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戆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唯一号: 131030020210000035
人物姓名: 卢戆章
人物异名: 字:雪樵
文件路径: 1310/01/object/PDF/1310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0052.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854年
卒年: 1928年
籍贯: 福建省同安县古庄

传略

卢戆章,字雪樵,福建省同安县古庄人。1854年出生于家乡。9 岁入学,18岁时应试未中,落第任私塾教师,随后迁居厦门。1875 年南渡新加坡,以半工半读形式专习英文。1879年回到厦门,在鼓浪屿教学为生,教西方人学习厦门话,教本国人学习英语,一度曾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之聘参与《华英字典》的翻译。他在教学之余对汉字拼音很感兴趣,并潜心加以研究。 当时,厦门一带地方学习语言所用的方法,是教会编制的罗马字拼音。卢戆章对此法详加分析对照,认为不够科学实用,决心创造一种由字母和韵脚合切成音的汉语拼音法。从此他屏弃杂务,苦心钻研长达十年时间,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汉字拼音方案,名为“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母”,1892年,以《一目了然初阶》书名出版。署名闽泉同卢氏戆章,这本“倾毕生汗血之资”的著作,由厦门五崎顶倍文斋刊印,书的封页上有一副对联:“一目了然,男可晓、女可晓, 智否贤愚均可晓;十年辛苦,朝于斯,夕于斯,阴晴寒暑悉于斯。"他在该书的序言中说明,创造切音字的目的,是谋求祖国的富强,但要富强必须提倡科学,普及教育,而汉语拼音化乃是普及教育的最佳办法。在序言中卢蕙章还列举西方各国以及日本文字为例,来证明拼音文字的效用。他还认为切音字和汉字应具有同等地位,可以通过切音学习汉字或代替汉字,同时又认为汉字不应自异于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主张文字国际化的人。 1893年,卢赣章刊印《新字初阶》,这是《一目了然初阶》的节本,以便推行切音新字的教学,并召集有兴趣的船工、小贩等劳动阶层人物开班学习。据说学习此法,半年时间便能阅读一般文章和写信。数年间,卢慧章的切音新字在闽南风靡一时。1895年,他还在《万国公报》上撰文宣传汉字拼音化。 1898年,清政府工部虞衡司郎中林辂存回安溪省亲,途经厦门期间,了解到卢戆章切音新字试行效果,认为对于当时推行的新政很有意义,便在回京都后呈请都察院代为上奏光绪皇帝,请求予以采用。同年7月,军机处得到光绪皇帝的批示说:“林辂存奏请用切音一折,着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调取卢慧章等所著之书,详加考验具奏。”随着新政实施的失败,采用切音新字一事也就束之高阁了。虽然如此,切音新字的流行给卢蕙章带来了很高声誉,日本在台湾总督府聘请他主持总督府学务课,在台三年期间,他分析日文规律,采用汉字偏旁,另创一套有声母25个,韵母102个的切音新方案。1905年,他带着这套新方案进京呈报学部,未获采纳。回厦门时在上海逗留,将该方案略加修改后,交点石斋出版,书名为《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分一、二两册,此外,还出版了《中国新字北京切音合订》、《制字略解列表》等书。 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13年在北平召开读音统一会, 卢戆章作为福建省代表出席会议,但是他的切音新字方案未能为与会者所接受,会议最终采用了共同议定的注音字母,卢蕙章对此耿耿于怀。时任读音统一会会长的吴稚晖写信安慰他,鼓励他加深研究。 1915年,卢戆章又进一步修订方案,以《中国新字》书名交厦门闽南书局出版,1916年又出版《中华新字国语教科书》、《中华新字漳泉语通俗教科书》,不久又编写出《闽南语注音字典、卢戆章中华新字字母、罗马字字母对照表》。 1920年,驻扎在漳州的粤军军阀陈炯明收到了吴稚晖推荐卢戆章切音新字的信件,信中说:“闽南欲作文化运动,不可无此君耳!”陈炯明即请卢戆章在漳州南山寺等地方讲授切音新字法。后因时局变化,陈炯明军退出漳州,卢戆章又回到厦门。当地鼓浪屿富绅林尔嘉亦对切音新字深感兴趣,并拟出资支持推广,但因双方在具体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而告失败。 1928年,为推广切音新字方案而终生努力不懈的卢蕙章与世长辞,终年75岁。

知识出处

厦门人物:海外篇

《厦门人物:海外篇》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华侨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长河中,厦门的华侨历史更值得 人们回顾,厦门曾有过不少杰出的华侨人物,既可用来教育厦门 人民及其后代,又可使华侨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