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都昌县学诸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369
颗粒名称: 答都昌县学诸生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4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都昌县学诸生》
关键词: 宋代 朱熹

内容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颜渊之伦也不仕于大夫
  亦不仕于诸侯以仲弓之贤犹为季氏宰若颜闵者夫
  子之得邦家斯仕矣吾夫子言冉雍仁而不佞盖冉雍
  亦颜子之伦也闵子辞费宰冉雍为季氏宰何也
  君子之行不必尽同孟子之论夷惠伊尹可见然再雍仁
  而不佞非夫子之言亦不可以此一句定其为颜子之伦
  也
  十室之邑范氏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者不诬人也不
  如丘之好学者不自诬也尹氏又云忠信质也人谁无
  质乎
  注䟽之读恐不成文理盖其意以为夫子不应自谓人不
  如巳盖不察夫圣人而自处以好学为贬巳甚矣范氏诬
  人自诬之说亦是赘语尹氏人谁无质亦非是此盖言美
  质人或有之耳
  仲弓问子桑伯子敬事而信矣而仲弓之言有以契吾
  夫子之心是以其言为然
  居敬之敬与敬事之敬不同试更思之大凡读书只可以
  义理求圣贤之意切忌如此牵合说了便无馀味使人不
  长进
  子游为武城宰谢先生言未尝至于偃室盖其意不为
  温懦以媚恱人或者谓澹台简易正大之人也谢说得
  之矣
  㓕明二事当熟玩味其气象不可只如此说过无益于学
  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道先生曰
  好之者如游他人之园圃乐之者则巳物耳或者谓此
  理唯颜子好学不改其乐得之矣
  此章当求所知所好所乐者为何物又当玩知之好之乐
  之三节意味是如何又须求所以知之好之乐之之道方
  于巳分有得力处只如此引证殊无益也
  樊迟问知樊迟之问一也而夫子对之不同何也
  孔门问同答异者多樊迟三问仁再问智答之皆不同必
  有说矣然且当逐处理会令有归著即自然见得所答不
  同之意今不晓其逐假指意而遽欲论其异同既于巳分
  益亦终不得圣人之意也
  天厌之伊川既言犹天䘮予矣语录又言天厌吾道或
  人谓从语录之说是夫子有怨天之意学者疑之
  天䘮予即与天厌吾道无异不容是此而非彼然此章之
  义恐只合从古注说及范说
  述而不作夫子自比于老彭不言他事而止言述而不
  作信而好古者言古人犹不作犹好古推而上之是古
  人行事未尝无所本也
  夫子非是要自比老彭而称此二事盖自言其有此二事
  似老彭耳推而上之以下云云恐本无此意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范先生曰仁唯克巳复礼无欲者
  能之苟有愿乎其外不足以为仁故非三子所及也或
  者谓子路冉有公西华非不仁也盖吾夫子不轻以仁
  予人亦不轻以不仁绝人故于三子为不知其仁唯宰
  予为不仁者孝弟为仁之本既短䘮矣孝安在哉是本
  不立不仁孰甚焉
  当从范氏之说不轻与绝之说亦未端的宰予不仁若无
  孝弟为仁之本一句却如何说大凡说书求义湏就实事
  上看出道理来方有得力处若如此引证要作何用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