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廖子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079
颗粒名称: 答廖子晦
其他题名: 书【知旧门人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書《答廖子晦》
关键词: 廖子晦 朱熹

内容

德明自得赐诲日夕不去手䌷绎玩味未能尽究亦尝
  随所知而为之说盖天人无二理本末无二致尽人道
  
   即天道亦尽得于末则本亦未离虽谓之圣人亦曰人
   伦之至而巳佛氏离人而言天岐本末而有所择四端
   五常之有于性者以为理障父子君臣夫妇长㓜所不
   能无者以为縁合甚则以天地阴阳人物为幻化未尝
   或过而问焉而直语太虚之性夫天下无二理岂有天
   人本末辄生取舍而可以为道乎夫其所见如此则亦
   偏小而不全矣岂所谓彻上彻下一以贯之之学哉圣
   门下学而上逹由洒扫应对进退而往虽饮食男女无
   所不用其敬盖君子之道费而隐费即日用也隐即天
   理也即日用而有天理则于君臣父子夫妇长㓜之间
   应对酬酢食息视聴之顷无一而非理者亦无一之可紊
   事更不能入者事为之主也事为之主尚无思虑纷扰
   之患若主于敬又焉有此患乎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
   所谓一者无⿺辶商之谓一且欲涵泳主一之意不一则二
   三矣至于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陋皆是敬之事
   也此二条一以实为主一以虚为主而皆收入近思录
   唐臣以愚意度之虚以敬言实以事言以敬为之主则
   虚虚则邪不能入以事为之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
   故程先生于有主则实下云自然无事于无主则实下
   云实谓物来夺之详此二条之意各有所在不可并作
   一意看未知是否德明答云有主则实有主则虚虚实
   二说虽不同然意自相通皆谓以敬为主也敬则其心
  
   操存而不乱虚静而能照操存不乱外患自不能入虚
   静而能照外物自不能干无有二事程子曰主一之谓
   敬又曰敬则自虚静又曰敬胜百邪意亦可见只縁吕
   氏患思虑多程子谓其中心无主所致如虚器入水破
   室致寇故言有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后来学者又
   欲尽屏见闻知思程子以为人心不能无感如鉴不能
   不照但涵养清明则自无纷扰不待屏除也故言有主
   则虚虚谓邪不能入各有攸当皆是以敬为主若岐而
   为二恐非程子本意又前言有主则实则是心有主也
   后言无主则实则是物来夺之中心昏塞也辞虽同而
   意则异所言虚者亦然
  李君二说亦佳但太支蔓作病耳有本则有质有诚则有
  孚盖质生于本而孚出于诚此四句自好似有始终以下
  则赘矣分合则是论卦体非为不可以先后指名而言也
  虚中未尝无实以下亦是衍说与此义初不相干所云实
  出于虚此尤无理至谓执虚忘实泥实失虚皆极有害大
  抵如今一念之间中无私主便谓之虚事皆不妄便谓之
  实不是两件事也其说又以存养于中为虚应接于外为
  实亦误矣子晦之言大抵近之但语有未亲切处耳后假
  虚实之说亦類此子晦之说甚善但敬则内欲不萌外诱
  不入自其内欲不萌而言则曰虚自其外诱不入而言故
  曰实只是一时事不可作两截看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廖子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