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钦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1526
颗粒名称: 答张钦夫
其他题名: 书【汪张吕刘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4
摘要: 朱熹所作書《答张钦夫》
关键词: 张栻 朱熹

内容

诸说例蒙印可而未发之旨又其枢要既无异论何慰如
  之然比观旧说却觉无甚纲领因复体察得见此理须以
  心为主而论之则性情之德中和之妙皆有条而不紊矣
  然人之一身知觉运用莫非心之所为则心者固所以主
  于身而无动静语黙之间者也然方其静也事物未至思
  虑未萌而一性浑然道义全具其所谓中是乃心之所以
  为体而寂然不动者也及其动也事物交至思虑萌焉则
  七情迭用各有攸主其所谓和是乃心之所以为用感而
  
  遂通者也然性之静也而不能不动情之动也而必有节
  焉是则心之所以寂然感通周流贯彻而体用未始相离
  者也然人有是心而或不仁则无以著此心之妙人虽欲
  仁而或不敬则无以致求仁之功盖心主乎一身而无动
  静语黙之间是以君子之于敬亦无动静语黙而不用其
  力焉未发之前是敬也固巳主乎存养之实已发之际是
  敬也又常行于省察之间方其存也思虑未萌而知觉不
  昧是则静中之动复之所以见天地之心也及其察也事
  物纷紏而品节不差是则动中之静艮之所以不获其身
  不见其人也有以主乎静中之动是以寂而未尝不感有
  以察乎动中之静是以感而未常不寂寂而常感感而常
  寂此心之所以周流贯彻而无一息之不仁也然则君子
  之所以致中和而天地位万物育者在此而巳盖主于身
  而无动静语黙之间者心也仁则心之道而敬则心之贞
  也此彻上彻下之道圣学之本统明乎此则性情之德中
  和之妙可一言而尽矣熹向来之说固未及此而来喻曲
  折虽多所发明然于提纲振领处似亦有未尽又如所谓
  学者先须察识端倪之发然后可加存养之功则熹于此
  不能无疑盖发处固当察识但人自有未发时此处便合
  存养岂可必待发而后察察而后存耶且从初不曾存养
  便欲随事察识窃恐浩浩茫茫无下手处而豪釐之差千
  里之缪将有不可胜言者此程子所以每言孟子才
  髙学之无可依据人湏是学颜子之学则入圣人为近有
  
  用力处其微意亦可见矣且如洒扫应对进退此存养之
  事也不知学者将先于此而后察之耶抑将先察识而后
  存养也以此观之则用力之先后判然可观矣来教又谓
  动中涵静所谓复见天地之心亦所未喻熹前以复为静
  中之动者盖观卦象便自可见而伊川先生之意似亦如
  此来教又谓言静则溺于虚无此固所当深虑然此二字
  如佛者之论则诚有此患若以天理观之则动之不能无
  静犹静之不能无动也静之不能无养犹动之不可不察
  也但见得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敬义夹持不容间断之意
  则虽下静字元非死物至静之中盖有动之端焉是乃所
  以见天地之心者而先王之所以至日闭關盖当此之时
  则安静以养乎此尔固非远事绝物闭目兀坐而偏于静
  之谓但未接物时便有敬以主乎其中则事至物来善端
  昭著而所以察之者益精明尔伊川先生所谓却于已发
  之际观之者正谓未发则只有存养而巳发则方有可观
  也周子之言主静乃就中正仁义而言以正对中则中为
  重以义配仁则仁为本尔非四者之外别有主静一段事
  也来教又谓熹言以静为本不若遂言以敬为本此固然
  也然敬字工夫通贯动静而必以静为本故熹向来辄有
  是语今若遂昜为敬虽若完全然却不见敬之所施有先
  有后则亦未得为谛当也至如来教所谓要湏察夫动以
  见静之所存静以涵动之所本动静相须体用不离而后
  
  为无渗漏也此数句卓然意语俱到谨以書之座右出入
  观省然上两句次序似未甚安意谓易而置之乃有可行
  之实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张栻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