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1048 |
颗粒名称: | 二、二子相继,光大门庭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2 |
页码: | 327-328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大凡稍有名气的名门望族,或以恩荫延续,或是父子相继, 缨络不断,需经几代人的沉积才能形成一地的名门望族。铁岭李永芳家族也不例外。李率泰原名延龄,12岁入侍努尔哈赤,率泰是其赐名,16岁时与满清宗室之女成婚。李率泰在两广总督任上,同抗清名将李定国作战,因功授太子太师衔。李率泰在任福建总督期间,虽有过作战不力的记载,但他最终还是收复了福建的大部分土地,并于1664年迫使郑成功之子郑经退守台湾。李永芳的第五子巴颜也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于1644年任汉军正蓝旗首任统领,因功晋封为一等伯。1749年,高宗皇帝忆及李永芳之功,追封李永芳为一等昭信伯。 |
关键词: | 光大门庭 李氏望族 家族史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