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廖子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076
颗粒名称: 答廖子晦
其他题名: 书【知旧门人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摘要: 朱熹所作書《答廖子晦》
关键词: 廖子晦 朱熹

内容

巧言令色为失其本心此语非不是但近时说者多因孟
  子之言遂以心字替却仁字此则不可当更于此思之得
  其说则凡言仁者皆可黙识不但此章之义而已且巧言
  亦不专为誉人过实大凡辞色之间务为华餙以恱人之
  观听者皆是【匕蔡语录中说写束请客之類皆是】
  察私心所从起亦不记当时如何说然亦非谓平居无事
  而伺其所起但操存有功即念虑之萌无不知觉未能如
  此即此心应物之际不可不审其邪正公私而施克复之
  功也
  曾子易箦非记者之误所论得之
  千乘之说未有端的证据司马法说虽占地太广然以周
  礼考之又不止此如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
  丘为甸郑氏读甸为乘云四丘之地出车一乘乃是十六
  井也所云未闻七家出一人之役后来宇文周制府卫法
  乃是七家共出一兵疑于古制亦有所考然今不可知矣
  
  此類恐当细考而兼存之以俟知者决焉不必自为之说
  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廖子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