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都昌县学诸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368
颗粒名称: 答都昌县学诸生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5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都昌县学诸生》
关键词: 宋代 朱熹

内容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伊川谓只此一事可师矣如
  此等处学者极要理会若只认温故而知新便可为人
  师则窄狭却气象也伊川先生之意以温故知新止是
  一事若谢先生之言则以温故知新犹言极高明而道
  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非徇物践迹者之所为如是则
  气象似不窄狭与伊川之说不同未审孰是
  伊川先生之意盖以为此事可师非人能此即可师也所
  谓只此一事者亦非谓温故知新只是一事故其解又曰
  温故则不废知新则日益斯言可师则是以温故知新为
  二事而欲人之师此言耳然于文义有所未安谢说又失
  之过高要之此章正与学记所谓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
  师者相对试更思之
  起予者商也详觀诸先生说皆以谓礼果可后愚窃谓
  乎者疑辞也礼后乎犹言礼不可后也故夫子曰起予
  若使子夏顺从夫子之意则不可谓之起予未知是否
  此章之说杨氏得之礼不可后者非是夫子方言绘事后
  素而子夏于其言外發明礼后之意非但顺从而巳也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文者何文也或曰以学文饰之未
  审是否
  伊川先生云学文便是读书然则诗书礼乐皆文也不但
  以为饰而巳也
  子曰巧言令色诗取令仪令色何也
  论语与诗人之意所指各异当玩绎其上下文意以求之
  不可只如此摘出一两字看也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范氏谓武伯弱公室彊私家得
  免其身而保其族者幸也故孔子告之如此尹氏谓疾
  病人所不免其遗父母忧者不得巳也如以非义而遗
  其父母之忧则不孝之大者故范氏专为武伯言尹氏
  则为众人言未知孰是
  孟武伯固必有以遗其亲之忧者如范氏之云则未可知
  也圣人之言固必切于其人之身然亦未有众人不可通
  行之理也
  义之与比伊川先生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直是不入
  或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是否
  义之与比但言惟义是从耳伊川先生似谓有义之人则
  亲比之恐非文意然言义之与比则决不从不义可知如
  不及如探汤固是当然然此语意本寛未须看得如此迫
  父在觀其志父没觀其行
  游尹之说得之可熟玩也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儒谓子贡多言之人故以此告之未
  审是否
  或当有此
  攻乎异端斯害也巳
  伊川先生范氏说得之巳字只是助辞不训止也
  观过斯知仁矣过而知仁何也
  伊川先生及尹氏说尽之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曰夫子言不知以躋僖公
  鲁讳也又曰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明其知而不言
  此章吕氏说为得之但云不可尽知则非此所云为鲁讳
  者恐不然又云明其知而不言则尤2非所以言圣人之心
  矣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前軰说射不主皮仪礼大射篇文为力不同科者夫子解
  礼所以如此者为人之力不同科故也此说得之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侯先生曰古之学者非
  独言之皆是实能践履未能践履而言之所以耻也或
  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同意
  侯氏是矣所引子路事亦近之但不甚切耳
  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巳矣明道先生云忠
  恕两字要除一个除不得而吾夫子尝曰行之以忠是
  除恕字也又曰其恕乎是除忠字也此一疑也又忠恕
  果可以尽一一果止于忠恕乎
  此一假是论语中第一义不可只如此看宜详味之行之
  以忠行处便是恕其恕乎所以恕者便是忠所以除不得
  也忠恕相为用之外无馀事所以为一故夫子曰吾道一
  以贯之而曾子曰忠恕而巳矣而巳矣者竭尽而无馀之
  词也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
  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语录云子贡问赐也何如是自
  矜其长而孔子则以瑚琏之器答之者瑚琏施之于宗
  庙如子贡之才可使四方可使与宾客言也或者谓子
  贡因孔子许子贱以君子哉若人之语子贡意孔子不
  以君子许之而遂有赐也何如之问而孔子以瑚琏之
  器许之者是未许其为君子也抑尝闻君子不器之说是以疑之
  二说初不相妨但自矜其长意夫子不以君子许之之意
  则子贡不应若是耳
  子曰吾未见刚者【云云】语录谓目欲色耳欲声以至鼻
  之欲臭四肢之欲安佚皆有以使之也然则何以窒其
  欲曰思而巳矣学莫贵于思惟思为能窒欲或曰思而
  不正不足以窒欲适所以害事思无邪如何
  思而不正是亦欲而巳矣思其理之是非可否则无不正
  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云云】伊川言天下有至乐惟
  反身者得之而极天下之欲者不与存焉此言颜子能
  反身所以有天下之至乐伊川又言颜子箪瓢非乐也
  忘也二说孰是
  前说至矣后说非不善但恐看者不子细便入老佛去耳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云云】语录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
  思有思则为善矣至于再则巳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
  矣杨先生尹先生皆言三则惑或者谓周公仰而思之
  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所思又不止三也
  横渠先生曰未知立心恶思多之致疑巳知立心恶讲治
  之不精讲治之思莫非术内虽勤而何厌推此求之可见
  孰谓微生高直【云云】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
  谓无曰直微生高以直闻而夫子因乞酰知其不直夫
  审其所以养心者岂在大哉或者谓直无妄之谓也诚
  之一字由无妄入若微生高未至夫无妄所以如此若
  至诚则无他事矣未知如何
  无妄即诚由无妄入者非也此章之说范氏得之所以害
  其养心者不在于大此语尤为痛切日用之间不可不常
  警省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