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赵恭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758
颗粒名称: 答赵恭父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6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赵恭父》
关键词: 赵恭父 朱熹

内容

所示诸说备见用意之精然看得皆过髙不平稳若一向
  如此说即非唯令人解经不得虽圣贤亦无开口处凡有
  言语皆为剰物矣又说日用间似见光景不覺喜悦此亦
  非好消息且宜就平实明白处看道理是非久之自然开
  明安稳无凝滞也仪礼文字𨚫好致道一篇巳入注䟽他
  时诸篇皆当放此或所附之文有难晓者亦当附以注䟽
  也致道告归甚令人作恶此间事渠能言之更不缕缕渠
  认得门路𨚫不错但恐未有勤恳积累工夫凡百更相劝
  勉为佳耳
   谨终追远游氏曰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谨之远者人
   之所易忘也而追之厚之至也竊意游氏意恐指凡事
   而言非专为䘮祭而发蓋終之當謹遠之當進是皆天
  理人心不能自己者
  所当然而人多不能然者若皆如来喻则世间更无偝死
  忘先之人不待尧舜而比屋常可封矣曾子亦不须说此
  两句程子亦不当兼说䘮祭也
   富贵是人之所欲一章恐亦不可小看看此自非颜闵
   以上工夫至到者恐未易言
  看文字只虚心随文平看岂有所说本小而湏作大看之
  理此章之指更宜深玩方见实用力处
   原思为之宰疑亦以类相从而别为一章未详
  此類亦多分得不同如仲弓子桑颜渊子路不曾分子贱
  子贡回也冉求𨚫分了盖一时失于㸃对然非大义所繋
  不能易也要之不若皆析为二乃佳
   贤哉回也章集注云今不敢妄为之说某竊疑下克巳
  复礼之云巳煞为学者说破𨚫似剰著此语
  不曾说乐处如何所乐何事也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章竊疑唯我与尔之与是训同则
  谁与吾不与之与是训许故竊以为恐难合作一章详
  集注意夫子行三军必与巳同意子路自谓若行三军
   则舍我复谁同耶但覺得气象太粗暴若作两章而不
  害其相蒙则字义既明而气象亦不斍至如此也
  分章巳见前说但与字恐难作两般说子路问得粗暴是
  其气象如此虽作两章然粗暴亦只在也况彼之粗暴吾
  又安能追而抑之耶
   吾止吾往也竊意文义恐吾者圣人自吾也
  若如所解即句内字数不足圣人之言不如是之造作奇
  巧也
   君子不以绀緅餙注云君子谓孔子下文苏氏曰此孔
   子遗书杂记曲礼非特孔子事
  比二义兼存以待学者之自择未有一定之说
   集注解回也其庶乎屡空章言其近道又能安贫也竊
   疑又字似作两截盖乐道故能安贫而安贫所以乐道
   也
  世间亦有质羙而能安贫者皆以为知道可乎更思之
   论笃是与章集注【云云】详此文义恐只是说不可以言
   取人下文又言不可以貌取人何也
  色庄便是兼著貌字
   祭义
  深爱和气一节承上文孝子之祭不诎不愉不欲等语而
  发非独为敬齐之色一句也其下乃迤逦杂记孝事未必
  为祭发也所编者但取其相關者附之经下其全篇且与
  泛存祭綂先于祭义亦无害也
   郷饮酒义谨按此篇自郷饮酒之义而下先儒以为记
   郷大夫饮宾于庠序之礼自郷饮酒之礼而下先儒以
   为记党正饮酒于庠序以正齿序之位今详考其文由
   前之说则有所谓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云云】固
   足以见宾兴之意由后之说则有所谓六十者坐五十
   者立侍以聴政役之類亦足以证序齿之事但某竊疑
  仪礼所载鄊饮只是郷大夫兴其贤能而以礼宾之不
  知说礼者何取于党饮而记为是义据郑注云汉郡国
   以十月行此饮酒盖取党正之说然则自鄊饮酒之礼
   而下岂自成一章之文乃世儒述其所以有取于党正
   之义而因以传益之耶浅陋未得其说
  此无他义只是作记者并举之耳
   燕义首载庶子官一节未详据文𫝑恐当以诸侯燕礼
   之义为篇首而置庶子官一节于篇末乃成文耳
  当如此
   内则一篇文理密察法度精详见古先圣王所以厚人
   伦羙教化者无所不用其全某疑中间似有难看处如
   饭黍稷稻梁【止】大夫于阁三士于坫二一节与上下文
   似不相蒙岂特载此因以著夫贵贱品节之差耶又凡
  养生【止】玄衣而养老一节疑王制文重出不然亦岂先
   王之成法因子事父母而达之天下以及人之老哉又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止】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一节虽承上章养老之文而云然此篇既曰后王命冢
  宰降德于众兆民则是古昔盛时朝廷所下教命恐不
  应引到曾子之言疑是他简脱误在此耳又凡养老五
   帝宪【止】皆有惇史一节疑错简恐或当在上文玄衣而
   养老之下又淳熬【止】以与稻米为酏一节亦疑错简恐
   或当属上文冬冝鲜羽膳膏膻及雉兔皆有芼之下自
   此外数节上下井井有条独此未易晓畅
  养老一节旧亦疑之似当削去【曾子惇史两节亦然】但说饮食处未
  知如何更详考之【所削去者亦须别收勿使漏失】
   某比在侍侧见余正甫云奔丧投壸两篇可補仪礼之
   阙心甚喜之近见礼记释文引郑氏篇目注独此二篇
   注云实曲礼之正篇也馀皆否某竊详谓之正篇则非
  先儒杂记之文又按仪礼䟽云仪礼亦名曲礼又礼器
   注云曲礼谓今礼也礼篇多亡本数未闻某谓郑氏所
   谓今礼即指仪礼而言然则可補仪礼之阙似无疑矣
   内则附昏礼后作传文亦善少仪附相见礼则疑未安
   盖其间数节见少仪巳编入本篇矣馀为杂记恐不足
   以相证而徒足以相乱耳未知是否礼经残缺可疑者
   不能一二数凡此非敢汎然烦渎师聴但据眼前编集
  文字因致愚虑于其间理既有疑问不容巳自馀不惟
   不敢肆其狂斐即亦未暇及悉告尊察
  少仪亦是无收附处且因篇首之言而附之耳若以为疑
  不知𨚫合如何区处幸批报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赵恭父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