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3060
颗粒名称: 读唐志
其他题名: 杂著
分类号: I269.6
页数: 4
摘要: 朱熹所作杂著《读唐志》
关键词: 杂著 宋代 朱熹

内容

欧阳子曰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逹于天下三代而
  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虗名此古今不易之至论也然彼
  知政事礼乐之不可不出于一而未知道德文章之尤不
  可使岀于二也夫古之圣贤其文可谓盛矣然初岂有意
  学为如是之文哉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如天有
  是气则必有日月星辰之光耀地有是形则必有山川草
  木之行列圣贤之心既有是精明纯粹之实以旁薄充塞
  乎其内则其著见于外者亦必自然条理分明光辉发越
  而不可揜盖不必托于言语着于简冊而后谓之文但自
  一身接于万事凡其语黙动静人所可得而见者无所适
  而非文也姑举其最而言则易之卦画诗之咏歌书之记
  言春秋之述事与夫礼之威仪乐之节奏皆巳列为六经
  而垂万世其文之盛后世固莫能及然其所以盛而不可
  及者岂无所自来而世亦莫之识也故夫子之言曰文王
  既没文不在兹乎盖虽巳决知不得辞其责矣然犹若逡
  巡顾望而不能无所疑也至于推其所以兴衰则又以为
  是皆出于天命之所为而非人力之所及此其体之甚重
  夫岂世俗所谓文者所能当哉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
  之士背本趋末不求知道养德以充其内而汲汲乎徒以
  文章为事业然在战国之时若申商孙吳之术苏张范蔡
  之辩列御冦庄周荀况之言屈平之赋以至秦汉之间韩
  非李斯陆生贾傅董相史迁刘向班固下至严安徐乐之
  流犹皆先有其实而后托之于言唯其无本而不能一出
  于道是以君子犹或羞之及至宋玉相如王褒扬雄之徒
  则一以浮华为尚而无实之可言矣雄之太元法言盖亦
  长杨校猎之流而粗变其音节初非实为明道讲学而作
  也东京以降讫于隋唐数百年间愈下愈衰则其去道益
  远而无实之文亦无足论韩愈氏出始斍其陋慨然号于
  一世欲去陈言以追诗书六艺之作而其弊精神縻岁月
  又有甚于前世诸人之所为者然犹幸其略知不根无实
  之不足恃因是颇溯其源而适有会焉于是原道诸篇始
  作而其言曰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
  人其言蔼如也其徒和之亦曰未有不深于道而能文者
  则亦庶几其贤矣然今读其书则其出于謟䛕戏豫放浪
  而无实者自不为少若夫所原之道则亦徒能言其大体
  而未见其有探讨服行之效使其言之为文者皆必由是
  以出也故其论古人则又直以屈原孟轲马迁相如杨雄
  为一等而犹不及于董贾其论当世之弊则但以词不巳
  出而遂有神狙圣伏之叹至于其徒之论亦但以剽掠僭
  窃为文之病大振颓风教人自为为韩之功则其师生之
  间传受之际盖未免裂道与文以为两物而于其轻重缓
  急本末宾主之分又未免于倒悬而逆置之也自是以来
  又复衰歇数十百年而后欧阳子出其文之妙盖巳不愧
  于韩氏而其曰治出于一云者则自荀杨以下皆不能及
  而韩亦未有闻焉是则疑若几于道矣然考其终身之言
  与其行事之实则恐其亦未免于韩氏之病也抑又尝以
  其徒之说考之则诵其言者既曰吾老将休付子斯文矣
  而又必曰我所谓文必与道俱其推尊之也既曰今之韩
  愈矣而又必引夫文不在兹者以张其说由前之说则道
  之与文吾不知其果为一耶为二耶由后之说则文王孔
  子之文吾又不知其与韩欧之文果若是其班乎否也呜
  呼学之不讲久矣习俗之谬其可胜言也哉吾读唐书而
  有感因书其说以订之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