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时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524
颗粒名称: 答李时可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李时可》
关键词: 李时可 朱熹

内容

中庸非自成巳而巳也章求之章句曰诚虽所以自成
  然在我者无伪则自然及物矣若仁皆性之德故在内
  外无二道所以时措之而各得其冝也审如是说则是
  以仁知为合内外二道而非以诚为合内外之道恐于
  合字有疑碍
  唯诚为能尽仁知之德而合内外之道章句语有未莹处
  耳
  中庸不见而章章求之章句则曰不见而章以配地言
  不动而变以配天言何也且观上下文虽先言博厚次
  言髙明先言配地后言配天然继此而论天地山川则
  又以天为称者是盖错综而言之耳不必以地为先也
  此等处不須深求只是随文赞叹大略看过可也
  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巳中正万物育焉竊谓中也者
  言性之体也此属天命之谓性和也者言道之用也此
  属率性之谓道致中和者言教之推也此属脩道之谓
  教伏读章句或问则致中和专言自巳之事恐欠推以
  及人数句【巳字疑之字误正字疑止字误】
  既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则只是此个中和便总摄
  了天地万物不湏说推以及乎人也
  前章今承先生曲赐指教思之大概有二说能推致中
  和之极而又得时得位以行之则道民以德齐民以礼
  以吾之先知觉彼之后知以吾之先觉斍彼之后覺使
  中和之化浃于天下然后中道之所感格天地以位万
  物以育此以事言者也虽不得位以行之而既以全大
  中之极致即天地之所以定位者也既巳全至和之极
  致即万物之所以育者也此以理言之也
  所论中和两假大意皆是但前假说得新民意思大多致
  和处犹可如此说若致中却如何得天下之人皆如吾之
  寂然不动而纯亦不巳耶只是自家有些小本领方致得
  和然后推以及人使人观感而化而动天地感鬼神耳自
  其巳成而论之则见天地之位本于致中万物之育本于
  致和各有脉络潜相灌输而不可乱耳
  诚者物之终始章【云云】
  凡有一物则其成也必有所始其壊也必有所终而其所
  以始者实理之至而向于有也其所以终者实理之尽而
  向于无也若无是理则亦无是物矣此诚所以为物之终
  始而人心不诚则虽有所为皆如无有也盖始而未诚则
  事之始非始而诚至之后其事方始终而不诚则事之终
  非终而诚尽之时其事巳终若自始至终皆无诚心则彻
  头彻尾皆为虗伪又岂复有物之可言哉此即向来所说
  之意但章句或问说得都不分明故读者不能晓今得时
  可反复问辨方说得到次第两处皆湏更定此可并以示
  守约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李时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