临川的官吏,看到临川淳朴的民俗和较高的文明程度,纷纷落籍临川。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其远祖为“ 有姜之裔,齐为晏氏,齐在春秋,晏显诸侯”,“其高祖讳墉,唐咸通中举进士,卒官江西,始落籍于高安……曾祖讳延昌,又徙其籍于临川”。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氏姒姓,其先鲁人,至其后世,避地迁于豫章,子孙散于江南。”②曾巩高祖曾展成,为南唐检校司空金紫光禄大夫,受遣至南丰为县令,始籍南丰。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其先出太原,今为抚州临川人。”③约在唐朝末年,王安石的曾祖父王永泰,“游览山川,慕其地之善,遂徙寓于此,故为临川王氏之祖。”④北宋著名哲学家李觏,其先祖本系南唐宗室,始封临川,后徙金溪,泸溪、南城。⑤以地理名作《太平寰宇记》传世的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其父乐璋原籍河南,因“朱温扰京兆,仍游仕江左,为抚州临川丞,籍居临川”,后因弃官居家,上华山进香,路过宜黄霍源村,见其“风景秀丽,乃举家迁移于此落户”。⑥ 无论是受朝廷派遣至临川任官然后落户临川的,还是躲避北方纷纭四起的战火兵燹迁徙临川的,或是游览山河羡慕江南秀丽风光淳朴民风而移居临川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多家族都是有一定经济政治实力的望族,本身就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积累。所以,他们迁徙来的不仅是家庭和人口,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鲜的北方文化空气。先进的北方文化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交流,推动着临川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 我们从上述临川文化渊源,可以对临川文化的界定,作个简单阐述。临川文化是指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其文化精神在临川区域12县市内辐射并发展的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中华文化的共同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涵,源远流长。 临川历来是赣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自东汉永元八年(96)建临汝县,虽晚于南城县,但自三国孙吴置临川郡起,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郡扩州时, 晦川郡易名抚州,临汝县更名临川县,一直沿袭至今。在这将近500年的时间内,临汝为郡治所在地。隋唐时,临川的郡治、物产、人口、城镇、集贸、交通、商岸、邮路等基本形成轮廓并开始稳定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脉流和生存繁衍机制。临川县城(今抚州市址),历来是郡、州、路、府、区的治所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里有承春、通教、望云三市,又有青云、逍遥、桐林、香楠、天庆五峰。曾巩曾用“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的诗句,对古临川的繁华盛况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现在抚州行署所辖的1 2个县市,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虽然成县先后不一,隶属关系几经变迁,但一直是以临川为核心地位。抚河,汇流盱江、乐安河、宜黄河,自南往北,贯穿临川区域,蜿蜒数百里,最后汇鄱阳,注长江,入东海。作为古代交通和经济的命脉,抚河对于联系附近郡县,发展区域经济,荟萃地方文化,起了极为重要作用。 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南昌是汉代豫章郡的古城,初唐为洪州都督府治,它“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是联系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必经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南北向说,当时由汴京,中原往来岭南,主要取道鄱阳湖、赣江、梅岭;从东西向说,由闽浙往来荆楚,也必途经江西。而抚州临川邻近南昌,又是进入闽粤沿海的交通要冲。从地理位置上说,临川处荆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闽粤文化区的交叉点上,历来官宦升迁贬谪,骚客游览观光,商人羁旅行役,途经,滞留,寓居抚州临川的不可胜数。王羲之、谢灵运,颜真卿、戴叔伦、冯延已、朱熹、陆游、黄庭坚、范成大、张孝祥、刘克庄、李贽、蒋士铨、徐霞客等都曾任官、居留或游历过临川,至今都留有珍贵的遗迹和墨宝。至于乡贤晏殊、晏几道、王安石、曾巩、饶节、谢逸、谢茳、汤显祖、陈际泰、章世纯、罗万藻、徐奋鹏、李来泰、李绂、纪大奎、李瑞清及陈彭年、李觏、罗汝芳、吴澄、虞集、吴与弼、陆九渊、危素、蔡上翔、何文渊、艾南英、吴嵩梁、乐史、谭伦、黄爵滋等,生活、家居、任官、游历临川的,更是无法一一叙述。可以说,中国文化史上不少档次高,名望大、贡献多,影响深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都跟临川有深厚的联系。历代的文化典籍,图书集成,都记叙了文化名人与临川的关系和临川才子的重要著作。特别是汤显祖以临川命题的《临川四梦》,不仅声震海内,而且誉满海外,扩大了临川的国际声誉。之所以要用“临川文化”来命名赣东区域文化,是因为:其一,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临川在区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临川历来都是赣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代郡治、府治都在临川,使临川成为联络区域经济,沟通区域文化,牵动区域发展的“火车头”。其二,由于临川在区域文化中的中心地位,使临川的文化声誉大大提高。在语言史上,人们把长期形成的,以临川为中心的语系,称之为“临川音系”,它是赣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史上,人们把明代剧坛上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称之为“临川曲派”。由于临川的文化声誉,历史上慕名游历临川山水,瞻仰临川古迹的文化名人不计其数,至今海内外许多人士也知“临川”而不知“抚州”。其三,在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临川文化代表人物如晏殊,王安石、汤显祖等,都骄傲地自称“临川”,而后人也分别把他们称为“晏临川”、“王临川”、“汤临川”,王安石、汤显祖的著作也被人们称为《王临川文集》、《汤临川文集》。后代文人在整理临川才子的著作时,也都冠以“临川文献”之名。如清康熙三年(1664 )刘玉瓒曾辑选《临川文献六种》,清康熙十九年(1680)胡亦堂曾辑《临川文献十五种》,共25卷。 更为重要的是,以临川为龙头的赣东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共同的发展历史和共同的演变规律,也体现了共同的文化精神。临川区域文化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文化整体,任何人为之分割都是不适宜的。 那么,为什么又不以“南城”、“抚州”,“赣东”等字样来命名临川区域文化,而要用“临川”来命名其文化呢?南城建县固然早于临川,且有过军、路、府,区治所的光荣历史,但终不能像临川那样,处在赣东的中心位置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前沿地带,更不能起到领风骚、执牛耳的作用,不像临川那样,对区域文化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而其他县(市),在历史上或从属于临川,或依附于临川,以其中某县(市)来命名赣东文化,一是文化声誉和知名度低,二是根本无法涵盖和包容博大精深的临川文化内含。“抚州”的建制已经是隋代以后,且仍在临川县治之内,以其命名赣东区域文化,虽可对这一文化作横向的统领,且有一定的当代意义,但不足以对之作纵向的概括,更不能体现临川区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多层次结构。至于“赣东”一词,只不过是人们对江西方位的称谓,不带文化色彩,亦非政治实体,当然更不具备被命名的条件。因此,只有以“临川文化”来命名,才能广泛包容赣东区域文化的丰富领域,才能深刻体现赣东区域文化的内在精神,才能准确概括赣东区域文化的发展面貌,才能更加扩大赣东区域文化的当代声誉。

附注

① 欧阳修:《神道碑铭》见《欧阳永叔集》商务印书馆本 ② 曾肇:《亡兄行状》见《曾巩集》附录中华书局 ③ 《王文公文集》卷33《先大夫述。 ④ 临川县展坪乡竹溪《王氏族谱》 ⑤ 《李规集》《李来泰宋泰伯公文集原叙》 ⑥ 《乐史十三修家谱》王安石《乐氏源流序》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