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敬夫孟子说疑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1509
颗粒名称: 答敬夫孟子说疑义
其他题名: 书【江张吕刘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6
摘要: 朱熹所作書《答敬夫孟子说疑义》
关键词: 张栻 朱熹

内容

告子篇论性数章
   按此解之体不为章解句释气象髙远然全不略说文
  义便以己意立论又或别用外字体贴而无脉络连缀
  使不暁者展转迷惑粗暁者一向支离如此数章论性
  其病尤甚盖本文不过数语而所解者文过数倍本文
   只谓之性而解中谓之太极凡此之類将使学者不暇
   求经而先坐困于吾说非先贤谈经之体也且如易传
   巳为太详然必先释字义次释文义然后推本而索言
   之其浅深近远详密有序不如是之匆遽而繁杂也大
   抵解经但可略释文义名物而使学者自求之乃为有
   益耳
  夜气不足以存【解云夜气之所息能有㡬安可得而存乎】
   按此句之义非谓夜气之不存也凡言存亡者皆指心
  
   而言耳观上下文可见【云仁义之心又云放其良心又云操则存舍则亡惟心之谓与】
   【正有存亡二字意尤明白】盖人皆有是良心而放之矣至于日夜之
   所息而平旦之好恶与人相近者则其夜气所存之良
   心也及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则此心又不可见若
  梏亡反复而不巳则虽有日夜之所息者亦至㣲薄而
   不足以存其仁义之良心矣非谓夜气有存亡也若以
  气言则此章文意首尾衡决殊无血脉意味矣程子亦
   曰夜气之所存者良知良能也意盖如此然旧看孟子
  未暁此意亦只草草看过也
  大体小体
   此章之解意未明而说太漫盖唯其意之未明是以其
   说不得而不漫也按本文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
  之官则思此两节方是分别小体之不可从而大体之
  当从之意【解云从其大体心之官也从其小体耳目之官也只此便多却从其四字矣】下文
  始结之云此二者皆天之所以与我者但当先立乎其
  大者则小者不能夺耳【此章内先立乎其大者一句方是说用力处而此句内立字尤】
  【为要切】据今所解全不曾提掇著立字而只以思为主心
  不立而徒思吾未见其可也于是又有君子徇理小人
  徇欲之说又有思非汎而无统之说又有事事物物皆
  有所以然之说虽有心得其宰之云然乃在于动而从
  理之后此由不明孟子之本意是以其说虽漫而愈支
   离也七八年前见徐吉卿说曾问焦某先生为学之
  
  要焦云先立乎其大者是时熹说此章正如此解之支
  离闻之惘然不解其语今而思之乃知焦公之学于躬
  行上有得力处反身而诚【解云反身而至于诚则心与理一云云】
   按此解语意极髙然只是赞咏之语施之于经则无发
   明之助施之于巳则无体验之功窃恐当如张子之说
  以行无不慊于心解之乃有落着兼乐莫大焉便是仰
   不愧俯不怍之意尤悫实有味也若只悬空说过便与
   禅家无以异矣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解中引程子张子之说合而为一】
   按此程子张子之说自不同不可合为一说程子云所
   过者化是身所经历处所存者神所存主处便神【是言凡所】
   【经过处人皆化也而心所存主处便有鼓舞风动之意不待其居之久而后见其效也经历及便字尤见其意】
   【又引缓来动和及易传革卦所引用亦可见也】今以孟子上下文意求之恐当
   从程子为是张子说虽精㣲然恐非本文之意也
  君子不谓命也
  此一章前一节文意分明然其指意似亦止为不得其
  欲者而发后一节古今说者未有定论今读此解说智
  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两句极为有功但上三句却
  似未稳盖但云出于自然则只似言性而非所以语命
  矣顷见陈傅良作此论意正如此方以为疑不知其出
  于此岂尝以是告之耶熹窃谓此三句只合依程子说
  
  为禀有厚薄亦与下两句相通盖圣与贤则其禀之厚
  而君子所自以为禀之薄而不及者也然则此一节亦
  专为禀之薄者而发
  可欲之谓善有诸巳之谓信
  窃详所解熹旧说亦然自今观之恐过髙而非本意也
  盖此六位为六等人尔今为是说则所谓善者乃指其
   理而非目其人之言矣与后五位文意不同又旧说信
  为自信之意今按此六位皆它人指而名之之辞然则
   亦不得为自信之信矣近看此两句意思似稍稳当盖
  善者人之所同欲恶者人之所同恶人之为人有可欲
   而无可恶则可谓之善人矣然此特天资之善耳不知
   善之为善则守之不固有时而失之惟知其所以为善
   而固守之然后能实有诸巳而不失乃可谓之信人也
   【张子曰可欲之谓善志仁则无恶也诚善于心之谓信正是此意】不审高明以为如何
   【此说信字未是后别有说】
  前書所示孟子数义皆善但条理字恐不必如此说盖此
  两字不能该得许多意思也始条理终条理犹曰智之事
  圣之事云尔条理字不湏深说但金玉二字却湏就始终
  字上说得有来历乃佳耳易之说固知未合亦尝拜禀姑
  置之以俟徐考矣大抵平日说得习熟乍闻此说自是信
  不及但虚心而微玩之久当释然耳若稍作意主张求索
  便为旧说所蔽矣此書近亦未暇卒业却看得周礼仪礼
  
  一过注䟽见成却觉不甚费力也亦尝为人作得数篇记
  文随事颇有发明卒未有人冩得俟送碑人回附呈求教
  也心气未和每加镌治竟不能悛中间尝觉求理太多而
  涵泳之功少故日常匆迫而不暇于省察遂欲尽罢生面
  功夫且读旧所习熟者而加涵养之力竟复汩没又不能
  遂大抵气质动扰处多难收敛也且如近读二礼亦是无
  事生事也蕲州文字亦尝见之初意其说止是不喜人辟
  佛而恶人之溺于佛者既而考之其间大有包藏遂为出
  数百言以暁之只欲俟伯諌归而示之未欲广其書也近
  年士子稍稍知向学而怪妄之说亦复螽起其立志不髙
  见理不彻者皆为所引取甚可虑也间尝与佛者语记其
  说亦成数篇后便并附呈次昨夕因看大学旧说见人之
  所亲爱而辟焉处依古注读作譬字恐于下文意思不属
  据此辟字只合读作僻字盖此言常人于其好恶之私常
  有所偏而失其正故无以察乎好恶之公而施于家者又
  溺于情爱之间亦所以多失其道理而不能整齐也如此
  读之文理极顺又与上章文势正相似且此篇惟有此五
  辟字卒章有辟则为天下僇辟字亦读为僻足以相明但
  畏敬两字初尚疑之细看只为人所慑惮如见季子位髙
  金多之比云尔此说尤生不知尊意以为如何然此非索
  而获之偶读而意思及此耳近年静中看得文义似此处
  极多但不敢一向寻求而于受用得力处则亦未有意思
  
  耳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张栻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