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1093 |
颗粒名称: | 35.深州李昉家族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1 |
页码: | 390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李昉字明远,深州人,以荫补官,五代末累迁屯田郎中、翰林学士,宋朝初年,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李昉知贡举,宋太宗时,加户部侍郎。受命修篡《太祖实录》,从征太原, 拜参知政事,后与宋琪同拜平章事,官居宰相高位。李昉卒年72 岁,留有文集50卷。李昉有二子,李宗讷官至比部郎中;李宗谔7岁能文,第进士,重修过《太祖实录》,著有《翰林杂记》,以记宋朝制度,有文集 60卷传世。李昭述是李昉的孙子,李宗谔的儿子,以父荫补官,赐进士岀身。他的弟弟李昭遘以荫补官,授馆阁校勘,历任三司盐铁、户部判官等职,在郑州知府任上去世。 |
关键词: | 深州 李昉 李氏望族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