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臣礼议同安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3052
颗粒名称: 民臣礼议同安作
其他题名: 杂著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杂著《民臣礼议同安作》
关键词: 杂著 宋代 朱熹

内容

礼不难行于上而欲其行于下者难也盖朝廷之上典章
  明具又自尚书省置礼部尚书侍郎以下至郎吏数十人
  太常寺置卿少以下至慱士掌故又数十人每一举事则
  案故事施行之而此数十人者又相与聚而谋之于其器
  币牢醴共之受之皆有常制其降登执事之人于其容节
  又皆习熟见闻无所违失一有不当则又有諌官御史援
  据古今而质正之此所谓不难行于上者也惟州县之间
  士大夫庶民之家礼之不可巳而欲行之则其势可谓难
  矣揔之得其所以不合者五必欲举而正之则亦有五说
  焉盖今上下所共承用者政和五礼也其书虽尝班布然
  与律令同藏于理官吏之从事于法礼之间者多一切俗
  吏不足以知其说长民者又不能以时布宣使通于下甚
  者至或并其书而亡之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一也书脱幸
  而存者亦以上下相承沿习苟简平时既莫之习临事则
  骤而学焉是以设张多所谬盭朝廷又无以督察䋲紏之
  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二也祭器尝经政和改制尽取古器
  斟酌存于今者以为法今郊庙所用则其制也而州县专
  取聂氏三礼制度丑怪不经非复古制而政和所定未尝
  颁降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三也州县惟三献官有祭服其
  分献执事陪位者皆常服也古今杂揉雅俗不辨而县邑
  直用常服不应礼典此礼之所以不合者四也又五礼之
  书当时修纂出于众手其间亦有前后自相矛盾及踈略
  不备处是以其事难尽从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五也礼之
  所以不合者五必将举而正之则亦有五说焉曰礼之施
  于朝廷者州县士民无以与知为也而尽颁之则传者苦
  其多习者患其慱而莫能穷也故莫若取自州县官民所
  应用者参以近制别加纂录号曰绍兴纂次政和民臣礼
  略锓板模印而颁行之州县各为三通【一通于守令廰事一通于学一通于】
  【名山寺观】皆椟藏之守视司察体如诏书而民庶所用则又使
  州县自锓之板正歳则摹而掲之市井村落使通知之则
  可以永久矣此一说也礼书既班则又当使州县择士人
  之笃厚好礼者讲诵其说习其颂礼州县各为若干人廪
  之于学名曰治礼毎将举事则使教焉又诏监司如提学
  司者察其奉行不如法者举䋲治之此二说也祭器不一
  郡县所用至广【诸祭唯释奠从祀所用器物为多当约此数为定一州一县必具之】难以悉
  从朝廷给也但毎事给一以为凖式付之州郡椟藏于太
  守廰事使以其制为之以给州用以赋诸县【或恐州县自造不能齐同】
  【即赋钱于州县各为若干诣行𡉄所属制造】其器物用者自为一库别置主典
  与所椟藏者守令到罢举以相付书之印纸以重其事【礼书】
  【礼服并用此法】此三说也祭服则当凖政和礼州县三献分献执
  事赞祝陪位之服举其所有者议其所无者補之使皆为
  古礼服【释奠分献之属皆用士人馀祭用人吏当殊其制】制造颁降如祭器法此
  四说也礼书之不备者【熹尝考释奠仪之失今别出之】更加详考而正之
  仍为图其班序陈设行事升降之所事为一图与书通班
  之【守视如书法】则见者晓然矣此五说也夫礼之所以不合者
  如此必将举而正之其说又如此亦可谓明白而易知矣
  而世未有议之者则以茍简之俗胜而莫致意焉故也是
  其所以每难也愚故曰礼不难行于上而欲其行于下者
  难也故述斯议以为有能举而行之则庶乎其有補焉尔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