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高丽李正己家族——赐姓李氏之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085
颗粒名称: 27.高丽李正己家族——赐姓李氏之四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379-380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正己,高丽人,本名怀玉,生于平卢。唐肃宗时李怀玉为平卢镇兵马使,平卢镇兵驱逐了其军帅,拥李怀玉为帅,朝廷授李怀玉为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青州刺史,赐名李正己。不久封饶阳郡王。代宗大历十一年十月,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田悦自称魏王,推朱滔为盟主,联络李希烈共同反叛朝廷。李纳也派兵进击李希烈,在陈州大破李希烈,于德宗贞元初年病逝,时年34岁。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蓄意谋反,宪宗要讨伐,李师道上书为吴元济解脱,宪宗严辞拒绝。面对吴元济、李师道等人的行为,宪宗依靠裴度,三易主帅,最后任用李愬为帅,活捉叛乱头子吴元济。
关键词: 高丽 李正己 李氏望族

内容

李正己,高丽人,本名怀玉,生于平卢(今辽宁朝阳)。唐肃宗时李怀玉为平卢镇兵马使,平卢镇兵驱逐了其军帅,拥李怀玉为帅,朝廷授李怀玉为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青州刺史,赐名李正己。不久封饶阳郡王。代宗大历十一年十月,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正己为政严酷,又不遗余力地争地盘,向朝廷示威,在大历年间即拥有齐鲁大地计15州,成为强大的藩镇之一,代宗怯懦,反而拜为检校司空、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加平章事、太子太保、司徒。尽管如此,李正己仍贪心不足,与成德、魏博二镇节度使联盟,争取传子制。李正己死后,其子李纳秘不发丧,统帅其父之兵,自称齐王,同时朱滔自称冀王,王武俊自称赵王•田悦自称魏王,推朱滔为盟主,联络李希烈共同反叛朝廷。奉天之难后,德宗皇帝下罪己诏,赦叛将无罪,李纳与田悦、王武俊去王号,上表谢罪,德宗皇帝下诏书任命李纳为检校工部尚书、平卢军节度、 淄青等州观察使。不久又拜检校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纳也派兵进击李希烈,在陈州大破李希烈,于德宗贞元初年病逝,时年34岁。
  李纳死,其子李师古代其位。这时王武俊欺李师古年幼初立,旧将多死,曾发兵攻之,未胜。李师古对朝廷阳奉阴违,招集亡命,扩大势力。宪宗初即位时,李师古病逝。李师古异母弟李师道也秘不发丧,时宪宗正征讨四川刘辟,便授李师道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权知郓州事,充淄青节度留后。十月,加检校工部尚书,兼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平卢军及淄青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等。
  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蓄意谋反,宪宗要讨伐,李师道上书为吴元济解脱,宪宗严辞拒绝。李师道又在东都的留后院中,集兵数百人,与洛阳南山中的同党约会,举火为号,焚烧洛阳宫,纵兵杀掠,被洛阳留守吕元膺平定。洛阳朝廷军队中,有将领二人、驿卒八人是李师道的奸细,负责通风报信。面对吴元济、李师道等人的行为,宪宗依靠裴度,三易主帅,最后任用李愬为帅,活捉叛乱头子吴元济。在平定淮西的第二年五月,宪宗下诏,以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兵共讨李师道。李师道连战连败,其部将刘悟知再抗官兵必败,便杀李师道及其二子。自李正己至李师道传四世,在平卢经营54年,至此被中央平灭。李师道妻魏氏及其幼子配掖庭做杂役,后来魏氏出家为尼。堂弟李师贤、李师智发配到春州,侄子李弘巽发配到青州,李正己家族至此败亡。(《新唐书》卷213《李正己传》、《旧唐书》卷124《李正己传》)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