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有学识的李乂三兄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020
颗粒名称: 一、雅有学识的李乂三兄弟
分类号: K820
页数: 1
页码: 279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乂本名尚真,李盛之第九代孙。其兄李尚一、李尚贞及李乂本人在少年时即以文章闻名,兄弟三人皆应科举,登龙门中进士。其长兄李尚一,官至清源县尉即早卒,其二兄李尚贞,官至博州刺史。李乂刚正敢谏,中宗时要发江南府库之资以赎生,他上书谏诤,认为府库之资有限,分之众民无济于事,不如对贫困者减免赋税徭役,从而救人爱民,胜于岀资赎生。睿宗时,要造金仙、玉真二观,他又上书谏争。太平公主干政,欲引李乂为心腹,他拒绝。玄宗时他为黄门侍郎,在门下省,对诏敕中不便之处,大胆予以驳正。李乂又善于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在睿宗时,他为吏部侍郎,与宋璟、卢从愿共掌选拔官吏,铨选平允,甚为当时称道。正在这时,他病逝。
关键词: 李㐅 学识 李氏望族

内容

李乂本名尚真,李盛之第九代孙。其兄李尚一、李尚贞及李乂本人在少年时即以文章闻名,兄弟三人皆应科举,登龙门中进士。其长兄李尚一,官至清源县尉即早卒,其二兄李尚贞,官至博州刺史。兄弟三人皆爱著述,合编一集,曰《李氏花萼集》,计20 卷。李乂历中宗、睿宗、玄宗三朝为官,先后任万年县尉、中书舍人、修文学馆学士、吏部侍郎、知制诰、黄门侍郎、紫微侍郎(玄宗时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刑部尚书等,因功封中山郡公,病卒而罢。李乂刚正敢谏,中宗时要发江南府库之资以赎生,他上书谏诤,认为府库之资有限,分之众民无济于事,不如对贫困者减免赋税徭役,从而救人爱民,胜于岀资赎生。睿宗时,要造金仙、玉真二观,他又上书谏争。太平公主干政,欲引李乂为心腹,他拒绝。玄宗时他为黄门侍郎,在门下省,对诏敕中不便之处,大胆予以驳正。李乂又善于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在睿宗时,他为吏部侍郎,与宋璟、卢从愿共掌选拔官吏,铨选平允,甚为当时称道。他雅有学识,玄宗开元初年,他与中书侍郎苏颋编纂起居注,趁此时机,他将帝王将相中的名言嘉行择录出来,另编成集,以传后人。因他学识高、人望高,所以晚年朝中舆论有做宰相的希望。正在这时,他病逝。

知识出处

历代李氏望族

《历代李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