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康炳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471
颗粒名称: 答康炳道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康炳道》
关键词: 康炳道 朱熹

内容

所论学者之失由其但以致知为事遂至䧟溺此于今日
  之弊诚若近之然恐所谓致知者正是要就事物上见得
  本来道理即与今日讨论制度较计权术者意思功夫迥
  然不同若致得吾心本然之知岂复有所䧟溺耶正坐论
  事而不求理遂至生此病痛耳熹于此非敢有所与夺但
  见邪说横流恐为吾道之害故不得不极言之信之与否
  则在乎人焉若既排辟之又假借之则恐其弊将有至于
  虎而遗患者矣然区区于此亦固未尝有所绝于人而
  不与其进也彼若幡然觉悟去邪归正又岂熹之所能拒
  哉东莱文字湏子细整顿成编乃可啇量但此事亦不冝
  甚缓盖人生不坚固若过却眼前诸人即此事无分付处
  矣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康炳道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