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李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0937 |
颗粒名称: | 2.以吏能显高名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3 |
页码: | 120-122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孝文帝时,兖州劫盗丛生,为靖安秩序,孝文帝任命李崇为兖州刺史。劫盗系鸡鸣狗盗之徒,人人得而诛之,只有镇压劫盗才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因此,镇压劫盗是便民之举,然而劫盗多发于不备,如何将其抓住呢?李崇采取了依靠民人各村联防的办法,每村盖一警楼,内置鞭鼓一个,一村有盗,鼓槌乱击,皆把守路口,占据险要,共同擒贼,从而使兖州秩序井然。李崇审理时, 双方各言系其子,双方邻居皆为其作证,郡县长官难以判断,便秉告李崇处理。李崇据此判赵奉伯有诈。赵奉伯只得承认系儿子死后冒认此子。 |
关键词: | 李崇 古代 |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家族史、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雇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家族印记。大浪淘沙,风云流散,只有那些人才相继,名流辈出,从而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产生过较长影响的家族,才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较为丰厚的家族文化积淀(如至少在历代正史、稗史、州县方志、谱牒文集中存留着较多的可供研究的资料)。这样的家族,就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一门望族史或变幻着历史风云,或凝结着人世沧桑,或负载着文化的传继,其丰厚底蕴,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学术界以往对名门望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宏观分析上,和对该时期个别门阀望族的“个案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名门望族,尤其是门阀制度崩溃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望族研究,除30年代潘光旦先生的《明清时期的嘉兴望族》和近年来少数几篇论文外,总体上还较为薄弱。