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宋深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663
颗粒名称: 答宋深之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宋深之》
关键词: 宋深之 朱熹

内容

熹往者入城幸一再见虽人事匆匆未得款语然巳足以
  自慰矣别后不得奉问积有驰情兹辱惠书獲闻比日侍
  奉佳庆进学有日新之功尤以忻沃经史诸说足见玩埋
  修辞之意可为后生读书之法属以病目方读得一二篇
  其词气深慱而义理通畅甚可喜也异时益求胜巳之友
  相与讲明古人为巳之学而力行之则其所进当有不止
  于此者矣三圣相授允执厥中与孟子所论子莫执中者
  文同而意异盖精一于道心之㣲则无适而非中者其曰
  允执则非徒然而执之矣子莫之为执中则其为我不敢
  为杨朱之深兼爱不敢为墨翟之过而于二者之间执其
  一节以为中耳故由三圣以为中则其中活由子莫以为
  中则其中死中之活者不待权而无不中中之死者则非
  学乎圣人之学不能有以权之而常适于中也权者权衡
  之权言其可以称物之轻重而㳺移前郤以适于平盖所
  以节量仁义之轻重而时措之非如近世所谓将以济乎
  仁义之穷者也至于孔孟言性之异则其说又长未易以
  片言质然略而论之则夫子杂乎气质而言之孟子乃专
  言其性之理也杂乎气质而言之故不曰同而曰近盖以
  为不能无善恶之殊但未至如其所习之远耳以理而言
  则上帝之𨹓里人心之秉彛初岂有二理哉但此理在人
  有难以指言者故孟子之告公都子但以其才与情者明
  之譬如欲观水之必清而其源不可到则亦观诸流之未
  远者而源之必清可知矣此二义皆圣贤所罕言者而近
  世大儒如河南程先生横渠张先生尝发明之其说甚详
  具在方冊者今仓司所印遗书即程氏说而张氏之书则
  蜀中自有版夲不知亦尝考之否熹自十四五时得两家
  之书读之至今四十馀年但覺其义之深指之远而近世
  纷纷所谓文章议论者殆不足复过眼信乎孟氏以来一
  人而已然非用力之深者亦无以信其必然也旧尝择其
  言之近者别为一书名近思录今往一通了翁责沈墨刻
  亦可见前辈师友源流并以奉寄幸细读之有疑复见告
  也令弟叔季诗易之说亦甚详明区区所望盖不殊前之
  云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宋深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