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潘子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812
颗粒名称: 答潘子善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4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潘子善》
关键词: 潘子善 朱熹

内容

所论为学之意善矣然欲专务静坐又恐堕落那一边去
  只是虗著此心随动随静无时无处不致其戒谨恐惧之
  力则自然主宰分明义理昭著矣然著个戒谨恐惧四字
  已是压得重了要之只是略绰提撕令自省觉便是工夫
  也所示数条今各奉答可更详之所论孟子大学说正心
  处不知敬仲如何说【如何是二说相似处如何是有此四者心便不正】可更扣之
  须尽彼说方可判断未可便以巳意障断他人话头也纯
  仁可念此间方为季通远谪作恶忽又闻此其祸乃更甚
  于季通使人不能忘懐然此中近日改移新学复为僧坊
  塑象摧毁要膂断折令人痛心彼圣贤者尤不免遭此厄
  会况如吾辈何足道哉精舍春间有朋友数人近多散去
  仅存一二未有精进可望者亦縁无长上在彼唱率功夫
  殊无次第诸友颇思董叔重也
  或疑清庙诗是祀文王之乐歌然初不显颂文王之德
   止言助祭诸侯既敬且和与夫与祭执事之人能执行
   文王之德者何也某曰文王之德不可名言凡一时在
   位之人所以能敬且和与执行文王之德者即文王盛
  德之所在也必于其不可容言之中而见其不可掩之
  实则诗人之意得矣读此诗想当时闻其歌者真若洋
   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又何待多著言语委曲形
   容而后足之哉妄意如此不知是否
  此说是
   谷风诗四章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㳺之
   集传以为兴体某疑是比体未知如何乞指教
  若无下面四句即是比既有下四句则只是兴矣凡此類
  皆然非独此章也
   事君数斯辱矣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
   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
   反辱求亲而反䟽也某竊以为事君而纳忠交友而责
  善职所当然而心之不能巳者本非有求荣求亲之心
   恐胡氏之说不能无过未知如何
  胡氏说尽人情未有不是处
  桞下惠进不隱贤集注谓不隱贤不枉道也某竊疑与
   下文必以其道意相重
  两句相承只作一意读文勢然也
   乃孔子则欲以㣲罪行㣲罪不知是指鲁言是孔子自
  谓也耶乞指教
  自谓
   知性则知天矣不知知性便能知天亦有浅深耶乞指
  教
  穷理到知天处自然见得
   饥者甘食渴者甘饥某竊谓此章是借饥渴之害以言
   人心之害所谓人心之害恐不止为贫贱而已凡一切
   欲有求之不得而遂不暇择焉皆是也所谓人能无以
  饥渴之害为心害者谓人能无以饥渇害口腹之類为
  其心害则不忧其不及人矣未知如此说得否
  此章从来有两说以意则此说胜盖不欲人以利欲害其
  心如饥渇之害口腹也以语则不以饥渇之害动其心者
  为切于文义未知果孰是但后说差不费力耳
   温公稽古录秦论谓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
   之秦之谓矣又引贾生之论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勢
   异也某竊谓秦以虎狼并天下设使守之以道且不可
   保况又非其道耶论者不当徒咎其守之非道而不论
   其攻之巳不善也
  贾生温公之论若究其极固为有病然彼其立论非为攻
  取者谋以为可以如是取之而无害也乃为既得之后而
  谋以为如是则或可以守耳今且试以身处胡亥子婴之
  地而自谋所以处之之冝则彼前日取之之逆者既不可
  及矣吾乃可以拱手安坐以待其亡耶
   魏论温公谓魏太祖取天下于盗手而非取之于汉室
   某于此有所未喻盖尽忠以事君兴衰而拨乱此人臣
   之軄也安可因其危乱自多其功遂掩取之耶今有巨
   室一夕寇至据其室庐而攘其赀财有强奴悍仆𨚫其
   群盗而复其室庐不归之于主而遂以为巳有谓吾取
   之于盗手而非取之于主人其可乎温公之论殆将启
   天下奸雄之心故不能无疑并乞教诲
  温公此论殊不可晓知其非是足矣不须深论前贤之失
  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潘子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