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巨匠苏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242
颗粒名称: 科学巨匠苏颂
分类号: K820.8
页数: 6
页码: 17-22
摘要: 苏颂,字子容,福建同安人,宋朝大臣。他为官清正爱民,并在医药学、天文学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代表当时中国在天文学上的最高水平。苏颂于宋天禧四年出生。祖苏仲昌、父苏绅都是进士出身,分别担任过太守、推官等官职。庆历二年 ,与王安石同榜考中进士。江宁在五代十国战乱之后,图籍散失无存,土地亩数、人丁口数无从查考,赋税征收全凭官吏规定,流弊极大。江宁任期刚满,其父在河阳去世,他将父亲遗体安葬在润州丹阳, 自己也移居丹阳守孝。数月后,召修起居注,又判尚书礼部、三司磨勘司、太常寺等。数月后,调回京,任太中大夫、判尚书吏部。同年年底,御史贾易因直言贬知苏州。
关键词: 苏颂 传略 福建

内容

苏颂(1020~1101),字子容,福建同安人,宋朝大臣。他为官清正爱民,并在医药学、天文学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代表当时中国在天文学上的最高水平。
  苏颂于宋天禧四年(1020年)出生。祖苏仲昌、父苏绅都是进士出身,分别担任过太守、推官等官职。苏颂从小跟随父亲在任上读书,聪颖过人,5岁就能背诵经书和诗文。庆历二年 (1042年),与王安石同榜考中进士。
  苏颂中进士后,初授汉阳军(今武汉市汉阳)判官,未赴任,改补宿州(今安徽宿县)观察推官。适值其祖去世,其父在金陵(今南京)守孝,朝廷为照顾他,调他到金陵附近的江宁县任知县。任内办事勤谨,清廉爱民,遇有民间纷争,劝谕要亲善和睦。江宁在五代十国战乱之后,图籍散失无存,土地亩数、人丁口数无从查考,赋税征收全凭官吏规定,流弊极大。苏颂到任后,细心调查,将户籍、地册重加整理,定出合理的赋税额数, 积弊为之一清,邻近各县纷纷仿效。当时,任监司的王鼎、王绰、杨竑,素来对部属要求严格,但对苏颂却找不出什么毛病, 赞他说:“非吾所及也”。江宁任期刚满,其父在河阳(今河南孟县)去世,他将父亲遗体安葬在润州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县), 自己也移居丹阳守孝。
  皇祐三年(1051年)前后,苏颂守孝期满,出任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推官,成为留守欧阳修的得力助手。欧阳修信任他,一切政务交他办理,说:“子容处事精审,一经阅览,则不复省矣。”苏颂因政绩卓著,朝臣交荐,皇祐五年(1053年)经仁宗召试,被任命为馆阁校勘,同知太常院;后调任集贤院校理,负责对朝廷收藏的经籍图书进行版本校勘、整理。凡有关天文、音乐、算学、医学、典章制度的书籍,他无不浏览,每天记诵二千言,回家便笔录下来,历时9年,学识更加渊博,甚得宰相富弼、韩琦的赏识。在此期间,他组织编审局,挑选有校勘经验的儒臣,依靠群力,审定《神农本草》、《灵枢》、《太素》、《针灸甲乙经》、《素问》、《广济》、《备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8 部医疗书籍,还编写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和《本草图经》。 校书俸薄,京师百物昂贵,他一家衣食常常短缺。
  嘉祐七年(1062年),苏颂外放知颍州(今安徽阜阳)。第二年,仁宗去世,朝廷大修陵墓,向各州、县摊派需索各种难得的材料,弄得官不安寝,民不聊生。苏颂上书说:先帝遗诏,丧事要俭约办理,不应强征各地不出产之物,使民免受苛扰。颍州通判赵至忠是少数民族归降者,常和历任州官竞争,苏颂以诚待之,他感动地说:“平生诚服者,惟公与韩魏公(韩琦)耳。”嘉祐八年(1063年),英宗即位,召苏颂提点开封府界内诸县镇公事。不久,调任度支判官,累迁尚书工部郎中。治平四年 (1067年),英宗死,神宗即位,知苏颂贤能,任命他为淮南转运使。数月后,召修起居注,又判尚书礼部、三司磨勘司、太常寺等。熙宁元年(1068年),擢知制诰,历任知通进银台司,知审刑院,提举官告院,判司农寺等。
  神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改革政治,于熙宁二年(1069 年)起用王安石为相。王安石执政后,推行新法,受到司马光、 韩琦等人极力反对,斗争激烈。苏颂和反对变法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反对变法者虽然关系密切,却没有坚决反对新法,只是对实施“青苗法”提出一些批评和建议,认为发放青苗钱的官吏 “不能体朝廷之意,争功邀利,务为烦扰”, 请将提举青苗官改为各路监司的属官,使“事权统一,而于更张之政无所损也。”熙宁三年,苏颂主持礼部贡举。王安石要破格提拔自己的学生秀州判官李定到中央任太子中允,苏颂认为不合任官规定,与宋敏求、李大临共同拒绝草拟诏命,因此被免去知制诰职务,是为有名的“熙宁三舍人”。
  熙宁五年(1072年),苏颂出知婺州(今浙江金华),旋徙亳州(今安徽亳县)。熙宁七年(1074年),调回京师,主持三班院,加集贤院学士。未几,出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又调任秘书监,旋复调为三班院知通政银台司。吕惠卿曾对人说:“子容,吾乡里先进,苟一诣我,执政可得也。”他听了,只是一笑置之。
  熙宁八年(1075年),苏、杭大旱饥荒,翌年又发生大瘟疫。神宗认为,苏颂为人仁厚,必能抚恤吴地人民,便派他出知杭州。他到任后,做到“补败救荒,恩意户至。”杭州商人百余人,因营业亏损,不能如期偿还所借市易钱,尽被拘禁。他们向苏颂哭诉,苏颂准许他们缓期交纳。后来,果然如数偿还积欠。
  熙宁十年(1076年),苏颂奉召回京,修仁宗、英宗两朝国史,继擢为右谏议大夫。曾一度出使契丹,适遇冬至,契丹国历所定冬至比宋历晚一天,契丹人问;“哪一种历法正确?”苏颂答:“历家算术小异,迟速不同,……或先或后,各从其历可也。”契丹人听了很是信服。返朝后,神宗问他契丹国内山川形势、人情向背等情况。他回答:契丹多学习中国的典章礼仪,用以维持统治,现在上下相安,没有背离我朝之意,外国之叛服与中国的兴衰并无必然联系。讽喻神宗不要妄生事端。元丰初年(1078年),苏颂摄知开封府事,因对犯法僧人仅以轻责了事,御史舒亶弹劾他“故纵”,被降职为秘书监,出知滦州(今河北滦县)。不久,又因知开封府时在处理国子博士陈世儒之妻嗾婢杀其庶母一案受牵连,被追究罢官。元丰三年 (1080年)事白,起复知河阳,又改知沧州(今河北沧县)。数月后,调回京,任太中大夫、判尚书吏部。元丰改制,罢集贤殿学士,进通议大夫、吏部侍郎,加光禄大夫。元丰四年,神宗对苏颂说:朝廷和契丹通好日久,有关盟誓、聘使、礼币、仪式的案卷散失无存,每遇使者生事,无法折服他们。要苏颂搜集开国以来边境定界和其他有关文献,汇编成书,作为以后交往的依据。苏颂奉命,即极力搜集材料,二年成书229卷,于元丰六年 (1083年)进呈。神宗很高兴,定名为《华戎鲁卫信录》。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反对变法的司马光等人重又掌政,废除新法。苏颂也于七月间被提升为刑部尚书,后改吏部尚书兼侍读学士。他在检验天文院太史局的天文仪器时,发现多数因年久失修,不能再用, 便奏请另制。十一月,诏命他定夺新旧浑仪。他精通律历之学, 又荐举通晓算学的吏部令史韩公廉,予以重用。由韩起草制造水运仪象台的方案,他审定后认为:“激水运轮,亦有巧思,若令造作,必有可取”。送经哲宗批准制造。元祐二年(1087年)八月,开始设局研制,费6年之力,水运仪终于制作成功。接着, 他又和韩公廉合写《新仪象法要》一书。
  元祐四年(1089年)五月,苏颂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承旨; 五年三月,擢尚书左丞,摄行枢密使职务。七年(1092年)六月,拜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登上宰相位。他在为相期间,对内“远避权宠,不立党援,进退人才,不专己意”,不搞政争, 极力维持局面的安定;对外力求与邻国和平共处,深戒边将贪功生事。
  同年年底,御史贾易因直言贬知苏州。苏颂与左仆射吕大防争论不决,御史杨畏、来之邵劾他稽留诏命,他三次上章辞位。 元祐八年(1093年),太皇太后高氏死,哲宗亲政,起用章惇等人,复行新法,反对新法的人物又被斥退,苏颂也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院使。半年后,出知扬州,又调知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力辞不行,以中太一宫使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绍圣四年(1097年),拜太子太师致仕。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进太子太傅,封赵郡公。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夏至日,自草遗表,翌日在丹阳去世。崇宁元年(1102年) 十一月,葬在丹阳县义理乡乐安亭。后赠司空,累勋上柱国,晋封魏国公。南宋理宗朝赐谥“正简”。遗著有《苏魏公文集》72 卷传世。
  苏颂一生学识渊博,对音韵、算学、医药、天文等门学问无不精研,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的成就更为突出。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他除审定上述8部医药书籍外,为补充唐《新修本草》和宋《开宝本草》而编成的《嘉祐补注神农本草》20卷,共收药物达1062篇;嘉祐七年编写的《本草图经》20卷,既参考历代 《本草》,又和当时各州、县绘制送上的药物图相对照,全书图文并茂,考订翔实,可补《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之不足。李时珍称誉此书“考证详明,颇有发挥”。虽说原书已佚,但其部分内容收入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中。
  苏颂很早就从事天文学研究,应进士试时,即以《历者天地之大纪赋》入选。元丰元年,他曾与沈括详定过《浑仪法要》; 在元祐间,和韩公廉制成水运仪象台,是为利用水力和机械力作动力的复杂的机械转动装置,既能观察、演示天象,又能准确计时。当代国际天文学界对苏颂的创造发明评价很高,认为它很可能就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苏颂和韩公廉为配合水运仪象台的制作而写的《新仪象法要》一书,共分为三卷,是中国现存的最详尽的天文仪象专著, 也是一部代表11世纪中国天文学和机械制作水平的重要文献。

知识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福建爱国名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福建人民自古以来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出一批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仁人志士。本书辑录了部分爱国先贤的事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