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府学濂溪先生祠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3238
颗粒名称: 隆兴府学濂溪先生祠记
其他题名: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摘要: 朱熹所作记《隆兴府学濂溪先生祠记》
关键词: 宋代 朱熹

内容

隆兴府学教授南康黄君灏既立濂溪先生之祠于其学
  而书来语熹曰先生之学自程氏得其传以行于世至于
  今而学者益尊信之以故自其乡国及其平生逰宦之所
  历皆冇祠于学以致其瞻仰之意若此邦者盖亦先生之
  仕国也而视于其学独未有所祠奉灏也既言于府而敬
  立之且奉程氏二先生以配焉又将竊取其书日与学者
  诵习之而患未知其所以说也吾子盖尝为是以幸教吾
  邦之人是殆有以识其意者愿得一言以记兹事庶乎其
  有以发也熹谢不敏而黄君要之不置熹惟先生之学之
  奥固非末学所敢知抑不敢谓无其志者矧黄君之请之
  勤若是亦安得而不为之言乎盖尝竊谓先生之言其高
  极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其实不离乎日用之间其幽探乎
  阴阳五行造化之赜而其实不离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
  之际其体用之一源显微之无间秦汉以下诚未有臻斯
  理者而其实则不外乎六经论语中庸大学七篇之所传
  也盖其所谓太极云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以
  其无器与形而天地万物之理无不在是故曰无极而太
  极以其具天地万物之理而无器与形故曰太极本无极
  也是岂离乎生民日用之常而自为一物哉其为阴阳五
  行造化之赜者固此理也其为仁义礼智刚柔善恶者亦
  此理也性此理而安焉者圣也复此理而执焉者贤也自
  尧舜以来至于孔孟其所以相传之说岂有一言以易此
  㢤顾孟氏既没而诸儒之智不足以及此是以世之学者
  茫然莫知所适髙则放于虚无寂灭之外卑则溺于杂博
  华靡之中自以为道固如是而莫或知其非也及先生出
  始发明之以传于程氏而其流遂及于天下天下之学者
  于是始知圣贤之所以相传之实乃岀于此而有以用其
  力焉此先生之教所以継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
  也今黄君既立其祠以及于程氏而又欲推其说以传学
  者是必有以黙契于心而亡疑矣而犹若有待乎熹之言
  者岂将以是辅其说而久其传邪既不得辞乃叙其事而
  并书是语以复焉黄君幸以为不悖于先生之言则愿刻
  之石厝之祠门以告来者庶㡬其或小補云尔淳熙六年
  冬十月辛亥新安朱熹记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