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物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姓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54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文物遗迹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349-350
摘要: 磨内寨宗祠城山雷氏宗祠位于坑内村磨内寨,是处为城山余脉,于两涧流会合处陡然隆起一座小山,宗祠始建在小山顶上,四周垒墙围护,俨然一座山寨。宗祠就建于明朝中叶,从清朝到民国曾几度修缮,“文革”中被夷为平地。一九九八年,依原规原向重建,以前的寨墙系夯土而筑,现改为砖砌。宗祠依山傍水,气势高耸,二进中天井格式,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右侧建有三层楼“城山侨办文化宫”,与宗祠连成一片,为当地群众活动中心。磨内寨风光秀丽,果木繁茂,绿草如茵,四面环山,层峦叠翠,坡下稻菽飘香,令人心旷神怡。
关键词: 南安市 姓氏 家庙

内容

磨内寨宗祠城山雷氏宗祠位于坑内村磨内寨,是处为城山余脉,于两涧流会合处陡然隆起一座小山,宗祠始建在小山顶上,四周垒墙围护,俨然一座山寨。宗祠就建于明朝中叶,从清朝到民国曾几度修缮,“文革”中被夷为平地。一九九八年,依原规原向重建,以前的寨墙系夯土而筑,现改为砖砌。宗祠依山傍水,气势高耸,二进中天井格式,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右侧建有三层楼“城山侨办文化宫”,与宗祠连成一片,为当地群众活动中心。磨内寨风光秀丽,果木繁茂,绿草如茵,四面环山,层峦叠翠,坡下稻菽飘香,令人心旷神怡。
  宗祠大门两侧立有一对石鼓,门楣匾额书“雷氏宗祠”,门联曰:“磨寨生辉光祖武;城山衍派耀宗功。”厅堂正上方悬挂一方“理学名宦”匾额。室内楹联摘录如下:三徙集泉州城山橘里连同气;二公登府志名宦忠臣是一家。
  丰宝腾辉宏开世代源流远;城山奠定快睹宗枝庆泽长。
  读易阐微言处为名儒出为名宦;报公隆祀曲春感清露秋感清霜。
  祖宇镇城山百世屏藩巩固;高堂瞻蜡烛千秋俎豆光辉。
  剑浦传家庆源流绵远;洪林毓秀喜奕叶蕃昌2、 旗虎堂旗虎堂位于坑内村,建于明末,为三进两天井古民居,门前高高的梯式花岗岩台阶,一对石鼓安在大门两侧,显得古雅庄严,大门楹联为:“旗幅虎形瞻虎变;丰城龙剑化龙飞。”门顶匾额书“旗虎堂”三字。堂依山而起,山势壁立形似一面旗迎风舒展,堂构拔地而起,呈猛虎下山状,旗也就成了飞虎旗,故称“旗虎堂”。上联指的是山川形胜,眼前之景,而下联所指则是历史掌故,乃晋代雷焕于丰城得龙泉宝剑,后来其子雷华佩剑过延平津,宝剑化作青龙腾飞的故事.旗虎堂是人神共居之所,第二进厅堂乃奉祀保生大帝神殿,其余房间则为住户居室。当初城山雷氏祖先迁徙之时,带上所供奉的保生大帝神像一路而来,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就将神像供奉在民宅之中,称之为“祖佛”,敬奉如仪。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城山雷氏历时七八天分角落庆祝保生大帝神诞,过去还有“上刀梯”“过火阵”的活动,足见其隆重。
  3、 慈房祖宇慈房祖宇位于坑内村,建于明代中后期,为慈房派祖屋兼小宗祠堂,大门两侧立有石鼓,系三开间两进中天井建筑。
  4、 恭房祖宇恭房祖宇位于坑内村,建于明代中后期,为恭房派祖屋兼小宗祠堂,大门两侧立有石鼓,系五开间两进中天井建筑。
  5、 惠房祖宇惠房祖宇位于丰联村,建于明末,为惠房派小宗祠堂。
  6、 铺前祖宇铺前祖宇位于铺前村,为温房派长房祖屋,明末温长房由石门坑移居铺前时建,五开间两进中天井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
  7、 美田祖宇美田祖宇位于丰美村,为温房派二房小宗祠堂,始建于清初,一九九零年代末翻建修葺一新,青砖绿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8、 铺前土楼铺前土楼位于铺前村,建于清雍正年间,为两层中天井方形土楼,底层墙体用花岗岩条石砌筑,二层墙体用三合土夯筑,十分牢固;室内有水井;大门横楣石雕匾额书“石门诒燕”四字,侧门字匾各书“马环”“诗绕”,因土楼依马山而临诗溪也。

知识出处

南安姓氏志

《南安姓氏志》

本书主要由各姓指派专人负责撰稿,大部分稿件均送回审校,最后由市方志委统稿编纂,尽量使资料真实可靠。本书所用人口数字系市方志委2003年6月的调查统计,个别漏统,敬请原谅。本书所用资料文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由于众手成书,有些语言及风格上未能一致,个别材料或缺;南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只择其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百,在此谨向读者致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