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高阳李鸿藻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124
颗粒名称: 63.高阳李鸿藻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414-415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鸿藻字寄云,号石孙、兰孙,生于1820年,卒于1897年, 享年77岁,直隶高阳人。前九年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河南学政,1861年开始任才5岁的同治皇帝的师傅,1864年任军机大臣,1871年同治皇帝逝世后,先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并供职军机处,曾谴责崇厚与俄国签订割让伊犁的条约,他在北京曾与美国磋商限制华人移居美国问题,后因奕诉与慈禧太后有矛盾,奕诉内阁成员全罢免,李鸿藻也降三级。1885年李鸿藻再次补授内阁学士,后擢礼部尚书。1888年李鸿藻被派往河南督办河工,因未能迅速完工,多次受责,八个月后被召回北京。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复任军机大臣,与奕诉重掌大权,但二人已年迈,力不从心。
关键词: 高阳 李鸿藻 李氏望族

内容

李鸿藻字寄云,号石孙、兰孙,生于1820年,卒于1897年, 享年77岁,直隶高阳人。1852年中进士。前九年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河南学政,1861年开始任才5岁的同治皇帝的师傅,1864年任军机大臣,1871年同治皇帝逝世后,先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并供职军机处,曾谴责崇厚与俄国签订割让伊犁的条约,他在北京曾与美国磋商限制华人移居美国问题,后因奕诉与慈禧太后有矛盾,奕诉内阁成员全罢免,李鸿藻也降三级。1885年李鸿藻再次补授内阁学士,后擢礼部尚书。1888年李鸿藻被派往河南督办河工,因未能迅速完工,多次受责,八个月后被召回北京。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复任军机大臣,与奕诉重掌大权,但二人已年迈,力不从心。1895年任总理衙门行走, 第二年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一年后去世,谥“文正”。
  李鸿藻是1864—1884年间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成为张之洞、张佩纶、宝廷等北方籍官僚集团的领袖,他与李鸿章等被视为清流党。
  李鸿藻子李煜瀛,1902年赴法国,在中国使馆供职,并从事生物学研究,1928年后担任北平研究院院长兼国民党监察委员会委员。(《清史稿》卷426《李鸿藻传》、《东华录•同治》、1993年编《高阳县志》)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