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才冠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035
颗粒名称: (5)文才冠世
分类号: D648
页数: 2
页码: 301-302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德裕未应科考,无进士出身,但却重真才实学,主张对科举制度实行改革,在为相期间对科举考试作了四项改革。唐玄宗以后科举考试,礼部阅卷初定名单,依次向宰相府呈报,请求过目,环节越多,弊端越多,李德裕取消了名单奏请宰相过目这一手续。③李德裕在文学上非常讲究认真治学。
关键词: 文才 冠世 李氏望族

内容

李德裕未应科考,无进士出身,但却重真才实学,主张对科举制度实行改革,在为相期间对科举考试作了四项改革。第一, 反对进士只考试诗赋,只讲究浮华的词藻,主张应考经义策问, 讲究实际的行政才能。第二,反对当时盛行的进士及第后大宴曲江池、门生拜座主的习惯,认为这只能助长奢侈和朋党的不良风气。第三,简化录取名单的批准手续。唐玄宗以后科举考试,礼部阅卷初定名单,依次向宰相府呈报,请求过目,环节越多,弊端越多,李德裕取消了名单奏请宰相过目这一手续。第四,取消进士限额,主张“奖拔孤寒”。正因为他主张要录取有真才实学的寒士,所以当其贬官南下崖州时,有人赋诗道:“八百孤寒齐下泪, 一时南望李崖州。”③李德裕在文学上非常讲究认真治学。未任职前他曾在东都洛阳伊阙南的平泉别墅中讲过学,为相后居住在长安安邑里,内有一个院落,他起名为“起草",起草院内有一亭,他起名为“精思”,每有大事,则在“精思”亭中认真思考。一生著述颇多,计有 《花木记》、《歌诗篇录》、《次柳氏旧闻》、《御臣要略》、《伐叛志》、 《献替录》等著作,还有文集20卷,记述旧事。贬至潮州时,仍留心著述,有杂序数十篇,号曰《究愁志》,以言其志情,其文采远胜牛党中诸人。时人刘禹锡、元稹等在与李德裕唱和中赞誉过他的诗篇。宣宗时人裴庭裕说他“文学过人”①,欧阳修说李德裕“文辞甚可爱也”②,清初大文学家、诗人王渔洋称道李德裕的骈体文“雄奇骏伟”③。近代学者罗振玉说他“文采亦冠于当世”,隶书 “尚存古法者,有唐惟李卫公(指卫国公)一人耳”。④

附注

③王定得:《唐摭言》卷7《好放孤寒》。 ① 《东观奏记》卷上。 ②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9。 ③王渔洋:《池北偶谈》卷17。 ④罗振玉:《石交录》卷4。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