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许生【中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775
颗粒名称: 答许生【中应】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许生》
关键词: 许生 朱熹

内容

去歳薛象先过此极道左右贤德令闻之羙甚恨跧伏无
  因縁相见今者乃承惠书一通反复读之益见所以求道
  郷学之意深以为幸至于称引前辈比拟非伦则有所不
  敢当也左右以应举觅官羙名好事之学为不足学而欲
  讲乎义理以求脩巳治人之方固巳不缪于所趋矣夫道
  之体用盈于天地之间古先圣人既深得之而虑后世之
  不能以逹此于是立言垂教自本至末所以提撕诲𩛙于
  后人者无所不备学者正当熟读其书精求其义考之吾
  心以求其实参之事物以验其归则日用之间讽诵思存
  应务接物无一事之不切于巳矣来喻乃谓读书逐于文
  义玩索堕于意见而非所以为切巳之实则愚有所不知
  其说也世衰道㣲异论蜂起近年以来乃有假佛释之似
  以乱孔孟之实者其法首以读书穷理为大禁常欲学者
  注其心于茫昧不可知之地以侥幸一旦恍然独见然后
  为得盖亦有自谓得之者矣而察其容貌辞气之间脩巳
  洽人之际乃与圣贤之学有大不相似者左右于此无乃
  亦惑其说而未能忘耶夫读书不求文义玩索都无意见
  此正近年释氏所谓看话头者世俗书有所谓大慧语录
  者其说甚详试取一观则其来历见矣若曰儒释之妙本
  自一同则凡彼之所以贼恩害义伤风壊教圣贤之所大
  不安者彼既悟道之后乃益信其为幻妄而处之愈安则
  亦不待他求而邪正是非巳判然于此矣又如所谓宁有
  人皆得见之过无或有不睹不闻之欺夫中庸之言正谓
  道体流行初无间断是以无所不致其戒惧非谓独戒惧
  乎隠㣲而忽略其显著也若如来喻则人所共见之处间
  断多矣而曰循是存养不疾不徐吾恐其未免为好髙欲
  速之尤者也至如孟子所谓非义袭而取之文义本自分
  明而今学者未尝细考但据口耳相承以至施安失所者
  盖十人而二五也既勤下问不敢不尽其愚然亦未暇详
  究其曲折幸深察之当否俟报也近至富沙见陈守舍人
  说及建阁藏书事欲以记文见委而未得其详今收张卿
  元善蔡兄季通书备见首末偶数日脚气发作不能饮食
  而右臂亦痛至不能亲执笔惫卧支离口占布此知代期
  不远他日病起草得记成当因薛卿转逹代者或同官中
  必有能竟其事者但恐文词鄙俚议论不同未必可用耳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许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