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令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0210
人物姓名: 郭令灿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264.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41年
国别:
籍贯: 同安县
亲属: 郭芳枫;郭芳来

传略

郭令灿,祖籍福建同安,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是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郭芳枫之侄儿。1963年,丰隆集团在吉隆坡成立分行,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郭令灿随其父亲郭芳来前往主持马来西亚丰隆集团业务。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丰隆集团也一分为二,但经营上仍密切合作,郭芳枫每月至少有四次往马来西亚巡视业务,1969年,郭芳枫认为令灿做事穗重认真,善于待人接物,委任他为马来西亚丰隆集团董事经理,1973年,郭令灿被委任全权处理马来西亚丰隆集团的业务。 马来西亚丰隆集团属下的主要挂牌公司有:丰隆工业、丰隆信贷、马谦工业、马太平洋工业、百福园丘、翁毓麟工业等,这些公司1989年税前盈利达1亿元马币,1990年其股票市值超过30亿元马币。 1977年,郭令灿以收购方式在香港建立基地。当时他向英国建立银行集团购入香港道亨银行100%股权。1983年,他又收购了新马制衣上市公司,易名为丰隆集团,1987年再易名为道亨银行集团,还制定了第一个五年(1987-1992年度)企业发展计划,并着手实施。1990年业务扩大后,正式改称为国浩集团(原道亨银行作为其一个下属公司)。至此国浩集团已从初期的经营单一业务的小型银行集团,逐步向业务多元化的区域性、国际性大企业集团迈进。 国浩集团在百慕达注册,香港上市。近年来,国浩通过大量的收购活动,实力大增。良好的经营管理,使集团业绩发展很好,被《亚洲周刊》列入1993年国际华商(其中包括台湾及港澳地区的华商)500家之列,并根据1992年企业营业额,排名第277位。 1993年下半年,该集团扣除税及少数股东权益后的综合盈利达8. 13亿港元,比1992年同期的盈利增287%。现该集团总市值达150亿港元左右,不低于香港部分作为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公司的市值。由于国浩集团的市值高,而且业务多元化,除了道亨银行集团这一上市公司外,其在房地产、贸易和制造等方面均有业务,加上其成交额大而稳定,又深得证券界欣赏。因此,随着英资怡和控股公司宣布将撤销在香港的第二上市地位,此位将由国浩集团填补的可能性甚大。国浩集团的一个高层主要管理人员称,国浩“足以成为优质的蓝筹股,跻身于恒生指数成份股之列现该集团的主要股东为大马丰隆集团(持股27.14%)、科威特国家投资局(持股17.22%)、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持股6.53%)。国浩集团的主席由丰隆(马)集团首脑郭令灿兼任,其弟弟郭令海(Quek Leng Hai)以及1986年就加入道亨银行的麦高祺(Werner M • M • Marowski)共同担任国浩的童事总经理。 国浩集团一方面以银行与金融、房地产、制造业为主,实行业务多元化;一方面以香港为立足点,积极进军中国大陆、菲律宾、新加坡、英国等地,初步实现了向外扩展的战略目标。 国浩在香港的发展。国浩在香港的业务以金融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为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浩通过以6亿港元收购恒隆银行(1989年),加强了道亨银行的实力。1991年,又先后向香港主要的房地产发展商——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与利希慎家族的希慎集团配售接近10%的股权,既提高了国浩的知名度,又对发展集团的房地产及银行融资业务起了很大作用。1992年,国浩集团又购入了以国际市场与机构客户为对象的浩威亚洲证券公司的49%股权(1993年美国一个著名投资银行购入其中的9%股权,国浩现只持有40%股权)。上述种种举措,使国浩在香港有了较大发展。而第二个五年计划(1993—1998年度)刚开始,国浩在香港的业务又跨了一大步。1993年10月,道亨银行用44. 5亿港元,从香港政府手中收购了香港海外信托银行,因而使国浩在香港控制了 89家银行分行(另还拥有9家海外分行),并跃升为排名香港汇丰银行及中银集团之后的香港第三大银行集团。收购完成后,国浩集团在同年11月,将道亨银行集团分拆上市。国浩在香港的证券业务方面,也取得可观的盈利,如浩威亚洲公司在1993年度除税后溢利较原预期盈利超过50%以上,股东回报率达44%。 菲律宾是国浩集团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亩浩集团合并了菲上市公司POPI,易名为国浩控股(菲律宾)有限公司。POPI是由菲华商联总会前理事长李永年与建南银行的吴宇宙兄弟等人于1989年建立起来的,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旗下拥有Tutuban房地产公司,另持Mandane地产公司中30%的股杈。国浩原持有POPI的22%股权,而POPI属下的Tutuban公司在马尼拉最繁华地段拥有一块22公顷的土地,其与菲铁路局在这一地皮上合作开发综合性的商业区,现已完成部分工程。Mandane公司也完成了在宿务附近的191公顷填海工程,准备建一个以商业及旅游为主的新兴现代化城镇。这些房地产投资,将在今年为集团带来利润。最近,国浩控股还获得菲证券委员会的批准,发行6亿比索的可转换优先股。如果这些股票在3年后转换成普通股的话,则可为公司筹得19. 2亿比索的资金,用来实现有关业务扩充计划。 1993年初,国浩还与其主要控股公司丰隆(马)集团联合,跟菲律宾的商业伙伴签署了 4项总值达20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合同,生产瓷砖、塑料包装及食品、电脑软件开发等。1993年5月,正逢菲面临难以吸引外资这个棘手问题之际,郭令灿、郭令海兄弟前往马尼拉拜会拉莫斯总统,向他保证会落实投资计划。由此也可见国浩在菲发展的决心。 此外,国浩还在菲开办了证券经纪业务,其1993年在菲的市场占有率比原来扩大了将近两倍,现为菲证券交易所内第六大证券经纪商。 国浩集团进军中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与大马丰隆集团公司属下公司的制造业务配合,联合投资。如国浩集团联同丰隆旗下的奥维尔工业公司,与深圳市合资设立深圳奥维尔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空调设备,去年底已投产。二是在制造业务方面的投资。 国浩在中国的投资还有:1992—1993年度,国浩的合资子公司——国浩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江苏宜兴设立了一家制造瓷砖的中外合资企业、在江苏中邮成立了一家生产光纤电缆的合资公司等。 国浩投资中国始于1984年。除制造业投资外,还与中国银行合作在福建建了福州温泉大饭店。道亨银行在上海和深圳各设有一家分行,还准备近期内在福州再建一家分行。 该集团对中国的投资持审慎而务实的态度。据国浩高层主管人员称,其对中国的投资,是“基于对项目的了解与成效,才投入金钱。丰隆的制造业经验与人才,给予国浩有力的支持虽然领导国浩集团的郭令海与中国建立起了密切关系,但估计今后短期内,国浩投资中国只能是一步一步的,而不会有很大的动作。 在新加坡,国浩集团收购了第一资本机构有限公司及HesheHoldings Ltd这两家当地上市公司,分别持股53. 13%、60. 15% ,主要经营房地产业务。到1993年,这两家公司为国浩带来了可观的盈利,预料在未来二三年会持续盈利。但与其他地方比较,国浩在新加坡的业务扩充活动较逊色,这可能因为郭令灿考虑到此地是其伯父郭芳枫(新加坡丰隆集团)的大本营。 除上述之外,国浩于1992年5月以840万英镑,收购了以伦敦为基地的一家银行,易名为道亨银行(伦敦),在英国发展银行业务。国浩属下的道亨银行集团还在澳门建了3家分行、在开曼群岛和斯里兰卡各建有一家分行。尤其是1993年5月,国浩将其在大马丰隆集团属下的丰隆信贷有限公司的股权增加至20%。丰隆信贷公司的子公司经营银行及财务、租赁、财务贴现、保险、证券经纪、基金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等业务。该公司至1993年12月31日止的半年内营业额达5.04亿万马元,税前盈利2. 068亿马元,净利1. 277亿马元,分别比1992年同期增长489%、275%、250.1%。根据国浩1992-1993年年报的主席报告称,“该项投资使国浩得以进军亚洲另一市场,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国浩的两项核心业务——金融服务及物业(即房地产)发展之间的直接联系。”这一举动,也可能意味着丰隆将逐步让国浩接收在马来西亚的一些资产,从而让这些资产国际化。 国浩集团与其主要控股公司丰隆(马)集团在投资态度、管理作风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在发展策略上,马来西亚丰隆集团近年来一改过去多是自己设立公司的方式,而主要采取收购、兼并企业的手法,来扩大集团的规模。近几年,丰隆通过收购、合并的巧妙手法,在马来西亚收购的上市公司就有百福有限公司(经营房地产,已易名为丰隆产业有限公司)、奥维尔工业有限公司(制造冷气机)、万兴利银行(已于今年年初出售大部分股权,从中取得1亿多马元的盈利)、查力证券有限公司(股票经纪)、南洋商报有限公司(报业)、马资源企业有限公司(经营房地产,已于1993年出售)、麦康有限公司(以博彩业为主,已于1993年出售)。收购的非上市公司包括马联银行与马联金融、国华金融、生活报集团等。而丰隆的投资策略,是要取得有关企业的控股权。香港国浩集团也是采取这种方法,收购、合并了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一些上市公司,并取得了大部分企业的控股权。国浩和丰隆集团的主要业务也都集中在银行与金融服务、房地产业、制造业三大领域。财务管理策略两者较趋于保守,国浩倾向维持较低的杠杆比率,如总负债与股东资金比率为7. 7倍。跟丰隆集团一样,国浩集团也注重企业管理,其高层管理人员均有一本名为《丰隆企业文化》的红色小册子,内容为郭令灿定下的8项“丰隆企业使命”:重视品质、信誉、团结、培育企业精神、力求进展、创新、提拔人才、创造财富以造福社会。 经过二三十年的奋斗,马来西亚丰隆集团已成为该国五大华商集团之一及跨国公司。仅上市公司在马就有8家、新加坡2家、菲律宾2家、香港2家,现总市值超过100亿美元。全集团员工超过2.5万人,每年仅员工薪金的支出就逾3亿马元。郭氏家族的财富估计在20亿美元以上。论实力,马来西亚丰隆集团已超过了郭芳枫的新加坡丰隆集团。 郭令灿以其高超的商业手段,被人称之为企业收购、合并的高手与股市大玩家。如1993年底,丰隆集团收购邱继炳的马联工业属下的马联银行、马联金融公司,郭通过巧妙的收购、合并安排,不但“免费”享有马联银行60%的控股权及马联金融100%的股权,而且还从中套现1.67亿马元。郭重视企业管理,他亲自制定了丰隆集团的“企业使命”;鼓励各主管之间竞争,并善于提拔人才;他尊重各主管的行政与执行方式,只给他们提出意见而不作任何直接干预,但虽下放权力,却不放松监督,因而他在丰隆属下一些大型上市公司中仍担任执行董事主席;在处理财务方面,郭氏主张“零债”之管理方式,公司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积极追回外债,免使盈利受损失。 郭令灿的企业管理风格是:通过会议对集团财务现状作出简报,进而制订下一步骤;召集会议明确工作目标,指出缺点,订出新的工作计划。他属下的经理都订有“盈利目标”,以发挥其主动性,寻找盈利的机遇。郭令灿对执行人员要求极严,亲自检查每个高级执行人员的行政开销。 郭令灿“善于待人接物”,他与马来西亚官方人物熟稔,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在国外,郭令灿与科威特王族关系非同一般,科威特投资局(KIO)直接控制的海外资产达1000亿美元,这个规模庞大的投资机构在马来西亚投资17家公司,其中丰隆集团就占4家。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夕,KIO采取紧急措施以巩固该国财富,即使在非常状况下,KIO都不忌优先照顾郭令灿马来西亚丰隆集团的利益。 郭令灿是成功的商人。但是他却一贯保持低调,不爱曝光,从不接受新闻传媒采访,不热衷社会活动。这使他成为企业界中谜一样的人物。也有人说他脾气坏、性子急、冷酷,过分讲求“在商言商”的原则。可郭令灿不为所动,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丰隆集团,他想把它扩展成一个可和日本的住友、三井商社等媲美的跨国大集团。

知识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厦门人物:海外篇》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华侨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长河中,厦门的华侨历史更值得 人们回顾,厦门曾有过不少杰出的华侨人物,既可用来教育厦门 人民及其后代,又可使华侨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

阅读

相关专题

董事经理
职位
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