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湘阴李星沅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123
颗粒名称: 62.湘阴李星沅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413-414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星沅字子湘,号石梧,生于1797年,死于1851年,享年 54岁,湖南湘阴人。1832年中进士,鸦片战争前先后任庶吉士、 编修、广东学政、陕西汉中知府、河南粮道、陕西按察使、四川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他肩负供应军需之责,《南京条约》签订后,他主持军队复员以及军费开支的上报。尔后,先后任陕西巡抚、江苏巡抚、云贵总督、两江总督。在陕西、江苏试图改革军政,在云贵镇压过回民起义,在两江总督任上,镇压海盗以确保海运粮道的安全,又曾改革盐政。1848 年,苏北遭水灾,李星沅忙于赈济,积劳成疾,告病还乡。1850年 12月22日夜,他接到上谕,命其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太平军起义,李氏到柳州即病死,谥“文恭”。
关键词: 湘阴 李星沅 李氏望族

内容

李星沅字子湘,号石梧,生于1797年,死于1851年,享年 54岁,湖南湘阴人。1832年中进士,鸦片战争前先后任庶吉士、 编修、广东学政、陕西汉中知府、河南粮道、陕西按察使、四川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他肩负供应军需之责,《南京条约》签订后,他主持军队复员以及军费开支的上报。尔后,先后任陕西巡抚、江苏巡抚、云贵总督、两江总督。在陕西、江苏试图改革军政,在云贵镇压过回民起义,在两江总督任上,镇压海盗以确保海运粮道的安全,又曾改革盐政。1848 年,苏北遭水灾,李星沅忙于赈济,积劳成疾,告病还乡。1850年 12月22日夜,他接到上谕,命其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太平军起义,李氏到柳州即病死,谥“文恭”。
  李星沅之妻郭润玉亦有文才,夫妻俩常吟诗,其妻有诗集 《簪花阁诗钞》,又有夫妇联吟之作《梧笙馆联吟》。李星沅死后有 46卷文集《李文恭公遗集》问世。
  李星沅有五个儿子。长子李杭于1844年中进士,为翰林院编修,有文集《小芋香馆集》12卷。第三子李桓以荫生买道员衔, 曾任江西候选、江西粮道、江西布政使、广饶九南兵备道、厘金局监督,为官廉洁,1863年受命赴陕西督师镇压捻军,捐银两万两组织起团练之后,即患中风病。李桓爱学好著述,花费近20年时间编辑了《国朝耆献类征》,该书收正传484卷,宗室及蒙古王公传记204卷,目录20卷,索引10卷,同名人名录1卷,引言1卷,计720卷,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资料。该书刊印时,李桓已失明,但他仍对内容加以补充和修改,可见其治学之认真。另外他还留有文集《宝韦斋类稿》100卷,杂记编为《甲癸梦痕记》留世。 他还编了一部《国朝贤媛类征》,专记清代妇女事,这是研究清代妇女的重要资料。(《清史稿》卷393《李星沅传》、1885年编《湖南通志》)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