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全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2574
人物姓名: 李世全
人物异名: 字:于华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11/001
起始页: 0044.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8年11月
卒年: 1933年9月8日
国别: 中国
籍贯: 永春达埔岩
亲属: 李赞健;李赞鎏;姚莲
非亲属: 李南金;李准

传略

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下,安南永德红色区域的土地革命战争迅速发展。厦门中心市委曾多次指示要开展对敌军士兵和土匪的争取和瓦解工作,以打击敌人,壮大自己。而国民党安溪县当局及民军头子则利用这一时机,指使安溪股匪匪首王观兰,伪装投靠革命,率部混入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被编为第四大队。1933年9月8日,安溪中心县委、红二支队主要领导人李实、李世全、陈凤伍等人,应王观兰之邀到安溪温泉乡青云楼,与其面洽攻打股匪李振芳事宜,由于丧失警惕,麻痹轻信,以致不幸中计被捕,发生了安溪“青云楼事件”。除16岁的交通员颜资幸免外,李世全等12位同志全部壮烈牺牲。 李世全,字于华,1908年11月出生于永春达埔岩峰院前财源厝。其父李赞健,是达埔李和元中药铺店员;二伯父赞〓在厦门经商。他7岁失母,不久又丧父,由继母姚莲抚养成长。 李世全少时与李南金、李准等在达埔达新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他到厦门读初中,住宿二伯父处,得到二伯父的经济支持。初中毕业后,他在厦门、德化当过店员,日夕与贫苦民众相处,深知人民疾苦。 1930年春,中共永德县委领导的永春鳌峰反匪抗捐斗争失败。随后,李文墨被捕牺牲。军阀陈国辉四出抓捕革命同志和无辜民众。当此革命斗争遭受严重挫折,到处是一片白色恐怖的严峻时刻,李世全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家庭作为掩蔽所,掩护同志,接济革命。 当年夏,李南金从中华艺术大学毕业,由省委派回永春开展革命工作。李世全便辞去店员工作投入革命,积极配合李南金,在达埔建立农会、妇女会、儿童团、互济会等群众组织,提出抗租、抗捐、抗税、抗粮、抗债的口号,领导贫苦农民对豪绅、军阀展开斗争。通过一系列革命活动实践的考验,1930年秋,李世全与李剑光等由李南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冬,团省委巡视员翁成金第二次来永春,传达上级关于“开辟游击区,创建新苏区”的指示。李世全与李剑光、林多奉、吴国清等人开会研究,决定首先向安溪的东溪方向发展,建立游击斗争基地。随后,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决定开辟安南永游击区,委派李南金为负责人,并陆续调派李世全、李剑光、林多奉等一批干部到安南永边区工作,使革命活动区域逐步向安溪扩展。不久,李世全等4人作为游击队骨干,第二批被选派到漳州游击队学习军事,:提高军事素质,以适应安南永游击战争的需要。翌年1月,成立中共安南永临时县委,书记为李南金。 1932年1月,李世全同李剑光、李晓山等人,根据安南永临时县委的决定,在安南永边区开辟工作,足迹遍及安溪的芸尾、东溪、后寮、温泉、龙居,南安的蓬岛、华美、山后,永春的达埔、洋角、圳古、卿园等地。他们恢复党的组织,发展农会会员,搜集民间武器,发动群众打土豪,收缴枪支弹药,筹集活动经费,扩大游击武装,为安南永德游击队的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1932年4月。安南永边区党的组织、游击武装和农会等群众组织已初具规模。根据厦门中心市委决定,成立中共安溪县委,领导安南永3县的斗争,李世全任县委委员。同年5月1日,红二支队在安溪佛仔格正式成立,支队长为陈凤伍,李世全任副支队长。 是年冬的一天,李世全、李剑光领导红二支队,在永春达埔开展游击活动。他们封锁交通要道,控制主要据点,在新街、东园剪断通往县城的电话线,使敌人失去通讯联络;烧毁达埔桥宫一座桥梁,断敌交通;此外,他们还用“电光炮”放在洋油桶里燃放以拟作机枪扫射声,在各山头点起熊熊火堆,布下疑兵阵势,使敌军惶惶不可终日,龟缩在碉堡里,不敢贸然出动。当晚,游击队还镇压了达埔反动土豪李于文、潘嗣历,从而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壮大了革命声势。 红二支队镇压潘嗣历后,张贴布告,列举其罪状,群众纷纷围观,无不拍手称快。由于红二支队行动神速,作战勇猛,被群众誉之为“雷公队”而声威大振。 这年11月,安溪县委升格为安溪中心县委,领导安南永德4县的斗争,李世全任中心县委执委。1933年7月,经厦门中心市委批准,全面调整安南永德党政军的领导人,李世全任红二支队支队长。 李世全毁家纾难,为革命无私奉献。他动员继母4次变卖田产得款1000多元,用来购买武器和粮食,支持游击战争。他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作战勇敢,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一次,他带队攻打敌人碉堡时,子弹从他前胸打进,从后背穿出,立时血流如注,战友们用土办法为他包扎伤口后,他又操起枪,“带花”不下火线,坚持战斗,直至胜利。 “青云楼事件”发生后,李世全被捕,受尽敌人的酷刑,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坚持斗争。他牺牲时年仅25岁,实现了他对继母说过的豪言:“母亲啊!敌人凶残,我们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要是被敌人抓去,至死也不能变节!”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知识出处

泉州英烈

《泉州英烈》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本书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6位烈士的传略。这里的每一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烈士的生平事迹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