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晦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889
颗粒名称: 答李晦叔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4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李晦叔》
关键词: 李晦叔 朱熹

内容

辉暴者因举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两句竊意谓与东莱
  所谓操存则气血循軌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
  浮正是此意先生批诲云此说是也然不必作两句看
  辉因思之未见有重叠处
  此等处只是闲说不須着力更下注脚枉费心力
  先生又批诲云此处只是放去收来顷刻间事只一操
  字巳是多了不須如此着意安排也辉竊谓心之存亡
  出入特繋于人之操舍如何耳但圣人则不操而常存
  众人则操之而后存也先生云只一操字巳是多了辉
  久而未喻近者看龟山解七十而从心所欲之义谓圣
  人从容中道无事乎操然后始悟先生批诲之意正是
  为巳存者设若心不能无放则固不可不操但太着意
  安排是助长也未审先生以为如何
  此是至亲切处龟山之说亦不谓此須反之于心只就放
  去收来时体看只此操时当处便存只要功夫接续不令
  间斷耳
  辉竊尝谓学者却须当常存此心于庄端静一之中母
  使一毫私意杂乎其间则方寸之间自有主宰不致散
  漫走作而虚灵洞彻之本体庶乎可以黙识矣然欲真
  实识其虚灵洞彻之本体则又須是日与义理相亲克
  去巳私然后心之本体可得而识
  罢却许多闲安排除却许多闲言语只看操则存一句是
  如何亦不可重叠更下注脚
  辉竊尝谓自昔明明德于天下者亦須由格物致知功
  夫次第曲折然后始能自明其明德也今使天下之人
  皆有以明其明德便能各诚其意各正其心各修其身
  各亲其亲各长其长而格物致知之功略不烦于用力
  焉岂不堕于不择其本而直图其末之弊
  若欲正心诚意須是格物致知然若说道各格其物各致
  其知则似不成言语只得如此说过如云一是皆以修身
  为本岂是删了上四事耶、
  或问曰但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
  之异是以圣之于愚人之与物相与悬绝而不能同耳
  辉竊详此假所说气质物欲分圣愚人物处似觉可疑
  若以清浊分圣愚偏正分人物则物欲厚薄浅深一句
  复将何指若谓指圣愚则圣人无物欲之私若谓说人
  物则物又不可以浅深厚薄论未晓
  清浊偏正等说乃本正蒙中语而吕慱士中庸详说又推
  明之然亦是将人物贤智愚不肖相对而分言之即须如
  此若大概而论则人清而物浊人正而物偏又细别之则
  智乃清之清贤乃正之正愚乃清之浊不肖乃正之偏而
  横渠所谓物有近人之性者又浊之清偏之正也物欲浅
  深厚薄乃通为众人而言若作有无则此一等人甚少难
  入群队故只得且如此下语若以为疑则不若改圣字作
  贤字亦省得分解而圣人自不妨超然出于其外也
  横渠先生曰祔葬祔祭极至理而论只合祔一人夫妇
  之道当其初婚未尝约再配是夫只合一娶妇只合一
  嫁今妇人夫死而不可再嫁如天地之大义然夫岂得
  而再娶然以重者计之养亲承家祭祀継续不可无也
  故有再娶之理然其葬其祔虽为同穴同几筵然譬之
  人情一室中岂容二妻以义断之須祔以首娶継室别
  为一所可也程氏祭仪谓凡配用正妻一人或奉祀之
  人是再娶所生即以所生配辉尝谓凡配止用正妻一
  人是也若再娶者无子或祔祭别位亦可也若奉祀者
  是再娶之子乃许用所生配而正妻无子遂不得配享
  可乎先生答云程先生此说恐误唐会要中有论凡是
  嫡毋无先后皆当并祔合祭与古者诸侯之礼不同辉
  竊疑横渠乃是及至理而论不得不然若欲处之近人
  情只合从先生所答
  夫妇之义如干大坤至自有等差故方其生存夫得有妻
  有妾而妻之所天不容有二况于死而配祔又非生存之
  比横渠之说似亦推之有大过也只合从唐人所议为允
  况又有前妻无子后妻有子之碍其勢将有甚杌陧而不
  安者唯葬则今人夫妇未必皆合葬継室别营兆域宜亦
  可耳
  问【缺】
  理固如此然須实用其力不可只做好语说过人当有以
  培养之然后积渐纯熟向上有进歩处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李晦叔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