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1045 |
颗粒名称: | 二、明清交替之际的李成梁后人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2 |
页码: | 322-323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1619年,努尔哈赤攻陷铁岭时,辽东铁岭李氏损失惨重,李春茂后裔家人有十男六女丧生,数名幼男被掳。然而被掳者并没有按传统为死去的先人报仇,反而为后金效命。李思忠是李成梁的侄孙,1618年被后金所掳,一年后,双亲被后金所杀,但李思忠一意为后金效命,并于1621年收拢其族人归附努尔哈赤。在朝代兴衰之际,李思忠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在清王朝勃兴之际成就了一番事业,使铁岭李氏家族又重新兴盛于清代。此外,李氏这一支族人中尚有多人在清廷位居高官,可谓是缨络不绝。李氐此门中有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即李辉祖之子李错。李锴在武将辈出的李氏家族中,独具一格,用文笔给铁岭李氏宗族留下一片奇异的色彩。 |
关键词: | 李成梁 家族 家史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