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582
人物姓名: 曹海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075.pdf
时代: 近现代
卒年: 1935年6月23日

传略

1931年夏季,27岁的曹海接受上级党组织指派,调任中共惠安县委委员。曹海来到惠安后,先后以东山村锦山小学、下坂村陇西小学、西山村醒民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为恢复建立党、团支部,发展革命群众组织而忘我地工作。 在东山村,他发展锦山小学校长林和平参加中国共产党,吸收林舜参加共青团组织,培养林佳兴、林向等一批积极分子,以他们为骨干力量,发动群众,建立工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在善安村,他和其他坚持地下斗争的同志一道,恢复建立“惠安暴动”失败后惠安第一个党支部—惠安支部,并经常在占双喜经营的打银店(地下交通站)开展党组织的活动。他们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妇女会,争取封建帮会会首,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在三李,他住宿在李青阳家中,以下坂陇西小学为据点,开展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以当地土匪李法抽船税盘剥渔民为例,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懂得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道理。他的宣传形式是多样的,有口讲,有标语对联,还有歌谣诗篇。在路口、西山的土地上,也洒下曹海为革命日夜奔波的汗水。 是年夏末,著匪、军阀陈国辉派兵进驻惠安,在惠北坝头设立“坝头区田亩捐办事处”,与土劣、国民党党棍相互勾结,勒派该区50万大洋的烟苗捐。对此,群众怨声载道,强烈要求进行抗捐抗税斗争。 这年12月,惠安县委发动惠北的农民自卫军围缴陈国辉收捐部队的枪械,拉开了惠北武装抗捐斗争的序幕。 翌年2月,厦门中心市委派蔡协民带着指示信抵惠安巡视工作,亲自指导抗捐运动,在组织上加强了对抗捐斗争的领导。惠安县委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决定在抗捐斗争中,惠北采取“硬抗”的办法,即武装抗捐;惠南采取“软抗”的办法,即拖缓不交。在组织分工方面,惠南的工作由曹海负责。 3月中旬,在惠安县委的领导下,惠北地区终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抗缴鸦片捐的运动。在3天的剧烈战斗中,县委领导人和共产党员身先士卒,武装队伍奋勇冲杀,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积极支援,抗鸦片捐的武装斗争搞得轰轰烈烈。其间,惠东、惠南等地的农民,在曹海、李昭秀的具体指导下,掀起“三抗”斗争,以实际行动热烈响应县委“软抗”的号召,密切配合惠北人民的“硬抗”斗争。武装抗捐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军阀陈国辉反动势力,开辟惠北地区武装斗争的新局面。陈匪在惠北妄图苛征50万大洋鸦片捐的美梦破灭了,广大贫苦农民群众为之欢欣鼓舞。 1932年7月,厦门中心市委任命黄如海(即穆国海)为惠安县委书记,曹海为县委组织委员。经过惠北武装抗捐斗争后,部份同志因色彩暴露转移到外地去工作,留在本县坚持革命斗争的党员不多。曹海与县委的领导同志一起积极恢复和发展惠安一带的党组织。他们在西山村醒民小学重建党支部,将该小学部份教师和附近的靑年农民计二三十人组织起来,名为“互助社”,由校长当社长。互助社成员3人为一组,有时则夜间出动,宣传群众,骚扰敌人。 同年11月,厦门中心市委决定改惠安县委为特支建制,黄如海任特支书记,曹海任特支委员。 1933年春,曹海前往厦门向中心市委汇报工作。市委指示惠安党组织在工作中必须抓住重点,不要东抓西垮。根据这一精神,惠安特支要求各支部,继续发动群众插红旗、贴标语、散传单、烧桥梁、剪电线、砍电杆,开展游击战争。曹海身体力行,亲自在西山一带建立一支武装游击队,有30多人枪。 4月,惠安特支发动学校教师和社会知识界在涂寨后康村成立“惠安青年反帝大同盟”群众组织,开展反对日、美、英帝国主义侵略的宣传活动。不久,又接上级党组织指示,成立“东北义勇军抗日后援会”,并在城关、涂寨、五林、崙头、大路、峰尾等地成立分会,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慰劳品,发动学生写慰问信,寄往东北地区,支援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这年暑假,曹海、卢明堂以下坂陇西小学为据点,开展反土劣、反租债的斗争。同年冬,惠安特支在甘蔗园、洪厝坑、三朱、山腰一带继续开展小型的武装斗争,抗击小股匪兵和国民党中央军,领导农民抗捐抗税,分粮吃大户,反对保甲制度。同时,在惠安县中学领导进步学生组织“太阳文艺社”,出版《太阳墙报》。通过这一组织团结、教育青年学生和教师,扩大革命影响,并开展反抓伕、抗交学什费等斗争。在上述这一系列革命活动中,作为特支委员的曹海,处处以身作则,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34年4月,黄如海在厦门被捕牺牲,由曹海继任惠安特支书记。这年夏季,特支通过各地的工会、农会、盐民会、渔民会等群众组织,领导和发动工人、农民、盐民、渔民开展要求提高工资,改善生活待遇,抗租债和反迫害斗争。其中东关面业工会为提高工资,改善待遇进行了4次罢工,均获胜利。10月,惠安特支转入以建立据点,发动群众打土豪和筹款为中心的革命活动,并配合开展游击战争。特支在涂岭后头、甘蔗园一带建立了隐蔽点和联络点,通过垦荒生产,解决在隐蔽斗争过程中的日常生活问题,在东张、赤埕、五柳等地恢复和建立了秘密农会。在这期间,曹海除了领导全面工作外还深入东山村发动贫苦农民群众,与反动官僚地主林舜耕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12月间,涂岭山区有一股武装散匪要求游击队给予收编,曹海便亲自到涂岭开展收编散匪的工作。其间,他为了开展工作,跟路口花园村小匪首陈春鲤频频接触,时常住宿在陈的家中。但他万万没想到陈春鲤却暗地把他出卖了。12月18日,国民党惠安县长杨珏派保安团连长张稚生带兵包围了花园村,曹海不幸被捕。当时当地人朱汉膺(共产党员)曾经请张稚生的兄弟张培生出面保释,但曹海已被羁押入惠安县城公界监狱,保释未成。 曹海刚进狱时,敌人先是对他引诱,妄图从他口中得到有关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他没有吐露党的任何机密;继之敌人对他严刑酷打,用烧红的铁块烙他的皮肉,要他供出地下革命同志的名单,他直至被敌人折磨得昏死过去,也始终没有屈服。 在狱中,曹海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继续为党工作,用他的知识才能为难友服务。他给得病的难友治病,为他们理发,替一些难友写上诉书,帮助难友识字学文化,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争取他们同情革命,支持共产党。他教育新旧难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要随便哄抢东西,不要互相欺侮,因而深得大家的尊敬。曹海还说服教育监狱的看守人员,不要任意勒索“囚犯”的钱财,不要勒索“囚犯”家属“探狱”的“看头钱”。 曹海被捕后,革命同志以各种方式到狱中探望。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他曾对去探狱的林佳兴说:“不要来,没有事”。鼓励同志们坚持革命斗争。 由于身心横遭摧残,加上饮食很差,曹海在狱中得了水肿病。1935年6月20日,朱汉膺扮成卖柴火的农民买了蛋糕,以探望叶厝村的一名“囚犯”为由,到狱中探望曹海。这时,曹海已病得不能起床,但他还是挺着病躯对朱汉膺说:“我没有泄露党的秘密,请同志们放心。”同时他仍念念不忘革命,嘱咐难友说:“革命斗争是残酷的,目前敌人的强大是暂时的,将来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我将和你们永别了,希望你们继续战斗下去。我个人只有一个要求:希望能给我打一块石碑,安在我的坟头,以作纪念。” 1935年6月23日,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忠诚战士—曹海,在惠安县城公界狱中与世长辞了,是年31岁。 敌人把他的尸体扔在监狱门口的墙脚下。地下革命同志偷偷地把他收埋在县城的螺山上,遵照他临终时的嘱咐,同志们在他的坟头安上一块石头,上刻“曹海之墓”4个字,以石当碑,藉作永久的纪念。 曹海烈士的英名,永远活在惠安人民的心中!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

相关专题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