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柳城李宝臣家族——賜姓李氏之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086
颗粒名称: 28.柳城李宝臣家族——賜姓李氏之五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380-381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宝臣,本姓张,名忠志,奚族人,生活在范阳,初为安禄山部下张锁高的干儿子,自幼善骑射,在安禄山手下为兵。天宝年间,安禄山带其进京,被玄宗皇帝留在宫中,安禄山反叛,张忠志逃回范阳,被安禄山认为干儿子,并改姓安,在身边侍卫服务。安禄山出兵攻太原时,张忠志作战勇猛,被安庆绪用为恒州刺史, 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攻安庆绪,张忠志恐惧,上书表示投降。史思明败,张忠志投降,唐代宗授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统治原恒州、赵州、深州、定州、易州五州之地,赐姓名李宝臣。安史旧将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从此形成了唐朝中后期最大的割据势力,称河朔三镇。
关键词: 柳城 李宝臣 李氏望族

内容

李宝臣,本姓张,名忠志,奚族人,生活在范阳,初为安禄山部下张锁高的干儿子,自幼善骑射,在安禄山手下为兵。天宝年间,安禄山带其进京,被玄宗皇帝留在宫中,安禄山反叛,张忠志逃回范阳,被安禄山认为干儿子,并改姓安,在身边侍卫服务。安禄山出兵攻太原时,张忠志作战勇猛,被安庆绪用为恒州刺史, 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攻安庆绪,张忠志恐惧,上书表示投降。肃宗皇帝授官恒州刺史,史思明又授张忠志为工部尚书、恒赵节度使。史思明败,张忠志投降,唐代宗授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统治原恒州、赵州、深州、定州、易州五州之地,赐姓名李宝臣。安史旧将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从此形成了唐朝中后期最大的割据势力,称河朔三镇。
  三镇各自在境内筑垒缮兵,要挟朝廷,代宗、德宗皇帝无力控制,只好对他们加官晋爵。代宗末年,封李宝臣为陇西郡王、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宗即位,拜司空,兼太子太师。李宝臣对此仍不满足,他信谶语,刻玉印,造甘露酒,因心怀鬼胎, 部下大将稍有不满,便遭猜忌、杀害。建中二年(781),李宝臣饮妖人所献甘露酒而死,时年64岁。
  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本为行军司马,却被推为节度使留后,上表求袭父任,德宗皇帝不允许。于是,李惟岳联络其他藩镇,起兵要挟,但很快兵败被杀。
  李惟岳有两个弟弟。大弟李惟诚,好儒书,性谦厚,历任兖、 淄、济、淮四州刺史,死在东平。李惟岳之幼弟李惟简在李惟岳死后,被拘送京师,被德宗看管甚严。德宗在奉天被围,李惟简出京师去奉天勤王,得到德宗嘉奖。后屡立战功,积功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凤翔陇右节度使,于宪宗元和十三年(818)病逝。
  李宝臣家族中唯李惟简名声最好,但其子李元本却系纨绔子弟,与襄阳公主私通,惹怒了襄阳公主丈夫张志礼,上表陈述, 李元本被杖六十,流放至象州,其后人不详。(《新唐书》卷211 《李宝臣传》、《旧唐书》卷142《李宝臣传》)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