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才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737
颗粒名称: 答陈才卿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1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陈才卿》
关键词: 陈才卿 朱熹

内容

前书所论方叔所说不同者只是渠以知覺为性此是大
  病后假所谓本然之性一而巳矣者亦只是认著此物而
  言耳本领既差自是不能得合今亦不能枉费言语但要
  学者见得性与知覺字义不同则于孟子许多说性善处
  方无窒碍而告子生之谓性所以为非者乃可见耳才卿
  所论中庸戒惧谨独二事甚善但首章之说性或通人物
  或专以人而言此亦当随语意看不当如此滞泥也盖天
  命之性虽人物所同禀然圣贤之言本以修为为主故且
  得言人而修为之功在我为切故又有以吾为言者如言
  上帝降衷于民民受天地之衷以生不可谓物不与有孟
  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可谓他人无此浩然之气也
  又谓㣲细之物亦皆有性不可以仁义礼智而言㣲物之
  性固无以见其为仁义礼智然亦何縁见得不是仁义礼
  智此類亦是察之未精当更思之又谓所谓率性只就人
  物当体而言𨚫欲删去而言之三字此亦误矣道只是性
  之流行分别处非是以人率性而为此道也谢氏天地不
  恕之论所说亦未当凡此之類有本不湏致疑者但且虚
  心反复当自见得不必如此横生辩难枉费词说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陈才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