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廖子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078
颗粒名称: 答廖子晦
其他题名: 书【知旧门人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摘要: 朱熹所作書《答廖子晦》
关键词: 廖子晦 朱熹

内容

唐臣问中争传曰中虚为中孚之象中实亦为孚义又
   曰中虚信之本中实信之质又曰中虚为诚之象中实
  为孚之象夫有本则有质有诚则有孚盖即质生于本
   而孚出于诚也似有终始似有先后然不可得指而名
   之以为终始先后也故分而言之则曰中实合而言之
   则曰中虚分谓二体兊与巽也合谓全体中孚是也二
   体以刚而得上下之中虽曰实矣及其成体则二柔在
   中而又生于虚焉盖虚中未尝无实而中实未尝不虚
   也以虚为实之体而实为虚之用虽曰体曰用又不可
   𡵨而为二也大抵虚根于实实出于虚及其虚也实之
   理未尝不在焉于其实也虚之义未尝不存焉但不可
   执其虚而忘其实忘其实则无质也无信也又不可泥
   其实而失其虚失其虚则无本也不诚也是犹阴根于
   阳阳根于阴静无而动有道并行而不相悖者也今夫
   天地之间一元之气杳冥无迹岂非虚耶万物生成各
  
   具形器岂非实耶然物虽成形岂能离于一元之气岂
   能舍于物而自用哉在今学者体天地之化尽形色之
   则中不可不虚亦不可不实存养在我则中心广大纎
   毫不留不失于信之本不忘于诚之象岂非虚耶应接
   于外则必矜细行克勤小物不失于信之质不忘于孚
   之象岂非实耶此亦伊川先生所谓由乎中以应乎外
   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之义也如是则体用一源内外交
   养岂不美哉某读易传而有此疑义万望详教德明答
   云中孚之义微奥岂德明所能识尝试考诸卦体二五
   皆阳而中实者中心纯实而有信之义也内外皆实而
   中虚者中心虚明而能信之义也就所主而言则中实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然后学者正不可同日而语今乃混
  而言之以彼之见为此之说所以为说愈多而愈不合也
  凡此皆亦粗举其端其曲折则有非笔舌所能尽者幸并
  前两说参考而熟思之其必有得矣若未能遽通即且置
  之姑即夫理之切近而平易者实下穷格工夫使其积累
  而贯通焉则于此自当暁解不必别作一道理求也但恐
  固守旧说不肯如此下工则拙者虽复多言终亦无所補
  耳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廖子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